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昕
政法大學北門向東不遠,有位老太太擺書攤。書大致有這么幾類:中國古代文學名著及文獻資料、外國古典文學名著、前蘇聯小說。由于沒有當下時尚的暢銷書,所以賣況不好。但老太太有品位,就算不賣錢,也不趨時。而她這不趨時恰好迎合了復古的我,我幾乎買走了她那里我沒有的所有前蘇聯小說,如《海鷗》《勇敢》《青春》《我的兒子》《普通一兵》《金星英雄》《葉爾紹夫兄弟》《茹爾賓的一家》《驅魔記》《短劍》等。我告訴她我最想要的是《蓋達爾選集》第二卷。結果她也上網我也上網,發現第一卷很好買,而第二卷各處都已售出。這里邊的緣由我明白,蓋達爾作為蘇聯時期最有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收在第一卷里的故事主要講內戰時期少年兒童和白匪作斗爭的故事,收在第二卷里的故事才描繪了和平時期蘇聯兒童們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生活。
大概生于上世紀50年代的人,對《蓋達爾選集》第二卷里《鐵木兒和他的伙伴》的故事都不陌生。一支以鐵木兒為領袖的小學生隊伍,正派善良,熱情助人,扶救弱小,另一支由大好佬為頭頭的小學生團伙,搗亂鄰里,惹事生非,不是拆了瑪莎大嬸的雞窩,就是毀了安娜姑媽的柵欄,再不就去偷吃萬尼亞舅舅家樹上的蘋果。在他們相互角力的斗爭中,顯現純真和善良,幸福與美好。

我在小學讀過《鐵木兒和他的伙伴》后,曾是那么希望自己身邊也會馬上出現這樣一支隊伍,并且能夠即刻加入它。因為人從小就有歸屬感,一支優秀的隊伍會讓一個人有安全感和責任心,并確定未來方向。可惜,所有人都知道,在小學、初中階段,由好學生拉起這樣一支隊伍,幾乎沒有。也許好學生人太少,“陽春白雪”,也許好學生自顧自,也許他們忙著內斗,倒是差生惺惺相惜,很容易就形成一股勢力。我在班上功課雖好,但社會適應力差,生活能力更差,很遭他們嘲笑。但我心里也不甘于此,由此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大約是上三年級時,一次恰巧與團伙里幾個孩子放學同路,路經一家副食店時,大家進了去。柜臺上放著一些又長又大的屜,里面放著柿餅、紅棗、脆棗、黑棗等干果。瞧女售貨員一轉身,“老大”一使眼色,幾個人默契地你抓一把脆棗,他抓兩個柿餅,為顯示自己也行,不讓他們看不起我,我也哆哆嗦嗦地抓了一把黑棗,這時耳邊忽然有人說:“我看見你抓了一把黑棗。”我回頭一看,原來身后站著個和我差不多年紀的女孩,她梳著兩個小辮,眉清目秀,正笑盈盈地看著我,“可我不說。”她又說。我一聽,把黑棗悄悄放了回去。她一愣,又趕快大聲說,“你別怕,我不說。”可一轉臉,她卻大聲指責我的同學們,說她看見這個拿了柿餅,那個拿了脆棗,叫他們放回去。那些小霸王哪吃這套,一邊說沒拿,一邊威脅要揍她。可她毫不退讓,警告他們再不放回去她就去告訴售貨員阿姨。
也許就從這少年時代開始,我對鐵木兒這樣天生具有領袖風范和氣質的男孩子,和小說中另一主人公,活潑開朗,敢作敢為,熱情奔放的小姑娘麗達,產生了深深的甚至可以說是長達一生的憧憬。鐵木兒是精神偶像,麗達是生活偶像,在我青澀稚嫩的童年,仿佛只有他們組合起來的生活才真純明朗,充滿美好希望。
但今天,我感到來自兩方面的困惑,一方面來自一些老知識分子、老文化人,他們對于蘇聯文學在那特定的時代掩飾了斯大林及其追隨者的專制暴政作了大量揭露和批判,有功于世。但又同時讓人感到,如果武斷地說一切前蘇聯文學都在掩飾,《鐵木兒和他的伙伴》中展現出來的一切美好道德和信仰理想都是純粹的“理念創作”,我是不能認同的。因為人類堅守的道德準則和高貴品質既不能被任意歪曲,也難以用于掩飾,既不屬于權勢集團,也不因時局的動蕩而遭顛覆。它們不受外力摧折,永遠扎根于人心深處。
另一方面,我對長期以來一些媒體宣揚的消費至上、娛樂至上,一些年輕人以我合適不合適來評判周圍一切事物,逃避責任,缺乏道德很是失望。我是這樣想,人,總要有一點精神。這精神是理想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結合。理想主義是根,高聳入云,堅如磐石;浪漫主義是葉,綠蔭蔽天,百鳥啁啾。為不虛度一生,少年時就應奮起,就像鐵木兒和他的伙伴們那樣。
《鐵木兒和他的伙伴們》和同時期的文學作品最早奠定了我的人生追求和方向。它的作者蓋達爾在衛國戰爭初期主動請纓不久即戰死沙場以及那些在衛國戰爭中死去的蘇聯英雄們的事跡,曾那么強烈而持久地感動著我。夏秋之夜,我常來到北京展覽館(原名蘇聯展覽館)前。透過雕花柵欄,里面宮殿式的建筑巋然壯麗,由上至下水一般灑下來的燈光,將青銅色的墻體映成幽深的金黃,而在金黃里,我每每感覺,反射出一派寧靜、莊嚴之光,這就是在我心底長久照耀的那片光芒。
《鐵木兒和他的伙伴》中有這樣一個描述,在一個舉辦慶祝活動的夜晚,身著盛裝的人們喧笑著,從四面八方涌進公園。巨大的松樹下,鐵木兒、麗達和他們的隊伍聚在一起。燈光迷離著黑夜,湖水撩亂著星光。忽然間,焰火升騰,夜空照亮,歡呼聲此起彼伏……
這樣的情景我也經歷過。那時我還是小學生,一個喜氣洋洋的日子,隨父母家人走上了夜晚的大街。天空亮極了,好像人間燈火都掛到了上面;地上也亮極了,好像天上星河都掉下了人間。人也多極了,個個節日盛裝,人人歡欣鼓舞,輕快的樂曲彌漫在大街小巷。樓群的巨影,絢爛的彩燈,載歌載舞的人群,禮花升空時的巨響和明暗之光,海潮一般的歡呼,火樹銀花不夜天的情景,永遠難忘。
說不清是哪個印象疊加了哪個印象,只覺得沉入回憶,便沉入了對生活的祝福和對明天的夢想。
我覺得,那些把《蓋達爾選集》第二卷買得一干二凈的同好們,定是為了珍藏。不僅珍藏歲月,珍藏記憶,也珍藏足跡,珍藏信仰。同時我堅信,凡珍藏《蓋達爾選集》的人,生活中不管缺了什么,都不會缺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