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 韓開焱
(九江學院體育學院 江西九江 332005)
隨著社會經濟和體育事業不斷發展,體育行業就業崗位不斷增加,體育行業的新職業、新工種不斷涌現,需要大量高素質、高技能體育人才。針對體育職業的這些問題,2011年3月國家出臺的《體育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對體育職業教育提出了“以體育技能為特色,以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重點,以市場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明確要求。因此,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是體育職業教育面臨的時代挑戰[1]。因此我們急需對高等學校體育院(系)職業專科辦學研究之思考。江西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的研究涉及高等體育職業教育的指導思想、辦學定位、基礎條件、過程管理、質量監控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對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的研究,也是對高等體育職業教育活動規律不斷深入認識的過程。我們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其間所取得的認識成果對于豐富高等體育職業教育重要意義。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的相關研究成果,也能為體育本科學歷教育等不同類型的體育教育提供了參照,幫助其準確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亦有重要的理論借鑒價值。
在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辦學標準是最基本的制度工具。但事實上,江西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辦學標準建設的滯后已成為我省乃至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瓶頸。首先,整個江西各個高校的體育院系沒有統一的、具有普適性的、科學的辦學標準,大家各自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相關規范和計劃。政府以及教育廳缺乏科學的管理工具,導致了政府在高等職業院校管理中的“失靈”;其次,目前江西省所鼓勵的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多元化辦學體制未能建立在統一的科學的辦學標準基礎上。高等學校大專辦學標準體系所應涵蓋的具體內容是大量相關研究不能回避,也是頗具爭議的問題。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部分研究者將辦學標準等同于辦學條件標準或教育質量標準是較為常見的概念錯誤。結合當前關于辦學內容分類的有關法律、法規、研究資料和文件,可以初步對辦學標準進行內容上的劃分。其基本框架可以在辦學理念、物質條件、經費、學生、師資與管理隊伍、專業與課程、組織與制度等七個方面進行考慮。但江西各校現有研究成果和指導思想主要集中在辦學理念、物質條件、專業與課程三方面。走訪得知未有一所高校能在辦學理念,組織與制度上有長足的規劃。
在對大量與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的相關成果分析總結后發現,相對于其他行業高等職業教育研究現狀而言,體育職業教育的相關研究成果明顯偏少,且當前對辦學標準體系的具體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學校體育院(系)的辦學理念與辦學定位方面。而對辦學定位研究也通常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其一,在與體育本科學歷教育的比較中進行自我定位。這類觀點普遍認為體育職業專科教育和體育本科教育培養的人才,應同屬“應用型”,其根本區別是具體規格的市場定位,即體育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規格注重的是操作層面上“做”的能力,主要是對具體技術、技能、技巧等的牢固把握和靈活運用,以及具備一定的相關理論知識和研究能力。相對體育本科教育,體育職業專科教育更加注重把培養目標、市場需求與職業緊密結合起來,因此在培養目標和專業設置等方面,更具靈活性和實用性。其二,定位為競技體育運動員退役安置培訓服務。基于這個出發點,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的辦學理念應該是: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作用,提高優秀運動員再就業的能力;“以就業為導向,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是近幾年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經驗。”然而江西省沒有一所職業體育學院,承擔優秀運動員再就業的能力的任務無疑在體育院系的身上。
作為高等教育兩大體系的高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并不是完全分隔、不可逾越的,兩者只是教育類型的差別而無層次的差別,應是平行發展,而不相互替代;兩者之間可以相互溝通、相互滲透、取長補短。因而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教育要突出競技性,夯實應用性,也要提升學術性。突出競技性是特色,夯實應用性是基礎,提升學術性是延承。”高職體育課程結構改革多元化,是加速推進素質教育和全面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必然反映。
大力發展體育職業教育是滿足社會和體育行業對技能型、應用型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徑。2006年,由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動體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中就指出發展體育職業教育要堅持以全國體育院校(系)為依托,并且就體育職業院校辦學的定位、規模、條件等問題提出了指導性意見。2010年,由教育部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更是明確提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關鍵環節之一是“制定職業學校辦學標準”。因此,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研究的宏觀層面現實意義是落實國家有關職業教育發展的方針政策。對于江西高校職業體育教育要加強對辦學標準設立與實施的研究,要在籌劃、設立、運營和管理的各個環節上實現辦學科學化、規范化;要通過達標的過程和保持達標狀態的過程,使真正具備資格的辦學主體進入辦學領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設立職業院校的質量,也能提高原有學校的辦學水平。而辦學標準體系的制訂又必須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辦學標準體系應具有整體的完備性。二、辦學標準應用可操作性的形式進行定義。三、執行標準的成本最小化。四、參與制訂高等職業院校辦學標準體系的主體多元化[2]。
由于單純依賴政府提供職業教育培訓的方式,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難以滿足社會對高素質、高技能體育人才的大量需求,必須引入社會多方力量,建立多元化的辦學體制。但無規范的多元化又容易造成辦學混亂與不公平競爭等現象。扼殺參與體育職業教育的積極性。所以要建設一流的完善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就江西而言建立教育廳、辦學院校兩級的協調機構來統籌體育職業生的職前職后的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和培訓工作。要從宏觀層面上統一協調、規劃,集聚和優化社會各方面的資源,使各職業院校有優質教育資源提供給學生[3]。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的研究對于規范社會多方力量參與體育職業教育,避免“一統就死,一放就亂”,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等體育職業教育的供求矛盾。高等學校體育院(系)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的研究,可以通過科學的指標體系來防止多元化辦學過程中的不合理、低效率等問題的出現,實現在高等體育職業教育辦學的籌劃、運行和管理等各個環節上的辦學科學化,從而提高高等體育職業教育的質量與效率。
總之江西的體育專科辦學標準體系我們應該從新審視。要從宏觀層面上統一協調、規劃,集聚和優化社會各方面的資源,從體育職業教育的實際出發,對江西高等學校體育院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的進行新的思辨,從而確立高等學校體育院專科辦學標準體系的理論基礎與指導思想,進而從高等學校體育院專科辦學標準體系下進行指標選取與結構化對江西高等學校體育院專科辦學標準體系下指標的定性與定量化研究辦學標準體系評價。
[1]李鴻飛.我國高等體育職業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分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3(5):39-41.
[2]馮元喜.新形勢下高職體育教育發展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21):240-241.
[3]孟昭上.高等職業教育現狀與對策芻議[J].中國高教研究,2004(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