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睿
2014年2月13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公開行政審批事項等相關工作的公告》(簡稱“10號公告”)。
庚即,重慶市國稅局開始排兵布陣——
“權力清單公開由分管副局長全盤統籌。”
“政策法規處牽頭推進。”
“各業務處室全部參與。”
市局領導班子提出突破方向——涉稅行政審批和行政處罰。
“這兩個方向,和納稅人聯系緊、公眾矚目程度高。”市局政策法規處處長宋晉湘說。
一場覆蓋重慶國稅系統的權力清單公開工作,正式啟幕。
變“割肉”為“減負避險”
2014年3月底,一紙“加急文書”送至璧山國稅局。
“清權行動開始了!”看到文件內容,璧山國稅局副局長柏興明心里一喜。
“清查全市各級國稅部門現有行政審批權”是公開的第一步。
在這個環節,市國稅局必須解決一個難題——“權力清單推進的第一大阻力,是如何讓職能部門徹底清權。”
為何如此難?
“對職能部門來說,要其減少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等實權,比割他們的肉還難!”
如此難題,市國稅局如何破解?
“我們通過‘軟硬兼施進行了提前準備。這是權力清單公開的第一步。”宋晉湘笑道。
何謂“軟”?
加強干部教育培訓,提升涉稅風險管理理念,“通過舉辦各類普法講座和培訓,用跨規則辦稅違法違紀案例讓干部明白——推行權力清單,可以減少辦稅風險”。
何謂“硬”?
依托“金稅三期”征管系統,設定各級各項國稅業務標準化操作流程,“通過將具體操作細化到每一個動作,倒逼各級稅務人員按部就班”。
“軟硬兼施”之下,各級國稅部門“清權”熱情高漲——兩個月內,行政權限上報工作即告完成。
“法無授權不可為”
2014年5月,鄒暢感覺“快被法律文書淹沒了”。
作為市國稅局政策法規處干部,鄒暢和搭檔李真正在逐一確認核對各級國稅機關行政審批和處罰權。
這是權力清單公開的第二步——確權。
對權力清單公開來說,這個環節事關成敗。
“權力清單制度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即通過明晰權力來劃定用權邊界。”宋晉湘說。
如何給權力劃界?
“依據涉稅法律法規,確認各級行政權限有法可依。”宋晉湘說。
一個月時間里,重慶市國稅局推開了這項“工程”——
首先,將各級權限和涉稅法律法規進行逐條比對,確認行政權力有法可依;對找不到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審批和處罰項目一律取消。
同時,依據“10號公告”查核明晰各級稅務機關的權限,對越界用權的一律取消或調整管理方式。
奮戰一個月,確權完成——
在行政審批方面,確認74項權限,減少行政審批項目28項;在行政處罰方面,確認了各級行政處罰權力項目51項。
至此,重慶國稅行政審批和行政處罰權力清單出爐。
“清單要讓群眾一看就明白”
2014年,璧山居民黃玉芬注冊了一家微型企業。
為辦理稅務登記手續,黃玉芬來到當地辦稅服務大廳。
邁進服務大廳那一刻,黃玉芬腦里縈繞著一堆問號——
“稅務登記手續怎么弄?”
“企業以后有哪些涉稅項目需要他們管理?”
…………
邁進服務大廳之后,這些問號很快煙消云散。
服務大廳電子顯示屏上,滾動播放著一幅幅“涉稅事項電子流程圖”——各類登記、審批、申報事項都囊括其內,還有“辦稅服務引導員”在一旁講解。
“我該做什么,他們又該管什么——都明白了!”黃玉芬笑道。
在全市,70余萬納稅人也在笑。
在他們的笑容中,權力清單公開邁出第三步——曬權。
“清單運行必須信息對稱——不僅稅務部門要明晰‘我們能做些什么,也要讓納稅人知道‘他們該做些什么。”宋晉湘說。
如何讓納稅人知道?
“通過各類公共信息平臺‘曬出權力清單。”宋晉湘說,2014年6月27日,清單出臺之初,就在市國稅局門戶網站進行了全面公示。
而作為納稅服務第一線,各區縣國稅局及下轄鎮街稅務所“曬權”難度更大。
“我們確定了‘曬權的短期、長期兩條路徑。”柏興明說——
“短期”即針對既有納稅人群體,通過辦稅服務廳電子屏幕、微信平臺、QQ群等平臺,“定向推送”權力清單相關內容。
“長期”即針對以新注冊企業為主的新生納稅人群體,通過納稅人學校免費培訓、納稅人權益保護室等平臺進行持續宣傳。
這樣一“曬”,就家喻戶曉了。
“限權是為了增效”
任軍是璧山一家建筑公司的財務人員。2014年以前,他很怕購買增值稅發票。
“以前買發票,要到服務廳交資料,再找稅收管理員審批,還要到區國稅局找職能科室審批,并等科長批——如果發票面額大些,甚至還要等分管局長批。三五天能審批下來,就算運氣好了。如果遇到哪個干部不在,等上十天半個月也有可能!”他說。
現在,任軍不怕了。
“到服務廳交個申請,只要手續齊全,立馬就能審批下來!”他豎起大拇指。
“提速”的不僅僅是發票審批——璧山區國稅局又相繼推出了“免填單服務”“二維碼電子審批”等一連串創新舉措。
“權力清單公開后,我們局各類行政審批和非審批事項合計113項,經過服務增效和流程再造,50%的項目實現了即時即辦,剩下的也實現了增效75%以上。”柏興明說。
在全市,各區縣國稅部門都像這樣“自加壓力”——他們的動力何來?
“基層的動力來自這里。”宋晉湘拿出一張表格。
表格上印著一行字“稅務系統績效考評指標”。
表格上列有“考評指標”一欄——
“對審批清單外的事項繼續進行審批的本項不得分。”
“不執行處罰裁量基準制度,每項扣1分。”
…………
權力清單出臺后,市國稅局以總局績效測評體系為基礎,將權力清單納入對各單位的績效考核。
“指揮棒”一出,權力清單活力頓顯。
“貫徹執行好權力清單,僅僅是基本任務;而在清單界內改進工作、提升服務,讓納稅人更滿意,才是我們更大的目標!”柏興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