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屬等物品表面鍍硬鉻,可提高物品硬度、耐腐蝕、耐溫等性能,這項技術早已被廣泛應用,但是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現在這個危害有新技術解決了。日前,重慶市科技攻關計劃項目“無氣噴涂機硬鉻涂層的替代工藝研究與應用”通過了市科委組織的驗收,這是全國首創以熱處理技術用于無氣噴涂機,并取得了專利。
“無氣噴涂機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工業產品,不僅傳統的造船、橋梁、鐵道車輛、飛機等制造業需要,現代家具、糖衣藥片、服裝、中空玻璃、公路劃線等生活領域也已廣泛應用。”負責該項目研發的重慶長江涂裝設備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王飛介紹,其中,活塞桿和涂料缸是無氣噴涂機的兩個重要零件,而這兩個零件的生產就需要用到鍍硬鉻技術。該廠的產品占到了國內無氣噴涂機市場70%的份額,而國內的市場需求還在不斷增大。若繼續采用鍍硬鉻工藝會產生含鉻酸霧和廢水,嚴重污染環境。如何改變這一情況,并和國外的廠家競爭,他們在市科委的支持下進行了科技攻關。
經過兩年的研究,他們用熱處理技術取代了鍍硬鉻工藝,并且突破了活塞桿的加工、活塞桿的表面光潔度及涂料缸表面處理等多項關鍵技術,有效解決了熱處理硬化和產品變形的矛盾,其中,噴涂機易沖洗活塞桿取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據了解,該項目已建成了示范QPQ生產線,具有年產萬件活塞桿、涂料缸的生產能力。對于工業 生產產生的惡臭廢氣也得到有效治 理,“三廢”治理符合環保要求,實現無污染生產。“這一技術還提 高了產品的合格率,使產品一次性 合格率達到了100%。”王飛介 紹,該技術還降低了產品的加工成 本,延長了使用壽命。以前一臺機 器一年要用4根活塞管,現在只需 要用2根,為使用企業大大節約了 成本。
目前,重慶長江涂裝設備有限 責任公司在示范QPQ生產線基礎 上,正在積極開展示范應用,用于 機械加工其他電鍍零件上,提高生 產線實用效率。隨著新生產線的運 營,高壓無氣噴涂機年產可達1萬 臺,預計其銷售收入將達到2億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