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芝
摘 要:摔跤運動是一項古老的運動項目,并在2004年以女子摔跤項目形式新增設到雅典奧運運動項目當中。隨著新規則的實施,女子摔跤在體能訓練上所有改變,因此,本文就新規則實施對女子摔跤體能訓練的影響與應對展開分析。
關鍵詞:新規則實施 女子摔跤 體能訓練 影響與應對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b)-0222-01
摔跤運動[1]是指兩個人在直接接觸過程中采取徒手方式進行力量較量的一項對抗性體育項目,要求運動員具有強大的力量基礎和耐力、柔韌、速度及敏捷。雖然我國近年來在女子摔跤項目上取得不錯的成績,但與日本等傳統對手相比仍存在差距。運動員的競技水平與其技術方法運用合理性相關,而作為技術物質基礎的體能更是決定著運動員的競技水平。因此,強大的體能是提高女子摔跤競技水平的關鍵。
1 新規則的實施對女子摔跤體能訓練的影響
新規則實施于2005年,由國際摔跤聯合會出臺[2]。為進一步提高摔跤比賽的觀賞性與推動摔跤運動蓬勃發展,實施的新規則對摔跤比賽的比賽時間、比賽賽制、比賽局數及勝負與判罰標準等內容進行相應的修改。而新規則的出臺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女子摔跤體能訓練內容,具體影響如下[3]:(1)新規則中將角斗姿勢由過去的跪撐為主改為站立為主,這樣使得摔跤運動的技術動作發生根本性改變,增加了站立狀態下使用技術動作成功的次數,而站立技術運用是否成功決定著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得跪撐機會的幾率;(2)新規則中修改跪撐技術的運用,允許運動員在做跪撐動作的時候可以連續使用交叉握小腿與滾橋技術,這樣的規定大大提高比賽的對抗強度,加快比賽節奏,提高了對技術的連貫性要求,因而對于女子摔跤運動員而言,要突出連貫運用跪撐技術的能力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優勢;(3)新規則中規定,對于競技水平相近的運動員,兩人出現在一局中互不得分的情況時,裁判員可以采取拋硬幣的方式選擇抱單腿形式以決定勝負。由此可見,抱腿技術儼然成為運動員的主要得分手段之一,因而對運動員的抱腿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4)新規則規定比賽賽局由過去的上下兩局賽制改為三局兩勝賽制,同時在比賽場次安排上也作出較大調整,如預決賽同一天進行,又如同級別的比賽中,要求運動員在一天之內全部結束。為此,運動員需要在一天之內完成平均12場的比賽,這大大提高對運動員體能水平的要求。
2 新規則實施下女子摔跤體能訓練應對措施
2.1 提高耐力訓練強度
摔跤運動是有氧與無氧供能的混合型項目,因此,在進行體能訓練時應以提高摔跤運動員的耐力為重要訓練內容,重視培養運動員的耐乳酸能力。為此,應使用變速負荷與持續勻速負荷兩種方法以發展運動員的有氧耐力,主要采取負荷時間長且強度小的訓練方法,同時應將負荷強度控制在接近無氧代謝強度。例如:進行專項耐力訓練時可以采用間歇訓練法,在練習完一次或組后,控制好間歇時間,以在運動員肌體未完全恢復的狀態下繼續下一次練習,同時進行多次重復技術動作與身體練習。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得運動員身體機能各個系統產生與摔跤項目相匹配的適應性變化,不僅可以滿足比賽強度變化的需求,也可以提高運動員在比賽中技術動作的穩定性與鞏固性。同時運動員經過較高負荷心率刺激,可以大大提高機體耐酸能力,有利于在較高強度的比賽情況下延長運動員的持續運動能力。
2.2 提高速度訓練強度
只有敏捷的速度與迅速的動作才能使運動員在女子摔跤項目中獲得絕對的優勢。因此,在提高女子摔跤運動員的速度素質的基礎上,應加強速度的訓練強度。應以重復訓練法為主,合理規定負荷量、負荷強度及間歇時間,使運動員以最大的和接近最大強度完成相應速度訓練,同時采取85%~90%的強度進行訓練,以使運動員達到與適應新的最高速度,另外,還要克服速度障礙。此外,可以采用多次高速度、高質量完成摔跤技術動作的模仿訓練,提高運動員對摔跤技術的掌握與運用,進而充分發揮自身速度水平。如運動員完成時間內徒手抱腿和徒手防抱腿等技術動作時,在確保動作規格質量的基礎上進行反復練習,以達到提高技術運用速度素質的效果。
2.3 提高力量訓練強度
由于力量訓練時負荷阻力、練習組數、間歇時間、重復次數及持續時間等的搭配都有所不同,因此,應根據運動員的情況進行相應力量強度訓練。在力量訓練中運動員的最大力量對其運動成績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故要加強最大力量訓練。在運動員最大力量訓練中,主要采用杠鈴進行練習,通過杠鈴練習可以根據運動員的需要控制速度,進行減速或加速,以達到肌肉用力過程與實際對抗用力過程基本相似的效果。利用杠鈴訓練可以提高身體各部分肌肉的穩定動作,同時還可以協調和平衡用力能力。當提高運動員最大力量與速度兩大方面后,才能保證快速力量。通過提高最大力量可以使力量與速度曲線發生偏移,同時提高肌肉收縮速度可以發展快速力量,因此,只有同時提高最大力量與速度才能大幅度改變快速力量能力,故應采取專門的快速力量練習方法加強訓練。
3 結語
綜上所述,新規則的實施給女子摔跤體能訓練帶來量和質上的改變,同時也給女子摔跤運動員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了適應新規則的變化,應根據其具體內容進行相應的應對措施,從耐力、力量及速度等方面提高女子摔跤運動員的綜合體能訓練,進而提高我國女子摔跤運動員的競技水平,以獲取優異的國際成績。
參考文獻
[1] 陳昌盛,柳鳴毅.女子摔跤項目體能訓練特征分析[J].運動,2011(14):38-77.
[2] 徐玄沖,張霞,許奎元,等.新規則實施后我國摔跤項目體能訓練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33(3):102-104.
[3] 孟麗麗.關于女子摔跤運動員體能訓練的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4,(14):3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