朱聞悅+高軍暉
摘 要:該文用社會網絡方法分析江蘇無錫多個中學班級內成員間的關系,利用Cytoscape軟件計算出每個學生在班級網絡中的Degree、EcCentricity、Closeness、Betweenness等參數,找出具有最受歡迎、最不受歡迎、最古怪等特征的同學;結果與班主任的結論基本吻合。該文還進一步對男女同學之間的消息傳播機制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關鍵詞:社會網絡分析 班級 同學 消息傳播 Cytoscape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b)-0239-02
1 研究目的
該文借鑒文獻[1]中的方法,嘗試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分析班級同學間的關系,并對班級內的消息傳播機制進行初步分析,找出規律,并應用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 數據收集
采用問卷的方式。每名學生在問卷上填寫自己的姓名、性別、喜歡的三個同學姓名和不喜歡的三個同學。調查者事先向學生們保證調查結果的保密性,以此確保學生填寫信息的真實性。
將收集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按照豎列的順序在相應的橫排標注該學生喜歡和不喜歡的學生學號,喜歡標注+,不喜歡標注-,在自己的一欄填入■代表不適用。A班41位同學的關系如表1所示。
3 網絡分析及結果驗證
3.1 網絡參數計算
利用軟件Cytoscape[2]進行數據分析,下載并安裝插件(plugins) Hubba[3],用于計算各種網絡參數。表2是其中的4個參數,取B班Degree得分最高的前7位同學列于表中。
Degree,頂點的度,指與該頂點相關聯的邊的條數。B班度最大的是5號同學,其次是12號和30號,這表明他們是相對最受歡迎的同學。經班主任證實,這些同學確實是班級中人緣最好的。
EcCentricity,點與所有其他點的最大距離,通俗來說就是某個對象的古怪程度。B班這個值最大的是20號同學,沒有多少人喜歡,也沒有多少人不喜歡。經班主任證實,該同學的確是最古怪不合群的。
Closeness,頂點的緊密度,度量考慮的是中心的概念,由到圖中各頂點之間的距離衡量。頂點的緊密度越大,表明頂點越居于網絡的中心,它在網絡中就越重要。B班這個數值最大的是10號同學。
Betweenness,介數中心性,用于刻畫網絡中的節點對于信息傳播的影響力,衡量了一個人作為媒介的能力。B班這個數值最大的是5號同學。
3.2 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分析
利用軟件Cytoscape,按照節點的性別,對B班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圖1。
圖1中,圓形節點代表女生,矩形節點代表男生。圖的左、右兩邊分別展示了女生之間、男生之間的喜歡關系網絡,中間的連線展示了女生與男生之間的關系。
文獻[4]在研究中發現:同伴網絡結構存在性別差異,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加入到學校的社會網絡結構中,女生雙向選擇朋友的次數多于男生。許多學者也傾向于這一觀點。在B班26個男生中,與異性交往的只有6個,占比約23%,涉及異性人數(不含重復)僅有7人;然而在B班17個女生中,與異性交往的有10個,占比高達59%,涉及異性人數(不含重復)有7人。顯然,女生比男生更傾向于與異性交往。
另外,班級中也存在最受異性歡迎的學生。例如,在B班,被男生喜歡次數最多的女生是12號,被女生喜歡次數最多的男生是7號,提名率遠高于其他同學。
3.3 男女同學之間消息傳播機制
根據圖1男女同學關系,與圖中另一個圓圈(即異性同學)連接最緊密的結點就是消息傳播到異性交際圈中的缺口。例如,在B班,男生的消息最可能從7號和10號男生處傳遞給女生,因為他們的三名喜歡對象都是女生,并且最可能得到消息的女生是12號,因為喜歡她的男生最多。而女生的消息最有可能從8號和34號女生處傳遞給男生,因為他們的三名喜歡對象中兩名都是男生,并且最可能得到消息的男生是7號,因為喜歡他的女生最多。
4 應用
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關系的整體觀察與本研究的分析結果大部分相吻合。從理論層面上了解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有助于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調控和管理。利用消息傳播機制可以進行班級內部的輿論調控,利用社團的概念可以使內部成員互相積極地影響,利用最受歡迎和最不受歡迎的特征可以了解學生的社交狀況并有效地心理輔導。這些根據社會學網絡知識得出的結論能夠使班主任的工作更加高效。
通過實驗分析的結果發現,A班29號、B班33號同學都是極為不合群、不受群體關注的(喜歡與不喜歡該學生的人數最少),應該注意多與這兩位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鼓勵他們多與同齡人交往。在B班,早戀問題應該重點關注7號男生和12號女生,因為他們是最受異性歡迎的。B班度最大的是5號同學,其次是12號和30號,這幾位同學人緣較好,可以安排他們號召同學參與活動的任務,或者安排他們與古怪的同學坐在一起,帶動這些人參與同學交往。
致謝
袁源女士對于該文的研究,給予了大力支持,作者在此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Graph Theory and Complex Networks:An Introduction. Maarten van Steen.2010.
[2] http://cytoscapeweb.cytoscape.org/.
[3] http://hub.iis.sinica.edu.tw/cytohubba.
[4] 青少年同伴關系網絡結構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4(2):1-7.endprint
摘 要:該文用社會網絡方法分析江蘇無錫多個中學班級內成員間的關系,利用Cytoscape軟件計算出每個學生在班級網絡中的Degree、EcCentricity、Closeness、Betweenness等參數,找出具有最受歡迎、最不受歡迎、最古怪等特征的同學;結果與班主任的結論基本吻合。該文還進一步對男女同學之間的消息傳播機制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關鍵詞:社會網絡分析 班級 同學 消息傳播 Cytoscape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b)-0239-02
1 研究目的
該文借鑒文獻[1]中的方法,嘗試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分析班級同學間的關系,并對班級內的消息傳播機制進行初步分析,找出規律,并應用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 數據收集
采用問卷的方式。每名學生在問卷上填寫自己的姓名、性別、喜歡的三個同學姓名和不喜歡的三個同學。調查者事先向學生們保證調查結果的保密性,以此確保學生填寫信息的真實性。
將收集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按照豎列的順序在相應的橫排標注該學生喜歡和不喜歡的學生學號,喜歡標注+,不喜歡標注-,在自己的一欄填入■代表不適用。A班41位同學的關系如表1所示。
3 網絡分析及結果驗證
3.1 網絡參數計算
利用軟件Cytoscape[2]進行數據分析,下載并安裝插件(plugins) Hubba[3],用于計算各種網絡參數。表2是其中的4個參數,取B班Degree得分最高的前7位同學列于表中。
Degree,頂點的度,指與該頂點相關聯的邊的條數。B班度最大的是5號同學,其次是12號和30號,這表明他們是相對最受歡迎的同學。經班主任證實,這些同學確實是班級中人緣最好的。
EcCentricity,點與所有其他點的最大距離,通俗來說就是某個對象的古怪程度。B班這個值最大的是20號同學,沒有多少人喜歡,也沒有多少人不喜歡。經班主任證實,該同學的確是最古怪不合群的。
Closeness,頂點的緊密度,度量考慮的是中心的概念,由到圖中各頂點之間的距離衡量。頂點的緊密度越大,表明頂點越居于網絡的中心,它在網絡中就越重要。B班這個數值最大的是10號同學。
Betweenness,介數中心性,用于刻畫網絡中的節點對于信息傳播的影響力,衡量了一個人作為媒介的能力。B班這個數值最大的是5號同學。
3.2 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分析
利用軟件Cytoscape,按照節點的性別,對B班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圖1。
圖1中,圓形節點代表女生,矩形節點代表男生。圖的左、右兩邊分別展示了女生之間、男生之間的喜歡關系網絡,中間的連線展示了女生與男生之間的關系。
文獻[4]在研究中發現:同伴網絡結構存在性別差異,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加入到學校的社會網絡結構中,女生雙向選擇朋友的次數多于男生。許多學者也傾向于這一觀點。在B班26個男生中,與異性交往的只有6個,占比約23%,涉及異性人數(不含重復)僅有7人;然而在B班17個女生中,與異性交往的有10個,占比高達59%,涉及異性人數(不含重復)有7人。顯然,女生比男生更傾向于與異性交往。
另外,班級中也存在最受異性歡迎的學生。例如,在B班,被男生喜歡次數最多的女生是12號,被女生喜歡次數最多的男生是7號,提名率遠高于其他同學。
3.3 男女同學之間消息傳播機制
根據圖1男女同學關系,與圖中另一個圓圈(即異性同學)連接最緊密的結點就是消息傳播到異性交際圈中的缺口。例如,在B班,男生的消息最可能從7號和10號男生處傳遞給女生,因為他們的三名喜歡對象都是女生,并且最可能得到消息的女生是12號,因為喜歡她的男生最多。而女生的消息最有可能從8號和34號女生處傳遞給男生,因為他們的三名喜歡對象中兩名都是男生,并且最可能得到消息的男生是7號,因為喜歡他的女生最多。
4 應用
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關系的整體觀察與本研究的分析結果大部分相吻合。從理論層面上了解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有助于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調控和管理。利用消息傳播機制可以進行班級內部的輿論調控,利用社團的概念可以使內部成員互相積極地影響,利用最受歡迎和最不受歡迎的特征可以了解學生的社交狀況并有效地心理輔導。這些根據社會學網絡知識得出的結論能夠使班主任的工作更加高效。
通過實驗分析的結果發現,A班29號、B班33號同學都是極為不合群、不受群體關注的(喜歡與不喜歡該學生的人數最少),應該注意多與這兩位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鼓勵他們多與同齡人交往。在B班,早戀問題應該重點關注7號男生和12號女生,因為他們是最受異性歡迎的。B班度最大的是5號同學,其次是12號和30號,這幾位同學人緣較好,可以安排他們號召同學參與活動的任務,或者安排他們與古怪的同學坐在一起,帶動這些人參與同學交往。
致謝
袁源女士對于該文的研究,給予了大力支持,作者在此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Graph Theory and Complex Networks:An Introduction. Maarten van Steen.2010.
[2] http://cytoscapeweb.cytoscape.org/.
[3] http://hub.iis.sinica.edu.tw/cytohubba.
[4] 青少年同伴關系網絡結構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4(2):1-7.endprint
摘 要:該文用社會網絡方法分析江蘇無錫多個中學班級內成員間的關系,利用Cytoscape軟件計算出每個學生在班級網絡中的Degree、EcCentricity、Closeness、Betweenness等參數,找出具有最受歡迎、最不受歡迎、最古怪等特征的同學;結果與班主任的結論基本吻合。該文還進一步對男女同學之間的消息傳播機制進行了初步的分析。
關鍵詞:社會網絡分析 班級 同學 消息傳播 Cytoscape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b)-0239-02
1 研究目的
該文借鑒文獻[1]中的方法,嘗試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分析班級同學間的關系,并對班級內的消息傳播機制進行初步分析,找出規律,并應用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 數據收集
采用問卷的方式。每名學生在問卷上填寫自己的姓名、性別、喜歡的三個同學姓名和不喜歡的三個同學。調查者事先向學生們保證調查結果的保密性,以此確保學生填寫信息的真實性。
將收集得到的數據進行整理。按照豎列的順序在相應的橫排標注該學生喜歡和不喜歡的學生學號,喜歡標注+,不喜歡標注-,在自己的一欄填入■代表不適用。A班41位同學的關系如表1所示。
3 網絡分析及結果驗證
3.1 網絡參數計算
利用軟件Cytoscape[2]進行數據分析,下載并安裝插件(plugins) Hubba[3],用于計算各種網絡參數。表2是其中的4個參數,取B班Degree得分最高的前7位同學列于表中。
Degree,頂點的度,指與該頂點相關聯的邊的條數。B班度最大的是5號同學,其次是12號和30號,這表明他們是相對最受歡迎的同學。經班主任證實,這些同學確實是班級中人緣最好的。
EcCentricity,點與所有其他點的最大距離,通俗來說就是某個對象的古怪程度。B班這個值最大的是20號同學,沒有多少人喜歡,也沒有多少人不喜歡。經班主任證實,該同學的確是最古怪不合群的。
Closeness,頂點的緊密度,度量考慮的是中心的概念,由到圖中各頂點之間的距離衡量。頂點的緊密度越大,表明頂點越居于網絡的中心,它在網絡中就越重要。B班這個數值最大的是10號同學。
Betweenness,介數中心性,用于刻畫網絡中的節點對于信息傳播的影響力,衡量了一個人作為媒介的能力。B班這個數值最大的是5號同學。
3.2 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分析
利用軟件Cytoscape,按照節點的性別,對B班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圖1。
圖1中,圓形節點代表女生,矩形節點代表男生。圖的左、右兩邊分別展示了女生之間、男生之間的喜歡關系網絡,中間的連線展示了女生與男生之間的關系。
文獻[4]在研究中發現:同伴網絡結構存在性別差異,女生比男生更多地加入到學校的社會網絡結構中,女生雙向選擇朋友的次數多于男生。許多學者也傾向于這一觀點。在B班26個男生中,與異性交往的只有6個,占比約23%,涉及異性人數(不含重復)僅有7人;然而在B班17個女生中,與異性交往的有10個,占比高達59%,涉及異性人數(不含重復)有7人。顯然,女生比男生更傾向于與異性交往。
另外,班級中也存在最受異性歡迎的學生。例如,在B班,被男生喜歡次數最多的女生是12號,被女生喜歡次數最多的男生是7號,提名率遠高于其他同學。
3.3 男女同學之間消息傳播機制
根據圖1男女同學關系,與圖中另一個圓圈(即異性同學)連接最緊密的結點就是消息傳播到異性交際圈中的缺口。例如,在B班,男生的消息最可能從7號和10號男生處傳遞給女生,因為他們的三名喜歡對象都是女生,并且最可能得到消息的女生是12號,因為喜歡她的男生最多。而女生的消息最有可能從8號和34號女生處傳遞給男生,因為他們的三名喜歡對象中兩名都是男生,并且最可能得到消息的男生是7號,因為喜歡他的女生最多。
4 應用
班主任對班級學生關系的整體觀察與本研究的分析結果大部分相吻合。從理論層面上了解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有助于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調控和管理。利用消息傳播機制可以進行班級內部的輿論調控,利用社團的概念可以使內部成員互相積極地影響,利用最受歡迎和最不受歡迎的特征可以了解學生的社交狀況并有效地心理輔導。這些根據社會學網絡知識得出的結論能夠使班主任的工作更加高效。
通過實驗分析的結果發現,A班29號、B班33號同學都是極為不合群、不受群體關注的(喜歡與不喜歡該學生的人數最少),應該注意多與這兩位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鼓勵他們多與同齡人交往。在B班,早戀問題應該重點關注7號男生和12號女生,因為他們是最受異性歡迎的。B班度最大的是5號同學,其次是12號和30號,這幾位同學人緣較好,可以安排他們號召同學參與活動的任務,或者安排他們與古怪的同學坐在一起,帶動這些人參與同學交往。
致謝
袁源女士對于該文的研究,給予了大力支持,作者在此表示感謝!
參考文獻
[1] Graph Theory and Complex Networks:An Introduction. Maarten van Steen.2010.
[2] http://cytoscapeweb.cytoscape.org/.
[3] http://hub.iis.sinica.edu.tw/cytohubba.
[4] 青少年同伴關系網絡結構的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1994(2):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