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東 錢紅軍 秦軍
摘 要:該文通過文獻資料和實地調研,對華西村體育旅游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華西村體育旅游產業開發的建議,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
關鍵詞:華西村 旅游產業 農村體育旅游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b)-0247-02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包含著體育文化事業的振興。農村體育旅游作為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農村體育旅游產業是以農村體育旅游商品的形式,依托農村集體經濟開發農村生態資源,為旅游者在農村提供生產勞動;體育健身;休閑娛樂;民俗文化交際等各種服務,使旅游者從中獲得更多舒暢而獨特的體驗[1]。
江蘇省江陰市華西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個方面在全國處于較高水準,其農村體育旅游的狀況,在全國具有相當突出的示范性、典型性。該文試圖把華西村體育旅游作為“麻雀”進行解剖,以期對江陰乃至全國農村體育旅游建設有所裨益。
1 華西村體育旅游建設現狀
華西村位于江蘇省江陰市東,張家港市西,華西于1961年建村,最初面積0.96 km2,人口1500多人。在吳仁寶老書記的帶領下,華西人努力發揚“艱苦奮斗,團結奮斗”的華西精神,建設了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華西村始終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動搖。建村五十多年來,始終做到長規劃、短安排,時時有目標、段段有藍圖。20世紀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廠、90年代造城、21世紀造人。從“三化三園”新農村,到“五容五子”第一村,再到“十全十美”新市村,走過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城鎮化道路。[2]華西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從當初的農業單一化,發展到農業、工業、商業、建筑業、旅游業等“五業”多元化的產業新格局,旅游業已成為華西村的五駕馬車。
1.1 體育旅游資源不斷建設,旅游環境優美如畫
改革開放以來,華西人靠自己的雙手建造出:金塔、隧道、民族宮、天安門、山海關,橋文化、西游記壁畫、世界公園、農民公園、植物園、博物館等80多個景點,從無到有,無中生有的旅游資源建設理念使華西村成為名副其實的“華西旅游城”、“中國田園旅游中心”。目前,村內綠樹成蔭,竹林成園,草坪成片,別墅成群,四季花開,鳥語花香。高效的投入產出比,是實現體育旅游營銷升級的動力,華西村已接待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客的考察、訪問,每年游客接待量在200萬人次以上。
1.2 體育旅游營銷理念清晰,體育旅游產品豐富多彩
江蘇省政府公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提出,到2015年全省旅游業總收入突破10000億元,在全國率先實現“萬億”級產業,旅游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6%的目標[3]。吳仁寶說:“讓城里人來農村花錢,來農村消費”。讓城里人到農村健身、休閑、療養、探險、體驗。近年來,華西村把旅游產業發展作為產業調整的先行軍,不斷完善旅游設施,增加旅游景點,優化旅游環境,使華西村旅游品牌越叫越響。開辟了特色農業游、紅色旅游,體育旅游等項目。行百米金塔、走千米巨龍、跑萬米長廊、爬萬米長城。特別是最近推出的登高達328 m的中國第八高樓“龍希大酒店”的體育旅游項目倍受追捧,農村體育旅游這一既具有競技性、觀賞性、參與性相融合為特征,又具有高度挑戰性和娛樂性內容的旅游產品,是能夠滿足不同游客的品位需求的,符合了游客的旅游消費心理。2013年華西村的旅游業產值實現突破6個億。
2 對華西村體育旅游產業開發的建議
2.1 進一步提高農村體育旅游建設的認識
進一步提高農村體育旅游建設的內涵與外延的認識,準確把握農村體育旅游面臨的新形勢和機遇,明確發展思路和方向,把體育旅游產業作為華西村的優勢行業進行發展,唱響華西村,突出特色,積極開發建設一批精品項目和精品線路,充分發揮政府的扶持和引導作用,體育部門結合《全民健身條例》的貫徹落實和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經營管理,與旅游部門一道,積極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保證服務質量,確保活動安全,形成良好的體育旅游發展大環境,調動體育和旅游兩個行業的資源優勢,達到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2.2 進一步加強農村體育旅游資源的保護和建設
加強體育旅游資源的保護和建設是保證體育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必須給予足夠重視。由于自然體育旅游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所以,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中保護意義就更加突出。保護自然體育旅游資源要從現狀保護、生態保護、建設保護等幾方面做起。現狀保護是指在利用自然體育旅游資源的過程中,盡量保持自然的原貌,不改變原有的狀態。生態保護也是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內容,生態保護要求旅行者不得隨意丟棄各種垃圾,不得對土壤、水流、沙灘、林地等造成污染,更不能捕捉和獵殺自然界的各種動物,以保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建設保護在開發自然體育旅游資源中顯得尤為重要和緊迫。[4] 隨著我國工業化的進程,農村在保持原有古樸模樣的同時,大力開發農村體育旅游產品,讓誠市里人到農村來感受大自然的生態美和古樸的民俗,農村旅游環境的優化是農村體育旅游建設的重中之重,這樣既能吸引大量的游客,也能保護好環境,讓子孫后代擁有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堅持可持續開發,(吳仁寶說華西村:)“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把華西村建設成一個“遠看像林園、近看像公園、細看農民生活在幸福的樂園”的生態之村、環保之村。
2.3 大力開發特色體育旅游產品
2.3.1 加大宣傳促銷力度
據香港旅游協會的資料,每增加1美元的宣傳投入,就可增加旅游收入123美元。許多國家在旅游業宣傳上不惜投入巨資。比如, 1995年泰國的海外宣傳預算就超過10億銖(約合4080萬美元) [5]。農村體育旅游的宣傳也一樣。應利用一切機會,廣泛宣傳、推介農村體育旅游產品。吸引國內外財團投資,舉辦體育旅游博覽會,積極承辦大型體育賽事,增加觀戰類體育旅游客源。
2.3.2 加大開發紅色旅游
華西村不僅是中國農村共同富裕的象征,更是新時期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名牌。面向全國不定期的舉行不同規模、不同檔次的學習班、培訓班等來宣傳華西精神、華西經驗。
2.3.3 大力開發觀光保健旅游
自然環境優美,山清水秀,四季花開,鳥語花香。是觀光和保健旅游的好去處。以爬萬米長城、登高達328 m的中國第八高樓“龍希大酒店”的體育旅游項目等為切入點,結合田園風光展開多種多樣的觀光保健旅游。
2.3.4 大力開發民族傳統體育旅游
“秧歌”、“舞龍”、“武術”“廣場舞”等是人們在日常與節日的主要活動,也是一種土生土長的體育旅游資源。游客不僅可參與其中,而且可感受運動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張小林,周道平.我國西部體育休閑旅游產業開發的優勢及對策[J].體育文化導刊,2004(5).
[2] 吳協恩.繼往開來續創華西新輝煌[J].唯實,2013(5).
[3] 省政府召開進一步加快發展旅游業新聞發布會.江蘇旅游政務網[EB/OL].
http://www.jstour.gov.cn/art/2011/5/11/art_2789_91388.html.
[4] 于素梅.小康社會的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體育科學,2007(5).
[5] 宋一兵.我國旅游業的現狀與對策[J].旅游經濟,19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