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詠梅
(仙桃職業學院 湖北仙桃 433000)
為了貫徹全民健身的政策,落實終身體育理念,學校體育正在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在學校體育的發展中,高校體育作為學生體育與群眾體育銜接的交點,對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太極拳這一運動項目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由于其本身具備的醫療保健功能,從古到今都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24式簡化太極拳”是我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但在實際的課程開展過程中,由于太極拳動作難度大、運動復雜等問題,再加上高校太極拳教學主要是針對年輕一代的學生,而學生又普遍存在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這就為高校太極教學的開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1]。
為了滿足我國人民對體育鍛煉的需求,終身體育這一概念隨之被提出。隨著終身體育概念的提出,各所院校對體育教學的改革也在不斷的深入。
終身體育對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終身體育的核心是體育運動始終貫穿人們的一生。而在學校體育教學中,終身體育是要求學生在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掌握學習一些基本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逐步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和體育鍛煉的能力,在學生生涯結束后仍然可以運用以前學到的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受益終身。
太極拳因其本身具備的醫療保健功能,在其舒展身體的過程中能起到強身健體、調節生理機能、預防疾病產生的作用。在太極拳的練習過程中,應平心靜氣、排除雜念、保持心理平衡,充分放松身心,使人心曠神怡,有利于緩解習練人員的不良情緒,增強神經系統的自我調節控制能力;疏通氣血,開放毛細血管,有利于改善大腦供氧、供血能力,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太極拳因具有醫療保健功效,在習練過程中太極拳運動能達到疏通經絡、預防和治療疾病的目的。而學生正處在人體生長發育和生理、心理不斷完善的一個重要時期,太極拳的習練能使身體的各個器官功能得到相應提升,因為在習練太極拳的過程中,要求習練者心平氣和,身體適當放松,舒緩呼吸,有利于改善呼吸系統的疾病,提高呼吸系統的有氧、無氧供能能力,長期習練太極拳,能夠調節神經系統的支配能力,而且太極拳講求持久耐力,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學生習練太極拳意義極大[2]。
太極拳作為人類的文化遺產,學校對于太極拳的教學,不僅僅是將太極拳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來開展,更要將其作為一種文化來傳承。中國作為太極運動的發源地,更有責任傳承這一優秀傳統文化,并將這一文化不斷發揚光大。高職院校學生體育作為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重要銜接點,對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具有重大的意義,學生現在的體育態度將決定他們以后對終身體育的重視程度。在全民運動逐漸發展的今天,通過高職院校對學生體育態度的培養會使得太極拳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
在現在很多高職院校中,由于受到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使得很多體育項目不能順利展開,因此,不能滿足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需求,也使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不能順利進行。對于太極拳運動來說,它的習練對場地沒有過多的要求,不需要相應體育器材作為支撐,只需要一塊空曠的地帶即可,這樣既節約了教學成本又避免了資源浪費還鍛煉了學生體能,一舉三得,真正對學校、對學生都帶來了利益[3]。
在對高職院校學生的調查采訪過程中,大多數在校學生對太極拳的教學缺乏興趣,在學校興趣社團中,相對于街舞社團、跆拳道社團、雙節棍社團來說,參加太極拳社團的人數明顯偏少,細究可以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自己正處在青年時期,活潑好動,快節奏是生活的主流,而太極拳相對來說運動緩慢,屬于老年人的運動項目,再加之學生認為太極拳缺乏觀賞性,缺少街舞的狂熱和時尚,缺少跆拳道和雙節棍的實用性,因此,太極拳鮮有人聞。
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的體育教學方法也呈現出靈活多變的特點,逐漸擺脫以往單一的教學方式向現代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發展。但在調查過程中,不少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仍然停留在講解、示范、自主練習的教學方法上,對于新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并不能有效實現,而在太極拳的學習過程中,除了要進行動作的講解、示范,還要注重對學生心理方面的培養。落后的教學方法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于自身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4]。
通過調查發現,在很多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教學水平偏低的現象,很多體育教師并非是體育專業畢業,有的教師對于太極拳運動的動作能夠基本掌握,但對于太極拳運動的理論知識并不能做到全面的理解,這就對學生的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再加之一部分體育教師存在動作不一致的現象,造成其對學生的教學中存在出入。我國普通高校對于太極拳課程的成績評定以及考核標準的認識不到位,太極拳課程的評定方法主要是以理論考試和動作演練水平為主,大多數高校教師不注重學生動作進步程度的關注,而且學生自身對自我評定的認識也存在很大的欠缺[5]。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想太極拳的教學能夠順利展開就必須要端正學生對太極拳的認識態度,學生只有做到對太極拳的深入了解和認識,太極拳運動才能作為一門體育課程在高校的教育教學中順利的開展。首先,習練者要了解太極拳文化的重要內涵以及它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運動文化。在太極拳的習練過程中,要逐漸體會太極中動靜結合、寓動與靜的運動思想,不斷鍛煉運動者的意志品質,培養習練者堅韌的毅力和從容的處事能力。
高職院校應該把終身體育的思想納入體育教材編寫之中,從源頭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終身學習意識。從運動的運動特點來看,太極拳運動屬于一種全身運動,要求身體的各部位協調配合,柔和統一。體育教師在進行太極拳的講解過程中,要注重講解太極運動的動靜結合以及招式的多樣化,也要注重對學生動作和呼吸調節方面的指導,鍛煉學生的靈敏度和沉穩度。在習練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消除浮躁、陶冶情操,做到動作圓滑、肢體協調,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太極拳練習的動作要領和身心的調節,更有利于學生對太極拳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6]。
體育教師是體育運動的直接組織者,對于培養學生積極地運動熱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學校體育教學的教學質量也存在重要的影響。學校對學生成績的考核工作直接反映出學校教學效果的好壞程度,高校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有利于對教學各方面的情況進行系統的了解,從而對教學質量、教學水平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并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查漏補缺,改正以往教學工作中的不足。針對我國高職院校在教學評價方面出現的問題,院校應積極對教職工進行教育科研方面的培訓,提高教職工對于太極拳教學的評價標準,并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提升自我評價能力,推進各高職院校跆拳道課程的向前發展。
太極拳自古至今都是一種好的鍛煉方式,對習練者不管是身體還是心理都能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再者,太極拳運動的運動特點和習練規范能使得高校大學生獲得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在終身體育的背景下,太極拳運動在高職院校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學校的教學內容,而且還鍛煉了學生的生理素質和心理素質,弘揚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院校應該讓更多的學生能夠認識到太極拳學習的意義,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太極拳的習練和學習過程中。
[1]李華.基于終身體育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太極拳教學探析[J].教育與職業,2013(26):136-137.
[2]楊菊芬.陽光體育背景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探討[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6):150-151.
[3]李煒杰,董旭暉.河南省高職院校太極拳教學現狀及優化策略研究[J].河南農業,2012(14):23-24.
[4]李蕾.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16):127-128.
[5]顏鴻填.高職院校開展太極拳教學的作用及對策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5):30-31.
[6]朱宏偉,郭健,毛迪.終身體育思想下的高校太極拳教學研究[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