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娟 (中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東勝公司,山東 東營257000)
金家油田位于山東省桓臺縣馬橋鄉(xiāng)境內,構造位置位于東營凹陷西南邊緣斜坡帶,金家樊家鼻狀構造帶南端[1]。該油田于1964年開始地震勘探,1965年鉆探井通17,在沙一段、沙二段、沙四段見到油層或油氣顯示,沙一段為主力含油層系。油藏埋深720~1000m,單層厚度0.8~3.0m,疊合厚度6.7m。孔隙度29.1%~38.4%,滲透率213~1680mD。黏土礦物含量24.4%,其中蒙脫石含量97.9%,水敏指數(shù)0.70~0.973,總體評價為薄互層強敏感稠油油藏。
主要含油層系沙一段原油性質特征是高密度、高黏度、低含硫、低凝固點。地面原油密度0.9445~0.9968g/cm3,地面原油黏度(50℃)209~15741mPa·s,含硫0.25%~0.72%,凝固點-22℃~4℃,原油黏度與溫度敏感性強,溫度平均升高10℃,黏度下降一半。
金家油田沙一段儲層分為以下3種類型:第1類為砂巖儲層,多為細砂巖及粉砂巖,主要分布于Ⅲ砂組,在Ⅰ、Ⅱ、Ⅳ砂組局部也有分布;第2類為礫巖、礫狀砂巖儲層,主要分布于Ⅳ砂組;第3類為生物灰?guī)r儲層,主要分布于Ⅱ砂組2小層。因此,儲層巖性復雜,非均質性嚴重。
金家油田全巖分析黏土礦物含量24.4%,蒙脫石含量達到97.9%,水敏指數(shù)在0.70~0.97之間,為極強水敏儲層。盡管在注蒸汽熱采的過程中采取了一定的防膨措施,但是仍然避免不了因黏土膨脹、運移造成的微粒堵塞,具體表現(xiàn)在注蒸汽吞吐4~5個周期后,出泥糊糊,從拔出的繞絲管來看,絕大多數(shù)繞絲管中均被油泥、粉細砂堵死,還有部分井油管也有砂、泥。
金家油田沙一段儲層含油小層多,單層厚度小,凈毛比為0.2~0.5。由于油層薄,注入油層的蒸汽從上下蓋層的熱損失增大,油層橫向波及體積變小,熱利用率降低。另外,凈總比也是影響熱利用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由于有泥質薄夾層的存在,油層中熱損失增大,部分熱量消耗在夾層。在油層有效厚度和注汽量相同的情況下,隨著夾層厚度增大(即凈總比降低),油汽比明顯變低,其主要原因是油層加熱半徑變小,熱利用率低,吞吐效果變差[2]。
金家油田沙一段儲層埋深淺(720~1000m),壓實作用弱,成巖性差,膠結疏松,地層容易出砂。
由于金家油田沙一段儲層地層溫度低、原油黏度高和滲流能力差,再加上油藏天然能量不足,導致油井的供液能力嚴重不足,影響了油井的產(chǎn)能。
1)優(yōu)化黏土防膨劑,保護儲層滲透率 針對金家油田沙一段儲層具有黏土含量高,儲層水敏性強,粉細砂巖出砂嚴重的特點,在油層敏感性評價的基礎上,開展高溫防膨劑的篩選。篩選出的防膨劑應既能抑制黏土膨脹,又能抑制黏土運移,同時具有很好的耐沖刷性能,從而達到有效抑制黏土的膨脹和運移、保持滲流通道的目的[3]。為此,針對勝利油田目前常用的BY-A3、HMAT 、XFP、NAE-2、FP-1、GW-2防膨劑樣品進行對比評價試驗。經(jīng)過常溫防膨率、高溫防膨率和常溫耐水沖刷及高溫耐沖刷性能試驗評價,發(fā)現(xiàn)XFP、NAE-2、HMAT防膨水洗性能相對較好,而XFP和NAE-2的預防膨效果要好于HMAT,且XFP、NAE-2與分別地層水、酸化緩蝕劑、互溶劑、鐵離子穩(wěn)定劑配伍性良好。因此,選用XFP、NAE-2作為黏土防膨劑來保護儲層滲透率。
2)泡沫返排提高近井地帶滲透率 泡沫的攜砂能力是超負壓泡沫混排儲層改造技術中最為重要的參數(shù)之一[4]。為了評價泡沫的攜砂能力,設計了一組實驗,對比泡沫與模擬地層水在滲流過程中的攜砂能力(見圖1)。從圖1可以看出,泡沫在地層中對砂粒的攜帶能力比模擬地層水要大得多,其原因如下:泡沫的表觀黏度比水的表觀黏度大,其對砂粒的拖曳力更強;賈敏效應的存在增大了流動阻力,同時也為砂粒的運移提供了更大的動力;泡沫在出口處的膨脹而產(chǎn)生的助排作用致使砂粒被大量排出。

圖1 模擬地層水與泡沫攜砂能力對比圖
金家沙一段分選性、粒度中值、原油黏度、攜砂能力、上下水層距離等在平面上和縱向上差異較大,因而需要采取不同的防砂模式。針對以金6塊為代表的中區(qū),由于其主力層上部有水層,可以采取擠壓礫石充填防砂工藝,而以金10塊為代表的東區(qū)原油黏度高、攜砂能力強,且夾層發(fā)育,可以采用壓裂防砂工藝[5]。
針對金家油田油層薄、凈總比低、原油黏度高且天然能量不足等特點,提出了SGDA(Steam(蒸汽),Gas(氣體),Dissolver(耐高溫油溶性降黏劑),Anti-swelling agent(黏土穩(wěn)定劑))復合熱采工藝技術[6]。在實施SGDA技術時,利用N2補充油層能量,提高近井地帶壓力0.4~0.6MPa,同時提高蒸汽的波及系數(shù)與回采水率,還起到助排、降黏作用。利用耐高溫油溶性降黏劑則可以提高油相相對滲透率35%~52%。因此,利用該技術能大幅度提高蒸汽驅替效率,從而起到改善金家油田薄互層稠油油藏開發(fā)效果,其具體工藝流程如下:①向地層中擠入XFP-J耐高溫黏土穩(wěn)定劑;②向地層中擠入SLYR-02耐高溫油溶性復合降黏劑;③注汽前向地層預置隔熱增能氣體(即N2);④注入高干度蒸汽。
利用上述研究結果,分別選取金6塊的16-1井和金10塊的金10-斜6井進行礦場先導試驗。以金16-1井為例,采取的主導工藝為油層保護工藝、擠壓力石充填防砂和SGDA復合熱采工藝技術。金16-1井熱采投產(chǎn)轉抽后,其產(chǎn)能明顯提高(日產(chǎn)油10.4t,日產(chǎn)液11.6t,含水10.3%),取得了很好的開發(fā)效果,這表明采取提高儲層滲流能力的配套工藝、分層分區(qū)防砂配套工藝和薄互層油藏復合熱采工藝技術開發(fā)金家油田沙一段儲層是可行的。
[1] 徐丕東 .水敏性稠油油藏開發(fā)技術在八面河油田的應用 [J].石油勘探與開發(fā),2007,34(3):374.377.
[5] 袁明琦 .王莊油田強水敏性稠油油藏開發(fā)方式研究 [J].大慶石油地質與開發(fā),2006,24(6):56.58.
[7] 孫加元 .稠油熱采輔助劑的試驗研究 [J].石油鉆采工藝 .2004,25(S1):28.29.
[8] 裴春 .樂安油田稠油出砂油藏工藝配套技術 [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8,30(2):134.136.
[9] 楊元亮 .王莊油田鄭14塊薄層強水敏特稠油油藏開發(fā)技術 [J].特種油氣藏 .2008,15(2):90.93.
[10] 王紅濤,龐占喜,劉大錳,等 .稠油油藏注蒸汽儲層傷害機理及調整措施 [J].石油學報,2009,29(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