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安
摘 要:在國家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積極推動文化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文化產業迎來了大發展大繁榮時期。文化產業發展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文化產業起步較晚,也出現了諸多問題,特別是在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方面。目前普遍存在著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配套機制不夠完善、文化產業的融資難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努力,特別是要創新金融服務,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關鍵詞:文化產業 金融支持 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9(b)-0230-01
在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產業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方面、多層次的精神需求,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文化和金融合作的共識已經開始形成,這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當前,文化產業積極擴大與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努力打造文化產業金融服務的全鏈條。銀行、保險、證券等多方面已參加到文化產業投融資建設。此外,國家也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小微企業,鼓勵民間投資、金融改革等,帶動了文化產業的市場拓展。但是,由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存在一定的不完善環節,許多問題還有待改善和解決,只有排除障礙,文化產業才能可持續發展。現對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以及采取的對策做一些分析。
1 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配套機制不夠完善,阻礙了文化產業與金融業的融合
目前相關部門雖然制定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配套機制,但是銀、保、企的合作溝通機制還不完善,帶來了文化產業與金融業合作的困難。一些政策的制定還有待完善,比如蘇州市文廣新局聯合市財政局制定的《蘇州市文化產業擔保基金管理辦法》,其目的是為了幫助符合條件的文化產業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同時分擔銀行的貸款風險,保證貸款債權的實現,增強其對文化產業企業和項目提供貸款的信心,但由于缺乏機構間的溝通和協調,在實施過程中還是遇到了很多障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合作的擔保機構在獨立審貸時對企業融資擔保質押物要求較高,導致部分輕資產的中小文化產業企業還是難以通過審查,最終無法得到金融的支持。
1.2 銀行現行貸款制度存在局限性,文化產業普遍存在融資難的困境
文化產業發展普遍存在資金缺乏的問題,企業發展主要依賴自身的資金積累和政府支持,通過金融市場融資比較困難。這是因為文化產業企業大多具有輕資產、高風險的特征,擁有的主要是知識產權、版權等無形資產,難以把握發展前景和盈利空間,企業經營狀況具有不確定性。銀行從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出發,會相應提高貸款的條件,認可的貸款抵押物一般限于不動產等有形資產,貸款質押物限于存單或國債等準現金資產,而中小文化產業企業沒有多少固定資產進行抵押貸款,這為文化產業企業融資帶來了阻礙。另外,文化產業企業通過保單質押方式進行融資也存在很多障礙,由于保單質押后政府對保險公司給予的保費補貼相對較低,一旦發生代償損失,保險公司將承擔很大的風險,這直接導致保險公司對文化產業企業通過保單質押方式進行融資的積極性不高。
1.3 文化產業自身存在諸多問題,增加了獲得金融支持的難度
文化產業雖然具有環境污染少、資源消耗低、涉及領域廣等多方面的優勢,但文化產業起步較晚,一些文化產業企業的規模偏小,產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程度較低。文化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普遍較弱,缺乏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意人才,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文化產業中總體技術力量薄弱,特別是對核心技術的掌握和控制還有待提高。文化領域缺少具有國際眼光的戰略投資者,產品出口規模小,整體國際化水平不高。文化產業的總體質量水平有限制約了金融相關政策的支持力度。
2 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采取的對策
2.1 完善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的配套機制,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參與文化產業運營
政府相關部門要不斷完善文化產業金融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和運營,為文化企業和金融機構提供文化產業投融資方面的動態信息、政策法規、行業報告、項目展示等內容,促進文化產業與財政、金融、銀行、創投的合作。通過多層次工作溝通機制的建立,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完善和推進“文貸通”、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文投基金等金融產品的發展。要加快完善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評估,培育流轉市場,為金融進入文化產業的產權和資產的轉讓、租賃、退出提供渠道,降低處置成本,促進銀企雙方根據市場原則雙向選擇合作項目。做好上市企業的培育工作,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及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文化產業運營,促進文化產業借助資本市場及貨幣市場快速成長。
2.2 創設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為文化產業的多元化融資提供有利條件
基于文化產業的特殊性,首先,銀行要對文化產業制定版權、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質押貸款指引,轉變以設備、廠房等有形資產抵押的擔保思路,拓展知識產權質押,信用保證保險等業務方式。要設置有別于工商企業的信用評級模塊,對文化產業信貸風險的判斷,要弱化其財務指標的考核,應綜合考慮其法定代表人的實力、人品、信譽等因素,嘗試開發針對法定代表人的信貸產品。其次,銀行應加強對文化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針對不同層次文化企業采取不同的貸款流程,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貸產品,并在擔保、利率等方面給予優惠。當然除信貸服務外,銀行也要不斷延伸服務觸角,擴展金融服務領域,積極為不同類型的文化企業提供各種服務,如公司理財、電子銀行、銀行卡及現金管理等。最后,保險公司要積極投資文化企業的債券和股權,參與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開發適應文化產業特點的保險產品,對重點扶持文化產業企業和項目適當調低保險費率,支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2.3 提升文化產業的競爭力,為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要提升文化產業的總體質量,必須積極培養和引進文化產業專業化人才,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注重科技研發,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要擴大一些文化產業企業的規模,合理規劃文化產業園區,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和周邊環境,增強影響力,吸引投資。一些文化產業企業還需要制定國際化戰略,積極學習和借鑒國外的經驗,加強參與國際文化產業分工,不斷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的國際市場空間,逐步提升國際競爭力,從而增強自身的吸引力,為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 張曉明,胡惠林,章建剛.2010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2] 李穎,肖艷旻.中國文化產業金融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
[3] 喬桂明,劉沁清,鄭曉玲,等.文化產業的金融支持與服務創新[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