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2014年9月2日,重慶市江津區鼎山街道公共服務中心。
辦完每月一次的低保審核,低保戶陳衛群心情很舒暢。
以前,月度低保審核要先跑居民小組、居委會,然后再到街道辦事處審核,程序繁瑣。
“現在,只跑一趟就審核好了——這得感謝街道推出的權力清單!”陳衛群用手一指公示欄里的權力清單流程圖。
圖上,低保審核該找誰、怎么辦?一目了然。
“模糊”亂象
2010年10月,因在村里征地拆遷過程中違法,幾江街道雙碑村(現鼎山街道雙萬村)村支“兩委”被“一鍋端”——書記、主任、文書、會計全部進了監獄。
消息一出,雙萬村炸開了鍋。
“猜他們就在暗箱操作,果然不假!”
“村集體的事情整天藏著掖著,早晚出事!”
“不知道從我們的補償款里撈了多少油水?!”
村民們唉聲嘆氣,失望至極。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國家出臺了不少惠民政策,例如生態扶貧搬遷補償、危舊房改造、農資補貼等,件件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
可是,在把好政策送到群眾手里的過程中,卻出現了一些負面現象——2014年以來,因受賄和私分惠農款等問題,江津區33名村居干部和區直部門科級干部等“小官”被查處。
為什么?
一些“官職不高,權力很大”的基層公務崗位缺乏監管,造成公共權力運行分散、邊界模糊,讓少數別有用心者有了可乘之機。
同時,權力“模糊”也會造成公共服務效率低下、群眾辦事被“踢皮球”等“權力怠工”現象,對黨政部門公信力損傷極大。
如此難題,如何破解?
“通過制定權力清單,為公共權力劃界,避免暗箱操作,杜絕不作為、亂作為或以權謀私現象。”鼎山街道黨工委書記淡治國說。
清權之戰
2014年3月5日,鼎山街道黨工委召開“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專題動員會”。
主席臺上,淡治國正在部署任務:“整個工作由街道紀工委牽頭,各科室、站所、村、社區要積極配合……”
主席臺下,街道22個科室(站所)和7個村(社區)干部悉數落座。
會后,在街道紀工委牽頭下,一場清權戰役隨即打響。
這場戰役由三個階段組成。
第一階段——科室(站所)權限登記。
“清權登記涉及民政、計生、社保、國土等多個職能科室,涵蓋審核權、審批權、資金撥付權等權力事項——工作難度很大。”街道紀工委書記邱令碧說。
果不其然。
“一個星期下來,22個科室只模糊報了十幾項——都不愿意‘交權。”街道紀工委副書記鄒開智說。
更有甚者,有些科室(站所)藏而不報。
邱令碧決定調整策略,變“自上而下”為“自下而上”——從權限的最低端村(社區)進行突破。
戰役隨即進入第二階段——村(社區)權限登記。
3月10日,瑯山社區居委會便民服務中心。
“把需要加蓋居委會公章的事項全部進行登記。”邱令碧對窗口服務人員說。
半個月后,七個村(社區)公共服務權限登記結果出爐。
街道紀工委隨即將村(社區)權限和科室(站所)權限進行比對——一份相對全面的權力清單雛形隨之出現。
“剩下的就要重點攻堅了!”邱令碧說。
第三階段——重點突破徐徐拉開戰幕。
街道國土所是清權的一大難點。
幾番交涉未果后,邱令碧決定搬出“一把手”。
4月初,淡治國到街道國土所走了一趟。
很快,國土所清理出了六項權限。
經過一番清理,科室(站所)清理出56項,村(社區)清理出40項,合計96項。
流程再造
2014年4月中旬,鼎山街道紀工委。
面對96項登記權限,邱令碧心里有些忐忑。
“以前,這些權限運行繁瑣、分散、不規范,影響了服務效率,群眾辦事也一頭霧水。”邱令碧說。
如何讓權力高效運行,讓群眾對權力運行一目了然?
“通過確認和梳理,優化權力運行程序,繪制辦事流程圖。”邱令碧說。
權力清單第二場戰役——確權配權隨即打響。
鄒開智又開始了兩頭跑——一頭跑科室(站所),一頭跑村(社區)。
“這項權限有哪些行使依據?”
“那個事項辦理時限是好久?”
“這個事項辦理程序如何簡化、整合?”
…………
96項權限,由街道紀工委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逐項比對“行使依據”“受理條件”“申報資料”“辦理時限”“承辦科室”等運行指標。
歷時一個月,權力清單出爐了——
最初的96項權限調整為78項,內含職能科室權限46項、村(社區)32項;部分權限被精簡和下放,如計劃生育核實座談會舉辦權由街道下放到村(社區);78項權力全部配置了辦理流程圖和條理清晰的辦事指南。
“曬權”便民
2014年8月,鼎山街道權力清單正式運行。
如此好事,如何讓全體村(居)民知道?
權力清單第三場戰役——“曬權”之戰隨即打響。
這場戰役同時在“線上”和“線下”展開——
“線上”即以政府門戶網“陽光江津”和街道網站為平臺,對權力清單進行網上公開。
“線下”即以街道公共服務中心和村(社區)便民服務中心“兩級公開”為平臺,通過召開會議、便民手冊、宣傳欄等方式進行公開。
“兩線”夾擊之下,群眾對權力清單很快耳熟能詳。
“群眾知道得越詳細,對公共權力運行的監督也就越有力——這就是‘曬權的目標。”邱令碧說。
為讓這種監督力作用到公共服務上,街道黨工委配套制訂了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統一辦事流程、指紋打卡制等監督管理機制,把權力清單運行成效納入了干部考核;同時還在街道公共服務中心的服務窗口上安裝了測評器——群眾辦事后可以立即對服務態度和效率進行測評。
群眾監督之下,公共權力運行效率煥然一新——
9月10日,街道公共服務中心。
村民袁素芬要辦理居民建房審批手續。她徑直來到11號窗口——“國土房管”職能窗口。
權力清單出臺后,街道公共服務中心根據群眾意見,重新設置和充實了“退休認證、居民養老”“國土房管、農業服務”等11個職能窗口,方便群眾辦事。
很快,袁素芬就辦好了建房審批手續。
“現在我們辦事是‘兩步走——辦事前,看權力清單熟悉辦理流程;辦事時,到職能窗口交個材料就搞定。”袁素芬說。
權力清單出臺后,鼎山街道公共服務各條戰線,都能聽到“袁素芬們”的夸贊。
“接下來,我們會進一步完善相關環節,徹底將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邱令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