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水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警體技能部 廣東廣州 510000)
武術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積累和豐富起來的一項寶貴的文化遺產,在傳承民族文化、培育和弘揚民族的精神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傳統體育和優秀民族文化代表的武術早已被納入了學校課程體系,這也是武術可持續發展的現實需要。學校武術是我國武術發展、后繼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學校武術傳授的內容、形式以及武術專業教師短缺等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學校武術的發展。
目前在學校推廣的《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已經解決了學校武術教育“教什么”的問題,同時國家武術研究院與教育部體衛藝司聯合組成的課題組所承擔的“《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學校教學指導方案研究”,也已基本解決了“怎么教”的問題。而現在唯一亟待解決的就是“誰來教”的問題,也就是說目前制約學校武術發展的主要問題就是師資的問題。本研究從在職的武術教師的培訓以及未來武術教師的培養體系兩個方面入手,積極響應政策號召,貫徹實施新一輪教育改革以及傳承和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促使武術項目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以期加強中小學武術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其專業素質水平,力求為解決“誰來教”的問題提出理論指導和依據。
本文以中小學武術教師的現狀以及培訓現狀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知網和萬方數據庫等網絡工具搜索,查閱有關中小學武術教師和武術教師培訓等方面的資料,進行整理研究,全面了解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和前沿動態,為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對重點文獻進行了深入分析。
1.2.2 邏輯分析法
論文運用邏輯分析法對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和歸類,對中小學武術教師和培訓現狀進行分析,建立起中小學武術師資的培訓體系。
“關于學校武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課題組在《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狀況調查研究》一文中,通過對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252所普通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大學期間專修過武術的僅占15.9%;有43.9%的體育教師對武術教學感興趣,34.2%和59.1%體育教師能夠完全或基本按照圖解自學武術,并通過講解、示范教會學生武術;32.4%和57.7%的體育教師認為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定期進行武術培訓。這一結果反映了我國中小學的武術師資相當匱乏。龐瑞、王軍在《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一文中調查研究得出,中小學武術教師專業技能不足,專業知識缺乏,教師繼續學習的程度也不夠。劉家旭在《我國中小學武術師資問題的探討與分析》中認為我國中小學武術專業師資嚴重缺乏。現任課教師以一般體育教師為主,專業素質不高,教學積極性也不高。杜衛提在《安徽省皖北地區中小學武術師資現狀與對策研究》中對調查結果分析得出,武術專業教師師資嚴重匱乏,而且多數中小學根本就沒有專業的武術教師,而在學歷方面,武術專業教師學歷均為大學本科,這就說明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武術專業教師以中青年教師為主,結構比較合理。文章還指出武術教師科研能力需加強,應強化科研意識,提高科研水平。
學校武術在開展過程中,武術專業師資嚴重缺乏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這也是學校武術發展的重要難題,如何提升現有武術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在校園中推廣首要解決的問題,從長遠來講,對目前武術專業人才的培養要順應時代的發展,以社會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培養出新一批的高素質人才。
在武術進校園的新時期,《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的推廣對中小學武術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中小學武術教師的培訓是在新形勢下全面推廣段位制最有效的途徑,這也是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的關鍵,武術師資的可持續發展決定著中華武術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加強教師培訓,促進教師的發展也已顯得越來越重要。
通過調研得知在當前的武術師資培訓中,教育觀念仍比較落后,培訓方法、內容、手段及考核手段等基本上沿用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仍重視不夠,不能做到學以致用,未意識到只有運用到實踐中所學知識才有價值[5]。整個培訓領域的管理較為混亂,存在很大的隨意性,缺少連續性,很多學校教師對培訓的認識不足,培訓的效果沒有在教學中展示出來。這一系列的問題急需廣大學者從培訓目標、培訓課程設置、培訓評估、培訓制度等方面積極探索構建中小學武術師資培訓體系的方法,建立健全中小學武術師資的培訓體系。
2.3.1 中小學武術師資培訓的目標
在當前武術進入校園的背景下,開展的武術師資培訓,應使武術教師對中國武術的發展之路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形成正確的武術發展觀。提高專業水平是培訓的首要目標,是實現武術教育改革,幫助教師改變教學觀念、更新知識層次的重要手段。在培訓中,應按照《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的學校教學指導方案從教學時數、教法選用、重點和難點等對武術教師進行系統培訓。培訓后的武術教師不僅要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還要在理論知識上有較大的提升,這樣才能更好的指導學生。在技能與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作為一名教師更重要的是懂得傳授的方法,通過培訓我們要讓教師掌握豐富的教學方法,能夠對課堂教學有所創新,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加強武術學科的科研工作是教師不斷提升的重要途徑,通過科研可以使教師清楚掌握學科發展的規律、面臨的問題,進而找出解決的辦法,促進武術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2.3.2 中小學武術師資培訓的課程設置
在武術進入校園的新時期,《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在校園的推廣對廣大武術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樣完成這些任務,這就需要對武術教師進行培訓。在培訓的內容方面我們不能單純的延續以往的內容,在培訓中我們要使廣大教師掌握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中進入校園的幾個項目的教學任務、教學方法、重點及難點,中小學武術段位制的考評內容、考評方法及標準也都需要增加到培訓的內容中去,以提高教師示范動作的能力、組織能力,讓教師真正了解段位制,這樣才能以身示教。除此之外,武德、武術文化必須始終貫穿于培訓中,思想是用來指導行動的,只有武術教師尊重和熱愛中華武術,他們才能真正致力于推廣中華武術中去,才能把這樣的熱情傳遞到學生中去。在培訓過程中,這些內容的設計要合理,有主有次,根據教師的不同需要及接受能力設置不同的課程。
2.3.3 中小學武術師資培訓評估
培訓評估是對整個培訓過程的監控和測定,它必須始終貫穿于整個培訓過程中。要使面向全體中小學武術教師的培訓全面而有序的開展,必須根據實際出發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對各級培訓工作進行有效的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并作以調整,這是確保培訓質量的重要手段。
以往的培訓評估往往都是組織機構自我承擔,這樣的方式便于組織,但同時存在一定的弊端,其準確性和公正性很難得到保證,不能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倘若成立專門的培訓評價機構,實現培訓與評估的分離,對不同層次的培訓機構和培訓對象、不同類型的培訓內容及效果等進行評價,這樣就可以確保培訓的質量,完成培訓的目標和任務。
培訓活動具有四種基本的功能,其一是判斷功能;其二是預測功能;其三是選擇功能;其四是導向功能[6]。這些評價活動回答類似這樣的問題:需要發生哪些變化,是否發生變化,變化是否由培訓引起,這種變化與學生的進步是否有積極的關系[7]。在培訓之前,我們要將培訓需求、培訓目標及培訓方案逐一進行評估,進而確定這些培訓的必要性和相關性,以便為以后檢驗培訓是否取得成功提供一個標準,同時確保培訓方案的可行性。在培訓過程中的評估是為了對整個培訓活動起到一個監控作用,對于出現的問題及時做以糾正。培訓后的評估是為了衡量我們的培訓目標是否實現,培訓任務是否完成。評估的環節缺一不可,要促進評估體系的完整化,我們需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武術教師培訓的評估,探索新的評估模型,使評估活動走向正規化、科學化。
2.3.4 中小學武術師資培訓的制度體系
對于中小學武術師資的培訓我們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激勵措施,將培訓與教師工資、晉級等聯系起來,同時為教師培訓提供經費上的支持。具體來講,相關部門可以建立一個獎勵制度,開展教師能力、段位級別的考核,將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態度、學生成績、科研成果、職稱晉升晉級情況、段位升級情況進行統計,作為職務晉升以及各項評比的重要依據。以此來督促教師參與培訓,這樣有助于取得較好的培訓效果。經費支持是實現教師培訓的重要保證,將教師培訓的經費以條例形式做出明文規定,納入到當地政府的財政教育預算,做到??顚S谩?/p>
中小學武術師資培訓是為了提高學校武術教師整體素質、推進武術教育課程改革、提升教育質量等。強武術教師團隊的建設,提高武術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適應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并凸顯其特色,是目前武術項目發展要解決的重要問題。武術教師的培訓是將《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推廣到校園中的重要保證,中國武術的發展要改革,師資培訓需先行。完善的培訓體系是成功培訓的保障,加大培訓體系研究是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
[1]《關于學校武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研究》課題組.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狀況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2009.
[2]龐瑞,王軍.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中華武術(研究),2012.
[3]劉家旭,董建.我國中小學武術師資問題的探討與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09.
[4]杜衛提,孫珂.安徽省皖北地區中小學武術師資現狀與對策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2.
[5]陳德平.普通高校武術教育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煙臺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
[6]馮平.評價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1-2.
[7]張雪梅,張進寶,宋媛.我國中小學教師培訓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