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觀察員_沈雁南 發自舊金山 翻譯_呂敏 記者_沈雁南 編輯_王楠
加州教育系統:等級嚴卻多元
海外觀察員_沈雁南 發自舊金山 翻譯_呂敏 記者_沈雁南 編輯_王楠
在全州財政的支持下,加州教育系統迅速崛起,分類明晰各司其職,被奉為全美最佳,也被華人追捧。隨著經費削減,加州教育系統被迫開門迎客。對留學生來說,倒是好事:我需要教育而他們需要錢,這是樁公平交易。
坐落在美利堅合眾國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為中國人所熟知可追溯到一個半世紀前聲勢浩大的加州淘金熱。如今,美國人口最多的50座城市里,她就獨享8座。這8座城市集中在兩大人口普查統計區—大洛杉磯地區和舊金山灣區。幾個世紀以來,這個人口最為稠密的州像磁鐵一樣吸引了無數移民和游客,他們慕名而來的,不僅是優越的地理環境、欣欣向榮的經濟、多元的文化,當然了,還有世界一流的教育。
加州的教育體制包含公立高等教育體系和私立教育體系。公立體系包括加利福尼亞大學系統、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系統和加州社區大學,其他的為私立高校。
對于許多中國學生和家長來說,兩個主要的州立大學,加州大學和加州州立大學可能會有點傻傻分不清楚。
加州大學是最主要的研究型大學。換句話說,加大的目標就是學術研究。截止到2013年秋季,加州大學系統(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擁有十個主校區,包括伯克利校區Berkeley、洛杉磯校區Los Angeles、圣迭戈校區San Diego、戴維斯校區Davis、圣克魯茲校區Santa Cruz、圣巴巴拉校區Santa Barbara、歐文校區Irvine、河濱校區Riverside、默塞德校區Merced和舊金山校區San Francisco。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 、洛杉磯分校(UCLA)等都是世界一流學府,也是最為國人所熟悉的美國大學之一。除了舊金山分校只專注于健康科學的研究生教育,加大系統中其他分校都接受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樣位于舊金山的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UC Hastings College of the Law, in San Francisco),也被認為隸屬加大系統,但卻不由加大最高權力機構加州大學評議會管理。加大每一個主分校都由加州大學評議會任命的校長來主管。
1853年,公理會神職人員同時也是耶魯校友的亨利·杜蘭特創辦了位于奧克蘭的康特拉科斯塔學院。不久之后,一項土地撥贈法案—《莫雷爾贈地學院法案》通過,加州議會抓住契機于1866年建立了一所面向農業、礦業和機械領域的學院。1873年,這兩所學校合并成立了伯克利分校,丹尼爾·科伊特·吉爾曼為第二任校長。現在,伯克利分校附近的兩條街還被命名為亨利街和杜蘭特街。
隨著舊金山的一所醫學院的加入,即后來的加大舊金山分校,新校區逐漸成立,并最終演變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十大校區。
加大的每一個分校都獨具特色。例如,伯克利分校直接為美國國家能源局管理著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實驗室還是在我的初中化學課本上。就在這個實驗室里,科學家們發現了16種化學元素,包括镅、锫、锎、鐒、锘等(他們命名化學元素非常隨意)。除了化學方面的成就,伯克利還總共獲得了72個諾貝爾獎。專用校園停車位就是為現任獲得諾貝爾獎的教職工所特意保留的。
此外,加大的32座圖書館相互連通,組合成為美國第四大學術圖書館系統。所有32座圖書館在地下相通,像古靈閣巫師銀行(古靈閣是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出現的妖精經營的魔法世界里惟一一家銀行)。
總體來說,所有加大的學校在政治上都極度左傾。在2011年,當“占領華爾街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加大的各大校園成為了西海岸的主戰場。伯克利分校、戴維斯分校和紐約“占領華爾街”的抗議者組成聯盟,領導了“占領加州”和“占領戴維斯分校”的運動,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另一方面,由23個分校組成的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系統(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是美國最大的公立大學系統。加州州立大學主打本科教育,但也有很多較大的校區,如舊金山州立San Francisco State、圣迭戈州立San Diego State、圣何塞州立San Jose State等正在向研究型大學發展。
加州州立大學系統由明斯師范夜校(Minns Evening Normal School)發展而來。這是一所位于舊金山的師范院校,于1862年被州政府接管并搬遷到圣何塞。后來改名為圣何塞州立大學(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1882年,其南部分校在洛杉磯建立,成為了“加州大學南部分校”(Southern Branch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現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 UCLA)。到1921年,當加州州立師范學校重命名為州立師范學院時,大多數分校開始以所在城市名加上“州立”二字命名,以此相互區分,如舊金山州立大學、圣迭戈州立大學和圣何塞州立大學。
拎客
“紈绔子弟大學”排行University of Spoils Children
在某調查中,美國民眾吐槽一些大學太貴,只有富二代才能上得起,惡搞出USC(University of Spoils Children)大學排名,進入名單的都是著名私立大學。排名以一名本科生一年的花費為例,費用包括學費和生活費。此榜單純屬美國民眾搞笑之用,不代表《留學》雜志立場。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 72,577
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 64,650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 64,144
耶魯大學 Yale University $ 64,130
布朗大學 Brown University $ 62,694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62,286
杜克大學 Duke University $ 61404
南加州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 59833
華盛頓大學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52356
據加州州立大學校長辦公室發表的聲明,2010年,加州每年一半的學士學位、三分之一的碩士學位以及2%的博士學位,均由加州州立大系統授予。
盡管加大系統和加州州立系統都是由加州公費支持的高等教育機構,但這兩大系統卻在多方面享受不同的待遇。加大的一些獨立分校,盡管學生人數相對較少,但由于其對科研的重視以及是醫學中心,它們甚至能拿到比整個加州州立系統高得多的經費預算。加州州立大學總校長查爾斯·雷德博士曾指出,加州足夠強大,能夠支撐兩個世界一流的公立高等教育系統,其中一個主打研究(加大),另一個主打教學(加州州立)。
然而,由于加州州立大學缺少研究任務,導致其在學術界被認為名聲不佳。此外,加州州立的學費約僅為加大的一半,因此,加州州立系統被自己的管理者稱為“人民的大學”(People’s University)。和加大比起來,傳統上加州州立更適合年齡較大的學生,因為它提供更多的夜校學位課程,最近還興起了網絡學位課程。加州州立還適合走讀生,其錄取的大部分學生都是生活在校區附近的。其他不同之處還有,除了伯克利分校和默塞德分校,加大實行一年四學期制。而除了六個校區宣布要在2020年前要轉為雙學期制外,加州州立的大多數分校都實行雙學期制。
近年來,加州的公立高等教育機構對自己的學生和居民的財政支出正在減少,但對國際學生來說卻是好事。
加州2011-2012年度給加大系統的支出占其年財政預算的2%,相比2000-2001年度的3.8%大幅下降。今年(2014-2015年度)州預算法案對加大撥款比前兩年稍顯大方,但來自伯克利分校的加州眾議員南希·斯金納在今年6月15日說:“高等教育現在仍處于國家投資的歷年最低水平。”
為增加收入,加州大學系統計劃將非本地居民的本科生的招收比例從現在的6.6%提高到10%。非本地居民需支付三倍于州內學生的學費,國際學生是財政收入的常見來源。據國際教育協會統計,2010-2011學年的國際學生中,五分之一來自中國,比上個年度增長了43%。一邊是中國中產階級收入飛速增長,一邊是美國公立大學預算的大幅削減,美國院校無不摩拳擦掌,要來分一杯羹。
一些美國人對國際學生并不待見,一位市民憤怒地說:“引進外國人,用我們國家資助的大學來教育他們,并把他們送回國以發揮教育的作用,這無異于叛國”。然而,有意思的是,一些美國人倒希望那些國際學生能留下來。一位來自伯克利分校的學生說:“我希望中國人才流失,這樣他們最優秀最聰明的人就會來這兒。金字塔頂尖空間很大,而塔底卻擁擠不堪。”
結果是,加大圣迭戈分校從中國招收的大學新生從2009年的16人上升到2011年的200人,增長12倍,而那些被擠掉的學生則是高分的亞裔美國人。他們很多都是移民的后代,這些移民幾十年來鍥而不舍地涌入州立的精英公立大學,以期提高自己的經濟地位。
在加州大學里,中國學生總被其他學生質疑,認為他們能來這里只不過是付了更多的錢罷了。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專業擠滿了中國學生。但大多數中國學生說大學里有很多同胞會讓他們感到很安慰,這讓他們過渡到一個新國家的生活和學習變得更容易。
“我需要教育而他們需要錢,”一個中國學生說。
加州公立大學當然不僅僅為了錢而擴招外州學生,實現生源多樣化對他們來說同樣緊迫。
招收來自外州的學生,既能緩解資金問題,又能增加校園的多樣性,何樂而不為?
憂心忡忡的,是亞裔美國人,這包括來自洛斯阿爾托斯的克里斯。洛斯阿爾托斯以其高質量的中小學教育而出名,當然了,這兒的房子也貴得驚人。克里斯在洛斯阿爾托斯擁有一座房子,他希望大女兒能上一個加州的公立學校,他的二女兒也即將在三年之后上大學。如今,上一所頂尖的中學,成績全優和拿高分已經不能保證能上一所加大分校了。克里斯可能需要為他的兩個女兒支付私立大學的學費。
加州著名的私立大學包括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USC)、舊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USF)、加州理工學院(the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和南加州理工學院(Souther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IT)。每一所學校都極具特色。
斯坦福大學在中國家喻戶曉,毋庸贅言。南加州大學是美國大學中國際學生人數最多的,這恰好反映了洛杉磯作為一個世界城的地位。舊金山大學,由一個天主教堂發展而來,帶領著它的學生在整個舊金山灣求學探索。
加州理工學院,看似不怎么起眼,但它和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卻是長期的競爭對手,而且更勝一籌。加州理工為美國航空航天局管理著噴氣推進實驗室。此外,它還操控著世界上六座天文臺。從人口比例來說,加州理工的諾貝爾獲獎者可以說是人口密度最大的。
但私立大學的學費可不是一般家庭能負擔得起的。例如,南加州大學2012-2013本科年度話費預估表明,每學年學費為43722美元(約合人民幣27.2萬),加上其他費用,一個學生在南加大一年的總費用為59833美元(約合人民幣37.2萬)。因此,與其他私立大學一起,在“紈绔子弟大學”排行里,南加大總是榜上有名。為了高質教育,有錢的家長們還是非常樂意將孩子送到私立大學去。
至于加州社區大學,本專題會有其他文章詳述,在此省略。
坐擁龐大的人口和不斷增長的游客,加州仍在塑造著自己的教育系統。不管是地理位置、教學質量、學費還是其他,提供了多元的選擇,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個自己鐘意的學校。
留學去哪兒?隨自己的心意挑吧!
(實習生張馨月對本文亦有貢獻)
(沈雁南:就讀于舊金山大學,同時進修媒體、音樂和日語三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