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人學思想層次論及其當代價值*

2014-12-04 13:53:19
理論月刊 2014年5期
關鍵詞:馬克思

周 鵬

(天津師范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天津 300387)

馬克思人學思想是研究在實踐基礎上人的本質及其自我實現的歷史的科學。[1](P150)關注人,關注現實的人,關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工人階級的生存境遇和發展命運”,[2](P50)是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理論旨趣之所在。 馬克思關注現實的人這一旨趣,既使他超越前人,開辟了一條嶄新的人學道路;又使他備受理論追問,面臨時代考驗。在當代,如何對待馬克思人學思想,如何評判蘇聯模式,又如何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是每一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無法回避,必須直面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筆者認為,要對這些時代問題予以科學解答,就必須厘清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理論架構,甄別出馬克思人學思想的不同層面,把握其所蘊含的人學邏輯。就理論架構而言,馬克思人學思想是一個由不同層次所組成的立體而非平面的理論體系。其中,人的本質是前提和基礎,屬于內核層面;人對自由的追求是價值目標,人的解放是理論主題,二者均屬于價值層面;人的解放的實現條件和方式是手段和途徑,屬于策略層面。由內核層衍生出價值層,再由價值層外化為策略層便邏輯地搭建起馬克思人學思想的敘事結構。

一、人的本質:馬克思人學思想的核心層

人的本質問題實際上是指什么使人成為人的問題,是人如何產生和發展的問題。而揭示人的本質,意味著洞察人的根本,探討人產生的原因和存在發展的根據,反映人的發展趨勢。[3](P80)人性和人道主義的全部概念乃是建立在凡是人都具有人的本質這一思想基礎上的。[4](P28)因此,人的本質是人學的基礎理論問題,在整個人學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人的本質問題的認識對其他人學問題的理解和處理具有統攝作用,可以說有什么樣的對人的本質的理解,就會有什么樣的關于人的價值的理念,就會有什么樣的人的價值的實現手段和方式。對人的本質的不同理解是形形色色人學流派的分水嶺。馬克思人學思想之所以能自成一派,從某種意義上講,就在于其對人的本質的獨到理解。

那么馬克思是如何理解人的本質的呢?對此馬克思曾有過兩種不同的表述。其一,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國民經濟學批判》(以下簡稱《手稿》)中,馬克思指出:“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 ”[5](P46)其二,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以下簡稱《提綱》)中,馬克思講:“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6](P56)這兩種表述的差異引起了學界對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解的混亂。筆者認為,二者在邏輯上是統一的。二者的統一體現于勞動——異化勞動——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的邏輯演化過程中。這種統一不僅確保了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的科學性,而且孕育了馬克思人學思想的價值取向和理論主題。

(一)勞動: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的邏輯起點

馬克思對人的本質的分析是從勞動開始且貫徹始終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勞動在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中有著無法替代的意義和作用。首先,勞動是人的生命特性,是人生存、發展的內在根據,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動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動是直接同一的。動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動。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識的對象。”“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別開來。”“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存在物”,[7](P162)從而確證其自身。 其次,勞動是社會關系的源泉,一切社會關系都是圍繞勞動所形成的勞動關系得以展開和發展的。馬克思指出:“人們在勞動中不僅僅影響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響。他們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動和互相交換其活動,才能進行生產。為了進行生產,人們相互之間便發生一定的聯系和關系;只有在這些社會聯系和社會關系的范圍內,才會有他們對自然界的影響,才會有生產。”[8](P344)“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社會關系,人在積極實現自己的本質的過程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關系、社會本質。 ”[9](P24)也就是說,人的勞動與社會關系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方面,人由于勞動的需要而與他人產生一定的聯系,形成特有的社會關系;另一方面,人的勞動只有在特定的社會關系下才能得以展開,社會關系是勞動得以順利進行的實現方式。一句話,“勞動創造社會關系,社會關系反過來制約著勞動。這就把勞動和社會關系、人的勞動本質和社會本質統一起來了。 ”[10](P104-109)

(二)異化勞動: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的中介

如果說,勞動是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的邏輯起點,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是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的歸宿,那么異化勞動則是連接起點和歸宿的橋梁和紐帶。異化勞動是馬克思在《手稿》中首次提出的,但它本身所具有的內在豐富性和強大解釋力卻使之內化為馬克思的理論骨骼,充斥于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當中。異化勞動具有生命和社會歷史雙重向度。就生命向度而言,異化勞動是人對其本質的疏離。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于他的本質,因此,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受摧殘。 ”[11](P159)“我們本身的產物聚合為一種統治我們的、不受我們控制的、與我們愿望背道而馳的并且把我們的打算化為烏有的物質力量”。[12](P85)這種物質力量使構成人的本質的自由自覺的勞動扭曲蛻變為一種外在于人的被迫的和強制的活動,使人在勞動中喪失了自己應有的本質。“因此,人必須在勞動中重新占有自己的本質,消滅異化勞動,恢復勞動的原有性質——自由自覺性,使勞動成為對象化的生產勞動”。[13](P66)就社會歷史向度而言,異化勞動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人同自身以及同自然界的任何自我異化,都表現在他使自身、使自然界跟另一些與他不同的人所發生的關系上”,[14](P165)即社會關系上。 “只有把社會關系歸結于生產關系,把生產關系歸結于生產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據把社會形態的發展看作自然歷史過程。 ”[15](P8)由此可見,人類的勞動狀態是異化的還是自由自覺的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人類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取決于由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生產關系。人類勞動的異化狀態不是從來就有的,它是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隨著生產力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類將逐漸擺脫自然與社會的束縛,勞動的異化狀態也將逐步地趨向自由自覺狀態并最終被其所取代。通過對異化勞動雙重向度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生命在歷史進程中實現了自身的否定和超越,無限地接近生命的本真狀態;人類在探尋生命本真的過程中明確了自身的價值取向,獲得了人之為人的價值和意義。二者在本質上是統一的。

(三)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的歸宿

人類從事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是馬克思人的本質理論的終極目標。馬克思對這一終極目標的設定最初源自于對人的生命活動特性的判斷。馬克思認為,人類由于特殊的大腦結構所具有的意識能力能夠使人與外在世界發生對象性關系,能夠使人按照自身的尺度改造外部世界,進而能夠在改造對象世界的過程中確證人自身。馬克思在《提綱》中明確指出:“正因為人是類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識的存在物,就是說,他自己的生活對他來說是對象。僅僅由于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改造無機界,人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固有的尺度運用于對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構造。因此,正是在改造對象世界的過程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活動。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作品和他的現實。 ”[16](P162-163)馬克思對這一終極目標的設定還源自于對人的生命活動實現程度和實現形式的追問。如果說對生命活動特性的判斷屬于質的規定,那么對生命活動實現程度和實現形式的追問則屬于量的考衡。生命活動的實現程度、實現形式從根本上說都是由人的意識能力所決定的,分別體現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對生命活動進行量的考衡,即把其置于具體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中,有助于對現實的、具體的人進行考察,從而把實現人的本質的終極目標和現實進程有機地結合起來。一言以蔽之,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是馬克思在對人的生命活動進行質、量雙重考察的基礎上所得出的科學結論,這一結論既為人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價值目標,又為人的考察提供了科學的方法,實現了價值原則與科學原則的有機統一。

簡言之,勞動——異化勞動——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是“一個從‘實然’(經驗事實)到‘本然’(事實中隱含的某種本質性的東西),從‘本然’到‘應然’(在本然所體現的方向上找到意義所在或價值標準),再以‘應然’貞辯、批判‘實然’的過程。 ”[17](P271)其中,勞動是人的類本質,是人所獨有的生命特性,這一生命特性使人成為人,從根本上把人與動物區別開來。勞動的實現在內容上表現為生產力,在形式上表現為生產關系并擴展為其他一切社會關系。具體的人處于特定的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關系體系當中從而與他人區別開來。勞動——異化勞動——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動態地展現了人的生命活動、生產力、生產關系乃至社會關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圖景,凸顯了人的類本質與現實本質的有機統一。

二、人對自由的追求、人的解放:馬克思人學思想的價值層

價值層是馬克思人學思想的靈魂,是人的本質理論在價值主體、價值目標、價值尺度等價值領域的拓展和深化。價值層面的馬克思人學思想是以無產階級乃至全人類的根本利益為立場、人對自由的追求為目標、人的解放為主題的科學理論體系。

(一)追求自由:馬克思人學思想的價值目標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 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 ”[18](P777)馬克思所肩負的斗爭使命內在地決定了他研究人的本質并非是一項純粹的理論工作,而是一項有著明確價值取向、充斥變革現實味道的實踐工作。追求自由便是這一實踐工作最為根本的價值指向。

1.生命自由:人與自然的博弈。生命自由源自馬克思對人的生命活動性質的判斷。人的類本質——自由的有意識的勞動使人與自然界形成了一種特殊的關系。一方面,人對自然界具有無可避免的依賴性,絲毫不得離開自然界而生存。整個自然界“作為人的直接的生活資料”、“作為人的生命活動的對象(材料)和工具——變成人的無機的身體。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處于持續不斷的交互作用過程的、人的身體。 ”[19](P161)另一方面,人的能動性或精神性使人不甘于像動物那樣消極、被動地適應自然,而是在與自然發生對象性關系的過程中,不斷地改造自然、不斷地突破自然對人的束縛與限制,不斷地把自然變成人化的自然。這就使人“作為一種自然力與自然物質相對立”。[20](P202)一端是自然對人的束縛與制約,另一端則是“人對自然界的了解和通過人作為社會的存在對自然的統治。 ”[21](P218)這就把生命自由卷進了人與自然的博弈當中。從自然力(生產力)的視角看,人的生命自由就是“使自然界(不管是作為消費品,還是作為生產資料)服從人的需要”。[22](P393)生命自由具有高低兩個層次。 低層次的自由為必然王國領域內的自由。“這個領域內的自由只能是:社會化的人,聯合起來的生產者,將合理地調節他們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把它們置于他們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讓它們作為盲目的力量來統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無愧于和最適合于他們的人類本性的條件下來進行這種物質變換”。[23](P927)這種物質變換是人類“自我實現,主體的物化,也就是實在的自由”,[24](P112)即生存自由。 高層次的自由為自由王國領域的自由。在自由王國領域“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的發展”才是真正的自由。“我的勞動是自由的生命表現,因此是生活的樂趣。”[25](P38)質言之,必然王國的自由為生存自由,自由王國的自由為發展自由。生存自由是發展自由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規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生存自由才會轉化為發展自由。發展自由是生存自由的目的和歸宿,發展自由使生存自由具有人類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2.個體自由:個人與社會的博弈。個體自由源自馬克思對人的生命活動量的考衡。“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26](P532)人類生命自由的實現歸根結底要落實和體現為處在特定社會關系中的個體自由的實現。“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于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 ”[27](P83)“生產力與交往形式的關系就是交往形式與個人的行動或活動的關系。 ”[28](P80)也就是說,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于個體與社會之間的矛盾。個體與社會是在歷史進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一方面,由于個人的有限性,使其必須和他人進行交往、聯合,必須借助他人實現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這種合作性、聯合性使個人與社會的利益趨于一致。另一方面,“隨著分工的發展也產生了個人利益……與所有相互交往的人們的共同利益之間的矛盾。”[29](P37)這種矛盾說明個體自由的實現與社會發展并非總是趨于一致的,個體自由的實現又是受社會規定與制約的。因此,要實現個體自由就必須在個人與社會之間構建一種和諧共生的聯系。馬克思認為,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融合將經歷一個天然的集體——虛幻的集體——自由人的聯合體的過程;與此相對應,個體自由的實現也將經歷一個以人的依賴占主導——物的依賴為基礎的人的個性獨立——個性自由的過程。進而,馬克思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個性自由的虛偽性,認為資產階級社會的政治自由只不過是有產階級的特權而已。馬克思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自由體現為自由競爭,“這種自由使每個人不是把他人看做自己自由的實現,而是看做自己自由的限制。 ”[30](P41)在每一個國家內,資產階級是以犧牲無產階級為代價而致富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自由不是人類理想狀態的自由,反倒是對人類自由的一種限制和壓制”。[31](P149)只有“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32](P119)這種自由體現為 “能夠實現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動,這種自主活動就是對生產力總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來的才能總和的發揮”。[33](P129)馬克思所倡導的自由是“類”自由與現實個體自由的有機統一。“類”自由即生命自由,生命自由是人與自然的博弈,歸根結底取決于人類勞動的能力即生產力;個體自由是個人與社會的博弈,歸根結底取決于人類勞動的方式即生產關系。因此,人的自由歸根結底取決于人的生產方式。現實地看,無論是生命自由還是個體自由都還遠未達到其所本應具有的理想狀態,都還有潛在的發展能力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人類對自由的探索與追求從根本上說就是不斷變革既有的生產方式,盡可能地提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盡可能地構建更加和諧的社會關系,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良性互動中打破束縛人的自主活動的自然障礙和社會障礙以實現每個人乃至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二)人的解放: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理論主題

意識上的變革——價值觀和道德倫理上的變革——會推動人們去改變他們的社會安排和體制。[34](P527)馬克思既然把生命自由、個體自由作為價值目標,就必然要揚棄資產階級的政治解放,改變現實的無產階級所處的神役、物役、人役狀態,開展一場真正意義的人的解放運動。

人的解放的含義是指,使人擺脫束縛和壓抑,獲得人類生存發展的合理條件和組織結構,使人的本質力量得以塑造和弘揚,從而進入較為自由、自覺的創造歷史的生存狀態。[35](P208)人的解放的實質就是實現人對世界的主體性,使人成為世界和人類自身的主人。[36](P213)在馬克思人類解放這個大系統、大概念中,包含了政治解放、經濟解放、勞動解放、文化解放、個體主體解放、社會力量解放等不同方面。[37](P121)這些不同的方面是馬克思依據不同的標準對人的解放所做出的多維度闡釋。在諸多解放中,由于勞動在人的生存、發展中所起的決定性作用,使得勞動解放更具內生性,規定和引導著其他解放形式的方向和進程。因此,人的解放從根本上說就是勞動的解放,其他解放只不過是勞動解放的外化,是勞動解放在其他領域的運用和延伸。

1.勞動解放:生命自由的實現。生命自由即自由自覺的勞動是人類存在形式的理想狀態。這種理想狀態的實現是對現有資本主義社會以資本為驅動、以占有為目的、以勞動為生存手段的勞動異化狀態的否定和超越。勞動異化是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生存狀態的真實寫照。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的自主性、創造性,勞動者的主體性、自我確證性完全淹沒在資本運行的邏輯當中。工人進行勞動,不是使自己的生命活動變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識的對象,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而僅僅是為了出賣,為了生存。“異化勞動把自主活動、自由活動貶低為手段,也就把人的生活變成維持人的肉體生存的手段。 ”[38](P163)這樣,人就退回到動物,人就像動物一樣只是在直接的肉體需要的支配下生產,從而失去了不受這種需要的影響才進行真正的生產的生命特質。勞動“對人來說就成為一種異己的、與他對立的力量,這種力量驅使著人,而不是人駕馭著這種力量。”[39](P37)顯然,這種生存狀態與人追求生命自由的本性是完全背離的。作為一種追求生命自由的動物,人就必須解放勞動,使勞動擺脫私人規定,擺脫資本奴役,擺脫自然的外在約束,去除勞動的非人性、異己性、反人性,使勞動重新回到勞動者的掌控和駕馭之中。當勞動得以解放,人的生命自由得以實現,展現在人們面前的當是這樣一種場景:“一方面,任何個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產勞動這個人類生存的自然條件中所應參加的部分推到別人身上;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展和表現自己全部的即體力和腦力的能力的機會,這樣,生產勞動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產勞動就從一種負擔變成一種快樂。 ”[40](P644)僅從人的生命特性得以實現的維度看,勞動解放就是打破異化勞動的資本神話,恢復勞動的自主性,使勞動者獲得自由自覺創造歷史的生存狀態。但勞動解放“是一種歷史活動,而不是思想活動,‘解放’是由歷史的關系,是由工業狀況、商業狀況、農業狀況,交往關系的狀況促成的。 ”[41](P74-75)勞動解放的力量蘊含于異化勞動所帶來的工業文明之中。人類勞動能力的積累、人類本質力量的實現、人類進行勞動解放的物質前提都在工業文明中得到了應有的詮釋和闡發。馬克思指出:“工業的歷史和工業的已經生成的對象的存在,是一本打開了的關于人的本質力量的書,是感性地擺在我們面前的人的心理學。 ”[42](P306)勞動解放所追求的是勞動生產力,從根本上說是勞動能力的解放,是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強。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強客觀上取決于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取決于人類腦力、體力的開發和利用程度,主觀上取決于人類從事勞動的情緒和動機,取決于勞動積極性的調動和提高。在此意義上,勞動解放就是打破現有生產力的束縛,充分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使勞動者的腦力和體力在勞動中得到極致的發展。一句話,生命自由為勞動解放提供了倫理依據,只有把人類從異化勞動中解放出來才是符合人的本質的;勞動解放為生命自由的實現提供了物質前提,只有人類的腦力、體力發揮到極致并以極大熱情投入到勞動當中生命自由方能徹底實現。

2.勞動解放:個體自由的實現。“勞動有時是個人的活動,但更多的時候是集體活動。 ”[43](P3)勞動的集體性內在地包含著人與人的聯結。“人的社會屬性同樣是勞動的結果。”[44](P301-302)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關系都是勞動關系的變形和后果而已。這就意味著勞動解放也是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解放,是個體自由得以實現的一種重要方式。具體而言,勞動解放對消解個人與社會的矛盾、實現個體自由有著三重作用。第一,勞動解放去除人的拜物性,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人自身。“商品拜物教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即現代資本主義的一個特有的問題。 ”[45](P144)在資本主義社會人們普遍充滿了對商品、資本、貨幣的崇拜。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金錢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獨立自在的價值。因此它剝奪了整個世界——人的世界和自然界——固有的價值。金錢是人的勞動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異化的本質;這種異己的本質統治了人,而人則向它頂禮膜拜。 ”[46](P52)人對金錢的盲目崇拜“使物質力量成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47](P775)物成為人類的主宰,人成了物的奴隸。 “物的人格化和人的物化”[48](P37)共同消解了近代以來得以高度彰顯的人本精神,“像人那樣生活”成了難以實現的奢望。[49](P107-119)然而,勞動解放卻使這一奢望變得可能。 勞動解放將使人們重新定位和思考勞動對人的意義和作用,勞動作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將是目的而不再是手段,勞動所生產的將是使用價值而不再是交換價值,勞動所追求的是人的能力的增長而非物質財富的占有。如果說異化勞動帶來的是“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貶值”,那么勞動解放將重新恢復人的神性,把人的世界和人的關系還給人自身。

第二,勞動解放瓦解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階級基礎,實現人與人的真正平等。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與工人之間是赤裸裸的剝削與被剝削的關系。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邏輯在于占有生產資料并將其轉化為資本。“資本是資產階級社會的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50](P25)“資本是對勞動及其產品的支配權。資本家擁有這種權力并不是由于他的個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資本的所有者。他的權力就是他的資本的那種不可抗拒的購買的權力。 ”[51](P130)工人之所以屈服于資本是因為工人除了自己的勞動力外一無所有,工人為了生存、為了獲得自己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就只得將自己僅有的勞動力物化,出賣給資本家。“這個物化過程實際上從工人方面來說表現為勞動的異化過程,從資本方面來說,則表現為對他人勞動的占有……”[52](P360)其所帶來的最終結果就是“財產所有者可以不受限制地自由支配無財產者的勞動……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導致由所有的人共同創造的財富不公正地集中在少數生產資料占有者手中。”[53](P11)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勞而不獲”、資本家“獲而不勞”以及資產階級殘酷剝削無產階級的現實最終將由勞動解放所改變。勞動解放的第一要務就是消滅私有制,把生產資料收歸為社會所有。“當社會成為全部生產資料的主人,可以在社會范圍內有計劃地利用這些生產資料的時候,社會就消滅了迄今為止的人自己的生產資料對人的奴役”。[54](P644)此時的社會不再有資本家,也不再有工人,有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聯合起來的勞動者。人們將平等地占有生產資料、平等地參與社會勞動、平等地分享勞動成果。“隨著生產方式即謀生的方式的改變,人們也就會改變自己的一切的社會關系。 ”[55](P142)因此,勞動解放所帶給人類的不僅僅是勞動者勞動地位、勞動關系的平等,它還將引起人類關系的革命,實現人與人的真正平等。

第三,勞動解放消解人與人之間的隔絕、對抗,實現了人與人的合作、共贏。在資本主義社會,競爭是人生存的常態。不僅資本家之間要競爭、資本家和工人之間要競爭,就連工人之間也要競爭。“為維護權力和財富而進行的你死我活的斗爭玷污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個人完全被一種極端自私自利心和一種對權力與財富的不知足的貪心所驅使。 ”[56](P68-69)與此同時,社民社會“扯斷人的一切類聯系,代之以利己主義和自私自利的需要,使人的世界分解為原子式的相互敵對的個人的世界”。[57](P54)利己主義、個人主義不僅被資本主義社會全體成員所普遍認同,而且常常成為為人處事的最高法則。“利己主義可使一切美德的幼芽枯死,而個人主義者首先會使公德的源泉干涸……打擊和破壞其他一切美德”。[58](P625)利己主義、個人主義帶來的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對抗不僅無法使人感覺到社會的溫暖,還給社會的穩定、和諧留下了極大的隱患。勞動解放無疑是消除這些隱患,實現社會和諧的最佳方式。伴隨著勞動解放,“勞動階級在發展進程中將創造一個消除階級和階級對抗的聯合體來代替舊的市民社會。 ”[59](P655)這種聯合把個人的自由發展和運動的條件置于他們的控制之下。[60](P573)社會全體成員為了共同的利益,按照共同的計劃,以聯合而并非競爭的方式參與到聯合體的經營當中。在聯合體這一完整的社會系統當中,每個人都是這個系統的一個要素而且是無可或缺的要素,每個人的命運都與他人的命運血肉相連、息息相關,每個人的自由發展將成為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在這樣的聯合體中,人與人的隔閡、競爭蕩然無存,留給人們的僅僅是聯合以及聯合給人們所帶來的共贏。

三、人的解放的實現條件和方式: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策略層

策略層是馬克思人學思想的表層,是價值層的外化,是價值理念、價值目標的具體實現手段和方式。與價值層相比較,策略層具有手段意義,但策略層同樣是一種理論,并同樣需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因為策略層是連接理論與實踐的中介,策略層的完善程度直接關乎實踐的結果,實踐的結果又直接地影響人們對理論的信任、信仰程度。從這個意義上講,策略層不僅是馬克思人學思想不可或缺的一層,而且也是與現實社會主義運動聯系最為密切的一層。

馬克思人學思想策略層的構建是以資本主義時代事實為依據的,隨著資本主義社會時代事實的演變與發展,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策略層也在不斷地調整和變換。歷史地看,馬克思的策略理論經歷了暴力革命論、暴力革命論與和平過渡論并舉兩大時期。

暴力革命論存續的時間大致為1842年——1871年。這30年正是資本主義社會階級斗爭尖銳、經濟危機頻發的時期。階級斗爭和經濟危機是當時資本主義社會最大的現實,也是理論關注的顯學。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現代社會主義,就其內容來說,首先是對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有財產者和無財產者之間、資本家和雇傭工人之間的階級對立以及生產中普遍存在的無政府狀態這兩個方面進行考察的結果”。[61](P355)馬克思認為,尖銳的階級斗爭為無產階級革命創造了主觀條件。“集中在資本家手中的生產資料和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的生產者徹底分裂了。社會的生產和資本主義占有之間的矛盾表現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對立”。[62](P622)“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一勞永逸地擺脫任何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劃分和階級斗爭,就不能使自己從進行剝削和統治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的控制下解放出來。 ”[63](P237)處于社會最底層的無產階級深受資產階級的剝削,具有極強的反抗精神,在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中勢必會成為主力軍。與之相對應的客觀條件是社會化大生產(機器化大生產)所帶來的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唯有借助這些生產力,才有可能實現這樣一種社會狀態,在這里不再有任何階級差別”。[64](P456)馬克思認為社會化大生產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在此基礎上的無產階級革命應該是水到渠成之事。在主客觀條件均以具備的條件下,“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爭得民主。無產階級將利用自己的政治統治,一步步地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65](P293)變私有制為公有制并實行計劃經濟,大力發展生產力,“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66](P547)最終建成自由人的聯合體,實現全人類的解放。

和平過渡論是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對無產階級革命策略的重新思考。馬克思對巴黎公社寄以厚望,曾一度把其看作一種理想的無產階級政權組織形式。但巴黎公社卻是曇花一現,僅僅存續了70多天就宣告破產。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迫使馬克思不得不重新審視資本主義社會的時代事實,對無產階級的革命策略做出重大的調整。恩格斯在《卡·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一書導言》中對當時資本主義社會的實際情況做了最好的說明:“歷史用經濟革命證明了這一點,從1848年起經濟革命席卷了整個歐洲大陸,在法國、奧地利、匈牙利、波蘭以及最近在俄國剛剛真正確立了大工業,而德國簡直就成了一個頭等工業國,——這一切都是以資本主義為基礎的,可見這個基礎在1848年還具有很大的擴展能力。”“歷史清楚地表明……歐洲大陸經濟發展的狀況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鏟除資本主義生產的程度。 ”[67](P512)巴黎公社的失敗又使無產階級運動陷入低谷。針對這種革命形勢,馬克思認為“工人總有一天必須奪取政權,以便建立一個新的勞動組織……推翻維護舊制度的舊政治。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斷言,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到處都應該采取同樣的手段。我們知道,必須考慮到各國的制度、風俗和傳統,我們也不否認,有些國家像美國、英國,——如果我對你們的制度有更好的了解,也許還可以加上荷蘭,——工人可能用和平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即使如此,我們也必須承認,在大陸的大多數國家中,暴力應當是我們革命的杠桿,為了最終地建立勞動的統治,總有一天正是必須采取暴力”。[68](P179)“我們應當向各國政府聲明:我們知道,你們是對付無產者的武裝力量,在我們有可能利用和平方式的地方,我們將用和平方式反對你們,在必須用武器的時候則用武器”。[69](P699-700)由此可見,馬克思既沒有將暴力革命視為無產階級革命的唯一方式,也沒有用和平過渡方式取代暴力革命,而是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適時地把和平過渡的方式引入到無產階級革命的策略中來,用和平過渡的方式為無產階級革命積蓄力量。無論哪一種革命形式,只要有利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就是最好的形式,就可以用。正如恩格斯所言:“工人運動的最近目標就是由工人階級自己為工人階級奪取政權……對每一個國家說來,能最快、最有把握地實現目標的策略,就是最好的策略。 ”[70](P47-48)

通過對馬克思人學策略層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馬克思人學的策略理論具有鮮明的現實依賴性。這種依賴性表現為具體策略是對現實資本主義社會病理診斷基礎上所開出的處方,具體策略必須直面現實,必須對現實做出深入、細微地分析,而且越是如此,具體策略才越能對資本主義頑疾起到藥到病除的奇效。但這也意味著具體策略的正確性通常僅有相對意義。一旦其所針對的時代事實發生變化,那么其所具有的神奇藥效將蕩然無存。對此,恩格斯不無警醒地告誡我們,“歷史表明我們也曾經錯了,暴露出我們當時的看法只是一個幻想。歷史走得更遠:它不僅打破了我們當時的錯誤看法,并且還完全改變了無產階級借以進行斗爭的條件。1848年的斗爭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經過時了,這一點值得在這里比較仔細地加以探討。 ”[71](P510)簡言之,具體策略是“針對特定時代條件、特定政治經濟環境,為特定主體提供從事實踐活動所需要的戰略思想和策略路線”,[72](P13)其所依賴的時代事實發生變化,策略原則、策略方法也必然要隨之變化。對于前人留給我們的策略理論,我們一定要搞清楚其所適用的問題域,切不可盲目崇拜,更不可盲目照搬,批判地審視、靈活地運用才是對待它的最好方式。

綜上所述,馬克思人學思想是核心層、價值層、策略層的有機統一。其中,核心層科學地分析了人的本質,確立了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科學性;價值層站在無產階級乃至全人類的立場上闡述了人對自由的追求、人的解放,明確了馬克思人學思想的價值性;策略層針對自由資本主義社會的時代事實論述了無產階級解放的條件和方式,凸顯了馬克思人學思想的時代依賴性。從層次上對馬克思人學思想進行劃分為我們解決如何對待馬克思人學思想、如何評判蘇聯模式、如何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等一系列問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在如何對待馬克思人學思想乃至整個馬克思原創理論的問題上,我們應堅定不移地堅持馬克思人學的基本立場,因為這一立場是以科學分析人的本質為依托的,是符合人類自身發展規律的,是科學基礎上的價值追問。站在絕大多數人而不是少數人的立場上,站在弱勢群體而非強勢群體的立場上,是人類追求自由實現解放的基本前提,這一點在任何時代都是不應改變也不會改變的。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策略理論具有明顯的時代依賴性,隨著時代的變遷它必將逐步失去歷史合理性而走向現實的反面。對于策略理論我們應學習馬克思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所采用的視角、方法,而不應照抄照搬具體的方針、路線,不應用僵死的教條去剪裁鮮活的事實。在如何評價蘇聯模式的問題上,學術界已有諸多的觀點且仁者見仁。但從馬克思人學思想層次劃分的視角看,蘇聯模式的失敗可以歸結為顛倒了馬克思人學思想價值目標與價值手段的關系。不言而喻,馬克思人學思想的邏輯是通過策略手段實現價值目標。而蘇聯模式恰恰走向了問題的反面。蘇聯模式沒有看到馬克思時代與其身后20世紀整個世界發展的時空視差、社會變遷及其二者復雜的內在關聯,一廂情愿地擴展了馬克思策略理論所適用的問題域并將其絕對化、普世化,而忽略了馬克思追求人的自由與解放的主旨。蘇聯模式僵化的政治經濟體制、特權階層的出現以及人道的、民主的改革均是上述判斷的最好證明。只注重模仿馬克思人學的形而丟失了其蘊含的意注定了蘇聯模式必然以悲劇謝幕的命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一定要吸取蘇聯模式慘敗的教訓。無論在何種艱難何種誘惑的情況下都不能放棄馬克思人學思想的價值目標,都不能丟掉社會主義的基本立場。當代中國民眾主流價值觀缺失,政府官員權力腐化趨勢擴大將成為中國維系社會主義所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除此之外,中國還必須探索和創新馬克思人學思想在當代世界的實現模式,真正走出一條優于資本主義的發展路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才能在與資本主義的比試較量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用實踐去驗證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科學性和價值性。堅持馬克思人學思想的基本價值取向,創新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當代實現模式是馬克思人學思想層次論帶給我們的最大啟迪。

[1][9][2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李杰.馬克思開辟的人學道路及其當代價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袁貴仁.馬克思的人學思想[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

[4]〔美〕埃里希·弗洛姆.在幻想鎖鏈的彼岸[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5][6][8][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11][14][16][19][30][38][46][51][57][59][60]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聶立清,鄭永廷.人的本質及其現代發展——對馬克思人的本質思想的再認識[J].現代哲學,2007,(2).

[13]韓慶祥.馬克思的人學理論[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

[15]列寧選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黃克劍.人韻——一種對馬克思的解讀[M].上海:東方出版社,1996.

[18][40][54][61][62][6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2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4][5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6][66][67][7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7][28][39][42][4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9][32][33][41][47][55][63][6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1]侯才等.政治哲學經典—馬克思主義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4]〔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

[35][36]徐春.人的發展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37]劉同舫.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的演進邏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3]〔加〕羅伯特·W·考克斯.生產、權力和世界秩序——社會力量在締造歷史中的作用[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

[45]〔匈〕盧卡奇.歷史與階級意識—關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M].上海:商務印書館,1992.

[4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9]陳曙光.“人本神話”:資本主義人本價值觀的前提批判[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12).

[5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3]托馬斯·邁爾.社會民主主義的轉型:走向21世紀的社會民主黨[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56]〔德〕埃里希·弗羅姆.逃避自由[M].工人出版社,1987.

[58]〔法〕托克維爾.美國的民主:下卷[M].上海:商務印書館,1988.

[6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6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72]余金成.社會主義的東方實踐——解讀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現代形態[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猜你喜歡
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哲學的“形式指引”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習近平: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當代陜西(2018年9期)2018-08-29 01:20:50
廣元有條馬克思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片一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a女人刺激视频免费| 沈阳少妇高潮在线|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 在线 在线| 国产迷奸在线看|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 91视频首页|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日本午夜网站|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青青草91视频|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亚洲免费毛片|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色综合天天视频在线观看|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JIZzJIzz视频全部免费|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最新痴汉在线无码AV|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色135综合网| 国产综合欧美|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大香伊人久久| 91网站国产|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手机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看美女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男人天堂|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激情亚洲天堂| 国产91在线|日本|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成人日韩欧美| 九色综合视频网|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app|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另类色|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在线播放91| 青青操国产视频| 久久精品视频一|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色成人亚洲| 欧美亚洲香蕉| 成人亚洲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69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屁屁影院| 成年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另类| 精品少妇人妻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