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昱
(河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2)
對體操專修課教學改革的對策研究①
——以河南省高師體育教育專業為例
梁昱
(河南農業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鄭州 450002)
改革體操專修課程體系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學過程的實質性要素,它是教師傳授和學生學習、認識的對象。河南省高師體育院系體操場館不足的形式日益顯現,對于正常的教學活動產生了一定影響,也制約著河南省高師體育院系體操課程的建設與發展。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目標規定內容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該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等方法對河南省高師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專修課教學改革對策進行研究。
體育教育專業 體操專修課 教學改革 研究
改革體操專修課程體系首先要轉變教育理念。否則,人們往往用舊的思想觀念去闡釋新的舉措,最終導致該項改革的流產或停留在膚淺的層面上。所以說,從我國體育高等教育領域來看,過于強調競技運動知識和技能的“專才”人才觀在人們的頭腦中已經是根深蒂固,對于新生的以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領域健康發展的“通才”的素質教育思想必然產生排斥性。這樣,舊的教育思想受到廣泛的批判而逐步喪失其權威性和指導功能,新的思想尚未成型,理論和實踐上都還存在很多問題,還無法樹立其權威性和發揮其指導功能,這種“思想真空”可能會導致體操課程改革的失敗。因此,實施體操課程改革必須把轉變體育教育思想觀念放在第一位,真正把“素質教育”“健康教育”和“終身體育教育”等思想滲透到體操課程改革的全過程及每一個細節中去,以學生健康為主體的健身體系,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教學內容是體育教學過程的實質性要素,它是教師傳授和學生學習、認識的對象。隨著知識經濟和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內容也需要進行不斷的變化,及時補充新的知識,以適應當前社會的需要。高師體操專修課教學內容應具有以下特點:理論課內容應以體操與健康理論、體操教學與訓練的基本理論為主,注意將現代體操運動新開展項目和最新科研成果充實到教學內容中。技術課內容應改變傳統的以競技項目為主的傾向,形成集競技、健身、智力、娛樂發展于一體,合理搭配,突出健身方法和手段。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注意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和教學訓練規律,深入研究體操運動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體操專修課的教學效果。要加強對學生體操運動科研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將來走進社會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河南省高師體育院系體操場館不足的問題日益顯現,對于正常的教學活動產生了一定影響,也制約著河南省高師體育院系體操課程的建設與發展。調查結果顯示:55.56%的河南省高師體育院系體操教師和70.35%的學生認為本校體操場館(場地)、器材及設施條件需進一步改善,建議通過加大對場地、器材的投資力度,購入先進的器材設備及電化教學設施,提高對場地、器材的管理水平等措施來改善教學環境。因此,從未來的教育趨勢來看,增加體育場館建設和購入器材設備是當務之急。
在體操專修課課時有限的情況下去完成在相對較高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如果單靠課內學習是具有一定難度的,這就需要尋找課外時間給予補充。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延伸和輔助,體操教學也不例外。自主學習能激活、誘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心態的形成,可以使學生更自覺、更深刻、更持續地掌握學習的內容,也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提供良好的機會。所以教師除在課內教學外,還應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養成課外自主學習的習慣。通過課內學習、課后練習,促進學生自學自練、實踐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訓練水平,以達到教學目標的完成。
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目標規定內容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隨著教學改革進程的進一步深化,要做到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機結合,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提倡引導式教學和個性化教學,注重并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自主教學能力和自學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個性化的健康發展。在體操教學中,教師可根據體操各單項的技術特點研究設計出更有利于學生盡快掌握基本動作和基本練習方法的教學方案,尋求突破和創新。
在體操教學中對于教學方法的使用不能局限于教材中規定的幾種常用教法,還應該積極地在此基礎上進行必要的拓展。“說課”便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法,“說課”指執教者在特定的場合,在精心備課的基礎上,面對同行講述某節課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然后由聽者評議,說者答辯,相互切磋,從而使教學設計趨于完善的一種教研活動。通過“說課”這種教學形式,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組織教學能力,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另外,現代化教學中的多媒體的利用為教學方法的探討提供廣闊的空間。多媒體教學以形象具體的“圖、文、聲、像”來創造教學,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清晰化,教師費盡口舌也難講清楚的技術動作,多媒體通過圖片、圖表、視頻等便很容易地讓學生領會,重難點便很容易突破。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教師可以很方便地根據教學需要把零散分布在不同影視、錄像、VCD以及網上有關的視頻、音頻、圖片等素材采集起來,再把它們合理加入到課件中去,并應用于體育教學中。幫助學生理解動作,形成動作概念,記住動作結構,并在腦中建立清晰的動作表象,從而加快動作概念的形成。目前河南省所有高師體育院校用于體操課教學現代信息技術器材的購置并不很多。為此,提高對現代信息技術重要性的認識,加大對現代教育技術器材購置資金投入,是目前各高校教育主管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為切實提高體操課教學效果搭建平臺。
教學評價以不同方面為依據,可以劃分為不同的種類。根據評價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不同,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根據所運用的方法和標準不同,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每一種評價都有一定的針對性,也會產生一定的效果,如果評價方式運用不科學或者單一地采用某一種評價方式都會給教學和教育工作帶來不良影響。當前我省高師體操專修課教學評價指標還不夠全面。因此,建議體操專修課教學評價要進行以下改革。
6.1 評價方式的綜合化
任何一種評價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對學生的評價應該是全方位、多角度、科學全面的評價,應該將各種評價方法結合起來,綜合性地去進行。
6.2 評價主體的多樣化和評價對象的全面化
評價主體走向多元化,能夠使教學評價更加客觀公正、科學合理。評價主體不但有教師,還要有學生。既要給學生評,也要給教師評。對學生的知識、技能測試,可采用任課教師和非任課教師集體評價、教師和學生集體評價和學生互相評價。對教師地教學質量評價可采用教師對教師評價、教師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評價。
6.3 重視評價的反饋機制
教學評價的作用在于運用它來探明、調節、改善和提高教學活動。也就是教學評價的反饋機制。通過教學評價及時地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教與學的反饋信息,可以有效地調節和改進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
建立一支高素質德教師隊伍,對于提高教學質量是顯而易見的,沒有一支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和具有遠大抱負的專業隊伍,任何改革都不會長久。新的基礎體育教育改革改變了中小學體育教師的角色,由體育課程的執行者變為體育課程的決策者、組織者、開發者、設計者和領導者。而作為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的高等師范院校體育院系來說應該結合基礎教育改革的實際,更新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那么對于高等師范院校的體操專修課教師隊伍的教育理念、知識結構也應做相應的改變,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部好的教材都要求在理論上、內容上不僅趨于完美、完善,而且在實際中又比較實用。如果我們的教材僅從理想的條件下去設計,而忽視我們所處的現實,必將犯理想的唯心主義錯誤。因此新《課程方案》和新《體育課程標準》都鼓勵各地、各校加快教材的建設,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和編寫比較實用的學校教材。采用新增(教法、體操與健康學法及新成果新項目內容)、改寫(術語、規則等)、刪除(陳舊的內容和無價值重復)等方法來優化、組合體操專修教材。這樣就使教材結構更合理、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有利于學生終身學習和鍛煉習慣的培養以及學生的健康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最終通過對體操教材的改革,更有利于學生未來工作的創造性開展。
[1]于濤.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選修課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優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3):46-47.
[2]鐘明寶.高師體育教育專業本科體操教學內容與課時改革探析[J].四川體育科學,1996(4):50-52.
[3]嚴愛平,陳錫堯,劉亞娟.我院體育教育專業體操專修課程的改革[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8(4):11-13.
[4]耿瑞楠.走出誤區,領會體操“三好一保”[J].考試周刊,2011(30):142.
G83
A
2095-2813(2014)11(a)-0103-02
梁昱(1981—),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