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銘
(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6)
行動導向法,顧名思義,是一種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通過激發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基點,通過項目、案例以及情景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活動質量與效率,最終達成高職體育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行動導向法既是新時期課程教育發展的結果,又是推動課程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對行動導向法進行應用,除了將導向法與高職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統一外,還應從教學改革的現狀入手,結合實際情況充分發揮行動導向法的積極作用。
就行動導向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來說,既是課程教學改革條件下,改善教學局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同時更是新時期條件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途徑。在對行動教學法進行具體應用之前,首先就現階段高職體育教學的現狀做出分析,對癥下藥。
從目前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來看,還沒有擺脫過去以競技內容為主舊教材體系的約束和束縛,于學生而言,枯燥的競技教學豐富程度不足,直接導致了學生參與熱情及積極性的下降。高職體育教學內容應以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特色及本質功能為主。長期以來高職體育教學基本上是競技體育項目的教學,在教材內容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學生成績的評定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當前學生喜歡體育,但不喜歡上體育課,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課的內容陳舊乏味,缺少新意,不符合學生的需要。教學內容幾乎全是競技運動的項目,這些內容學生從小學到中學一直都在學習,到了大學再去學這些東西,自然會興趣索然,出現消極怠練、甚至逃課的現象。教材形式單調,加上考核標準太高、太難,沒有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困難重重。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目標應與職業教育整體的培養目標保持一致。高職教育與普通高校教育相比,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職業教育特有的定向性、實用性及專業性。為了與高職教育發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高職體育教學的培養目標應與市場職業崗位群或特定技術領域專門職業人才的具體需求保持一致,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同時,對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在辦學過程中,大部分高等職業體育教學盲目向普通高等體育教學看齊,致使我國高等職業體育教學的培養目標模糊,高職院校沿用普通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缺乏高職院校的個性,不適應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不能脫離職業對學生體質的要求,也就是說要貼近職業特點,來開設體育課。職業勞動的性質、形式、條件與環境的不同決定了對人的身心素質的要求也不同,而現行的體育課程結構職業特色不突出,沒能圍繞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職業技能特點、職業特征進行設計開發,并且總體上也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羈絆,嚴重壓抑了學生體育素質全面發展的需要,調動不了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高職體育教學改革雖然已經持續了較長一段時間,但是就目前的改革局面來說,依然存在系列問題需要改進。鑒于此,就行動導向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來說,不僅是落實課程教學改革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同時更是從職業教育體系整體出發,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落實鞏固職業教育成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
前文論述中,我們已經對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基于上文論述結果,就行動導向法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和滲透來說,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行動導向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首先應注意教學模式的建立及教學目標的明確。不管是普通高校的體育教學,還是高職體育教學,最為基本的教學目標都是提高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通過合理安排課程,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充分發揮體育教學在教學體系中的基礎保障作用。鑒于此,就行動導向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來說,首先應從體育課程教學的現狀入手,結合具體教學目標及任務,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特性及狀態,對導向式教學模式進行確立和構建;結合不同專業、職業的需求,對教學目標及過程中進行合理設計,為行動導向法作用的充分發揮奠定基礎。
從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現階段的基本內容來看,依然以競技項目為主要教學內容,較為注重學生體能及體育技能的硬性機械提升。這樣的教學內容雖然可以極大地豐富學生相應的技能操作,但是對于高職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及教學質量的提升來說,積極作用并不明顯。針對這一現狀,就行動導向法功能的有效發揮來說,除了教學體系及教學目標的合理確立外,還應合理選擇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體能素質同時,能夠有效輔助學生職業生涯及工作崗位的教學內容及項目(不同專業應有不同的項目選擇)。
評價體系是教學改革順利實施的基本保障,行動導向法在高職體育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實際上就是一次基于原有教學改革成果之上的另外一次革新,因此,相應評價體系也應進行合理的更新和改變。行動導向法中,不管是教學設計還是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都處于中心地位,其能動性及積極性會直接影響到課程體育教學的效果,將學生參與程度與主動程度納入到考核評價體系中勢在必行。
行動導向法是新時期條件下落實“生本理念”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從體育教學內容出發,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從現階段高職體育教學的基本情況來看,依然存在教學內容設計合理性不足、教學目標不夠明確等問題。鑒于此,就行動導向法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來說,建議應從體育課程教學的現狀入手,結合具體教學目標及任務,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特性及狀態,對導向式教學模式進行確立和構建;結合不同專業、職業的需求,對教學目標及過程中進行合理設計,為行動導向法作用的充分發揮奠定基礎;充分發揮科學評價體系的作用,將學生的參與狀態及主動程度納入到評價體系中,推動行動導向法滲透的同時,提高課程教學氛圍。
[2]李東耀,黃晶晶.學習“行動導向教學”,踐行高職體育教學改革[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1(8):104-105.
[3]岳強.論“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改革與開放,2013(8):173.
[4]陳青.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高職實用性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研究[D].吉首:吉首大學,2012.
[5]王東偉.運動導向法在高職健美操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3.
[6]李偉.淺談高職體育教學改革的相關實踐[J].當代體育科技,2014(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