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廣東東莞 523419)
所謂大眾文化,是指在現代工業社會中產生的,與市場經濟發展步伐相互適應的市民文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眾文化慢慢成為引導休閑的重要理念,而休閑體育作為休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勢必會受到大眾文化的影響。因此,積極探析大眾文化視角下休閑體育的發展策略,是很有必要的。
大眾文化誕生于現代工業社會,有著現代性,商業性,世俗性,標準化,時效性和娛樂性的特點。休閑體育是為了滿足人們休閑,娛樂需求而進行的各種體育活動,無論是親自參與的體育活動,還是競技體育比賽觀看都應該隸屬于休閑體育范疇。從概念范圍來看,體育隸屬于大眾文化,休閑體育又是大眾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來講:首先,休閑體育的誕生和發展是在大眾文化的背景下實現的,是大眾文化中比較活躍的部分;其次,休閑體育能夠在培養人情趣,品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符合大眾文化的特點,也有著極強的生命力。
我國大眾文化視角下的休閑體育,不同與西方國家體育發展歷程,這與我國基本國情,歷史發展,社會性質都有著很大的關系。具體來講,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精英文化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由此使得我國的大眾文化一直處于邊緣,這是無可厚非的。自從我國將社會經濟定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之后,大眾文化慢慢具備了其生根發芽的土壤,并且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轉型,大眾隊伍不斷擴展,對于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加強,形成我國大眾文化,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的文化體系。作為中國社會文化的重要內容,休閑體育在大眾文化的影響下,也開始了自我的蛻變和升級。從建國到女排奪冠,從女排奪冠到職業體育發展,從職業發展到休閑體育的發展,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過程中透漏著向大眾化發展的趨勢,其功能也在不斷深化,不僅僅作為大眾鍛煉的重要方式,還是休閑娛樂,釋放排遣宣泄情緒的最佳途徑。作為部分的休閑體育也對于大眾文化產生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休閑體育的獨特性,不僅僅能夠滿足強健體魄,健康心理的需求,還慢慢成為文化工業化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成為大眾文化事業發展的積極部分。
相對于我國傳統生存方式的封閉性,狹隘性和單一性的弊端,大眾文化有著開放性,寬容性,多樣化的特點,其能夠最大化的激發大眾的參與熱情,從而實現人生存價值和生存意義的自我覺醒。簡單來講,在參與大眾文化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休閑消費成為社會變革的重要內容,沖擊著政治倫理一元價值結構的同時,使得人們慢慢梳理休閑權利意識。也就是說,是大眾文化催生了大眾休閑意識。另外一方面,由于大眾文化與市場經濟之間保持密切的聯系,處于社會轉型的期間,可以激發出文化和人性的關系,從而塑造一種心靈的態度,人們可以通過休閑時間活動,更加清晰的去面對人性欲求和性格弱點,以找到心理平衡的最佳途徑。可以說是在大眾文化的背景下形成了現階段大眾的休閑心理。在深入理解大眾文化對于休閑體育的影響之后,積極去探析如何在大眾文化視角下實現休閑體育發展。
意識反作用實踐,處于大眾文化背景下,休閑體育的發展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樹立正確的休閑體育發展觀念。那么,對于現階段休閑體育來講,應該樹立怎樣的發展觀念呢?結合以往的體育發展策略來看,傳統的休閑體育發展還局限于實現經濟與體育的融合,發揮體育的經濟效能,很顯然這樣的理念忽視了體育的主導性,難以在促進休閑體育健康發展方面發揮效能。處于社會轉型期間,大眾文化滲透到各個社會角落,此時就需要轉變以往的體育發展策略:不僅僅包括消費需求的滿足,還應該高度重視體育的休閑性的特點,以營造健全的休閑體育市場體系為最終目的,使得休閑體育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成為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行為主體,而不是依靠政府部門的投入去實現寄生式的發展。雖然在調整和轉變市場化休閑體育發展觀念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多的工作需要做,存在的阻礙因素也比較多樣化,但是,相信隨著人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社會轉型與休閑體育發展關系之后,一定可以為積極參與到休閑體育市場化發展實踐中去。為此,我們需要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首先,鼓勵企業參與到休閑體育賽事舉辦中去,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在社會范圍內對于休閑體育進行宣傳和教育,以便營造良好的休閑體育市場化發展氛圍;其次,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開展宣傳和教育活動,使得休閑體育的知名度不斷提升,由此引導休閑體育朝著市場化理念的方向發展。
從觀念上應該認識到,休閑體育的發展不能單單依靠政府部門的號召和支撐,更多的是應該積極利用民間的力量,在此基礎上,健全休閑體育民間化的發展機制。這是因為,休閑體育本來就源于大眾,有著比較濃厚的群眾基礎,以這樣的方式去進行,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民間大眾文化資源,使休閑體育朝著民間化的方向發展和進步。具體來講,在此方面我們應該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積極探索職業體育的發展道路,從觀念上進行更新,從支持力度上進行強化,以便促進體育自身體制的不斷轉換,從而使得體育在大眾文化時代的關系得以協調;其次,在民間資源融入到休閑體育市場的過程中,應該強化政府部門的監督和管理,使得這樣的民間化發展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進行,避免因為過度重視經濟效益而忽視了休閑體育的健康發展的行為,否則將難以發揮民間資源在促進休閑體育發展方面的作用;再次,不斷學習西方國家休閑體育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尤其是其在實現休閑體育民間化方面,應該積極去總結和歸納,由此實現休閑體育事業理論體系的健全;最后,處理好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化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避免因為過度的行政干預造成民間化發展受阻,也應該避免因為忽視調控而造成民間化發展的混亂狀態。
由于大眾文化的多樣化特點,也難免會在其中存在很多良莠不齊的文化屬性,比如:文化媚俗化、文化濫情等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大眾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休閑體育,就應該不斷調整自我功能,實現自我完善,以發揮其在促進大眾文化發展方面的效能。具體來講:首先,發揮休閑體育在強身健體方面的功能,強化教育和宣傳,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到休閑體育鍛煉中去,以滿足人們對于健康的需求;其次,發揮休閑體育在豐富生活方面的功能,深入挖掘休閑體育方面的文化因素,以便展現出休閑體育在文化方面的效能;再次,發揮休閑體育在愉悅身心方面的功能,積極通過參與休閑體育娛樂的方式去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宣泄自己的情緒;最后,發揮休閑體育在自我教育方面的效能,以參與休閑體育活動的方式,找到內心不平衡的原因,并且在此過程慢慢去實現自我升級和自我提升。當然,休閑體育的功能多樣化發展,在不同時間會有著不同的體現,是難以形成固定模式的。隨著休閑體育事業的發展,其功能會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因此,需要在功能發展的時候,應該做到與時俱進。
綜上所述,大眾文化與休閑體育之間保持著密切的關系,對于我國來講,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非常時期,此時的大眾文化的影響力更大,而是休閑體育決定自我發展的最佳契機。在此過程中,我們應該不斷去總結和歸納西方現休閑體育發展歷程,總結休閑體育發展現狀,以處理好兩者之間關系為切入口,以保證休閑體育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1]司馬聰.我國休閑體育發展現狀及其對群眾體育轉型的啟示[J].技術與市場,2009(11):55.
[2]許偉,翟豐.淺析社會體育、群眾體育、大眾體育的關系與淵源[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08(4):15-18.
[3]徐佶.當代中國休閑體育及其興起背景[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5(5):116-118.
[4]沈定珠,陳永江.休閑運動對城市經濟發展的文化意義[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117-120.
[5]戴國斌.劍的文化傳記[J].體育與科學,2009(5):11-14.
[6]吳靈萍,方利山,蔣國強,等.徽州民俗體育項目“葉村疊羅漢”的特征與價值[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