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承受不起的“中國式結婚”

2014-12-05 09:59:10黃金旺
中國工人 2014年2期

黃金旺

結婚,對于兩個相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但曾幾何時,這份甜蜜卻開始變得異常沉重了。買房、買車、拍婚紗照、辦婚禮……每一項“甜蜜因子”的背后都需要大筆資金的支持。“婚不起”,漸漸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共同感受。

結婚費用一路飆升

婚宴:規模越辦越大,成本越來越高

舉辦婚宴是結婚消費中的“重中之重”。如今的婚宴,規模越辦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

十年前,—桌三四百元的婚宴已經不錯。十年后,上千元的婚宴只是最通俗的。

2000年,鹽城(蘇北地級市)一桌婚宴的價錢在280元~500元之間,到了2005年,一桌婚宴的價錢是400~700元,經歷了2006年、2009年兩年上漲,現在已很少能找到千元以下的婚宴了。

在蘭州,2010年時婚宴普遍一桌是800多元人民幣,2011年時卻漲到一桌1500多元,2012年更漲到一桌1800元左右,且要至少20桌才起訂。

在銀川,2013年1月每桌低于1400元的已經很少了。在郵政部門工作的一位女職工說,她的一位朋友近日在銀川某飯店舉行婚禮,每桌飯菜的標準達到4000元。

目前,上海五星級酒店的婚宴價格在每桌5000元以上,不含酒水、服務費;四星級酒店在4000元以上;知名社會餐飲酒店也要3000多元。

南京目前的一桌價格,起碼2000元,如果20桌以上,這花費就至少4萬元。據南京某飯店宴會預訂部的服務人員介紹,這里小廳是12桌起訂,大廳是24桌起訂,“時間段不同,價格也不同,國慶期間的小廳價格是每桌3699元,生意非常好”。南京另一家飯店相關人員透露,婚宴價格是每桌2099元起,比較熱門的是2399元的標準,會有澳洲龍蝦、螃蟹等。

2012年9月,南京市民金嫻萍在南京市江寧百家湖邊一家酒店為兒子舉辦婚禮,擺了25桌,花了5萬多元。

在溫州,婚宴一桌下來至少也要6000元,如果桌上沒有黃魚、龍蝦這類高檔菜,會被人看不起。有的富裕人家,婚宴成百桌的擺,每桌都上萬元,甚至還給客人發紅包,花銷十分驚人。

2013年國慶期間,北京市婚宴價格大部分都在每桌2000元以上,有的高檔酒店的最低價格每桌超過5000元,并收取10%至15%不等的服務費。其中多家酒店婚宴價格沒有上限。

北京長富宮飯店為五星級酒店,負責婚宴銷售的李先生稱,該酒店婚宴價格最低為5180元一桌,沒有上限,共八個冷菜和八個熱菜,每桌還會收取15%的服務費用。

在同為五星級酒店的北京某大酒店,婚宴價格最低為每桌4380元,也收取每桌15%的服務費。2013年10月6日在這里舉辦過一場36桌的婚禮。

三星級的北京陶然花園酒店,婚宴價格最低為每桌2688元,收取10%的服務費,價格沒有上限。該酒店負責人介紹,國慶期間酒店幾乎每天都有婚宴。

北京順峰酒店總店的前臺工作人員稱,該酒店共提供八種規格的喜宴,價格從每桌2380元到5880元不等,“也可以讓廚師配菜,但不能低于2380元。如果訂10桌以上免收服務費。”

2013年國慶期間,新郎王先生在北京東城區某大廈擺了一場22桌的婚宴,總計花費近10萬元。他們訂的婚宴為每桌4000多元,算上服務費差不多5000塊錢。

豪門婚宴更是高得嚇人。

2012年11月27日,微博認證為“福建身邊事”的微博發布一則微博:“11月24日,某集團豪華返親宴,場面十分壯觀,5畝倉庫開席400多桌,3000多人參加宴會,會場大到一眼望不到邊,宴會花銷800萬元”。

據《東南快報》2013年1月19日報道,福建長樂金峰一企業家嫁女,婚宴擺了300多桌,有近3000人參加,每位賓客都拿到了1000元的紅包。

某明星婚宴開席300桌,每桌酒席約花費8000元港幣(約合人民幣6500元)。在曝光的酒席菜單上,有“乳豬、富貴玉帶蝦球、金錢多子燴瑤柱脯、海皇燴花膠”等十多樣菜式。

此外,農村喜宴十年前后三變樣:十年前,幾十人共享大鍋菜; 十年間,十幾人坐了一大桌; 十年后,下酒店坐進小包間。如今,農村的喜宴也越來越向城里的宴席靠攏,講究品位,注重檔次。

婚慶:法式越來越多,花銷越來越大

結婚的另一項重要開支是舉辦婚慶典禮。

王女士說,2001年我成婚時,婚禮很簡單,司儀簡單說了幾句,攝像胡亂拍了點錄像,化妝是我親自搞的,音響是跟朋友借的。如今的婚禮,似乎成了一場“為了面子的表演”,法式越來越多,花銷越來越大。

今年25歲的吳小姐最近很煩,她的婚禮已經籌備好幾個月了,但至今也沒確定下來,難就難在婚慶上,最簡單的婚慶程序,價格也得過萬。目前海口舉辦婚禮,在婚慶方面根據新人所選服務的不同,價格均在兩萬元至十幾萬元之間,近幾年上漲趨勢更加明顯。

2012年11月,在南京河西某會議中心曾舉辦過一場耗資百萬的超奢華婚禮。工作人員小沈說,當天新人包下了5000平方米大廳,擺了近150桌,由于場地太大,新人走上舞臺用的T臺就有近50米長,而當天新人是開著敞篷跑車進場,可見場面有多大。除了場面大,當天婚宴的裝飾也是極盡奢華,據參與當天現場布置的婚慶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整場婚宴僅布置就耗資巨大,沿路的頂棚鑲嵌著各式各樣流蘇緞帶、水晶掛飾,地面LED染色燈漸序變換不同的色彩,花團錦簇的拱門全部用鮮花扎制。一般婚宴都是提前半天準備,而這場婚宴提前2天就開始布置。

而另一家飯店負責人則感慨道,如今婚宴規模越辦越大,攀比奢靡之風日盛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上百桌婚宴不算什么,有的甚至辦了數百桌,在不同城市搞起了主會場和分會場,并請來電視轉播車把主會場新人舉行的各種儀式以及明星表演通過衛星同步播放到不同城市的分會場。

2013年10月4日到6日,北京市某村委會副主任,為兒子連擺三天婚宴慶典。其中,4、5兩日在兒子所住的小區,搭建數百平方米大棚舉辦“婚慶盛典”。

4日晚7點左右,“婚慶盛典”的表演環節開始,約兩個籃球場大小的空地站滿了人。三個小時的演出中,登場的除了參加過星光大道的演員和中央民族歌舞團的歌唱演員外,還有“劉老根大舞臺”的知名演員等。

現場一名音響師說,他們屬于歐克聯創公司,“光搭這個棚子就是8萬元,請我們公司,外加這些知名演員,總共花了70萬元左右,比如某演員一個人的出場費就是十多萬。”

晚11點許,小區門口燃放了約20分鐘的煙花。

據計算,這兩天“婚慶盛典”的演出費用和宴席費用,一共需要100萬元左右。

10月6日舉行的婚禮場所為國家會議中心大宴會廳。此次承辦婚禮的是“美薇亭”婚慶公司。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們婚慶公司收費較高,也承辦過不少知名明星的婚禮,“這場婚禮,不算宴席,光婚慶公司人員設備的費用,就是30多萬元。”據此計算,6日婚禮全部花費(包括餐飲費用30余萬元)至少在60萬元以上。

據保守估算,這場婚禮3天的花費,約在160萬元以上。

一些婚慶公司利用人們的攀比心理,借機推銷業務,抬高婚慶服務價格。

在山東德州,城市婚禮一般是將新娘從一個酒店繞城接到另一個酒店。在訂車隊的時候,新娘計算了一下,有親友20多人,加上男方來接的每車一人,8輛車足夠了。可婚慶公司說,幾輛車在城區轉多不好看呀,人少就不能按人數訂車了,在德州三五十輛車的婚禮有的是,最少也得20輛車。新娘新郎也覺得有“理”,就狠心訂了20輛車。

按照德州習慣,女兒出嫁“姑不接,姨不送”,所以兩個姨娘一家就直接開車去了舉行婚禮的美麗華大酒店。女方親友在貴都酒店等著車隊,除新娘新郎和伴娘伴郎在一個車上,其余一車一人還沒坐滿。長長的車隊在德州市區緩緩行進,每人獨享一輛豪華轎車,親友們調侃說,這可真是“尊貴享受”了。

婚慶公司還有所謂的“海、陸、空”追求新奇。譬如“海”,是新人潛入海底世界,完成一個“水晶宮”式的婚禮;譬如“陸”,是洞房安在租來的房車里,一路走一路游;譬如“空”,是新娘、新郎乘上熱氣球,在天空中、云朵間,見證他們的愛情。還有四川綿陽市鹽亭縣,新郎用價值2000萬元的直升機接新娘。

在北京,隨著婚慶業職業化趨勢漸顯,婚慶主持人身價也一路飆升,價位分別從1000元到1萬元不等。

2012年12月,上海一名婚禮策劃公司負責人說,明年婚慶價格會普遍上漲。現在該公司婚慶價格分為 6880元至12800元四個檔位,明年平均每檔都會上漲2000元,上漲因素是策劃成本增加。

業余從事婚慶主持工作的閆先生說,現在婚慶市場發展迅速,收入也變得十分可觀。

彩禮:越漲越高,越窮要得越多

對很多中國人來說,結婚遠沒有婚宴、婚慶那么簡單,還涉及彩禮、婚房、工資收入等。

我國自古以來婚姻的締結,就有男方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向女方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周代是禮儀的集大成時代,彼時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禮儀,《儀禮》中有詳細規制,整套儀式合為“六禮”,西周時確立并為歷朝所沿襲的“六禮”婚姻制度,是“彩禮”習俗的來源。“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六禮中的“納征”是送聘財,就相當于現在所講的“彩禮”。這種婚姻形式直到“中華民國”都有延續。

中國改革開放以后,“結婚彩禮錢”一詞躍然于中國社會婚姻風俗中。近年來,彩禮呈現出越漲越高,越窮要得越多的現象。

青島女孩小周說,“我父母告訴我,現在青島流行‘萬紫千紅’,意思就是一萬張五元的加上一千張一百元的,總共是十五萬元。”因為親戚家女孩結婚都要了十多萬的定親錢,如果自家收的定親錢少了,父母臉上會“掛不住”。

從事了近20年婚介工作的資深“紅娘”王黎冰說,從2008年以來,青島市的聘禮早已經漲到五萬元以上,現如今的聘禮大約分為三個檔次:第一個檔次是五萬到六萬元,第二個檔次是八萬到九萬元,第三個檔次是十萬元以上。“富二代另當別論,他們都是過百萬元的,我去年一年經手過百萬元的情況就有七八例。”對于聘禮過十萬元的情況,王黎冰認為,至少已經占到了百分之四十。

王黎冰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時,島城的聘禮是800元,漲幅也比較慢,一直到1998年左右,還是幾千元的水平。過了2000年便漲到了萬元左右,之后便是一年比一年高,很快便漲到現在的十萬元上下,這樣算下來,15年左右的時間漲了一百倍。“這和生活水平提高、物價水平上漲離不開,的確是有些高,但誰也沒有能力把它擋住。”

2012年4月6日,在山東菏澤某論壇上有一篇題為《跟菏澤鄄城女孩訂婚,訂不起》的帖子。發帖人稱,弟弟訂婚,按當地訂婚禮金的“行情”是“四萬四”或者“六萬八”。有網友跟帖稱,訂婚禮金要論斤秤,需要三斤三兩人民幣,相當于大約136000元。

在西北許多農村,商定一門婚事要給女方家庭準備彩禮錢,這是個老規矩。隨著物價快速上漲,農村待嫁姑娘的“身價”近年來也是節節攀升。在甘肅中東部的一些偏遠鄉村,不少地方結婚的“彩禮”從前些年的兩三萬元,上漲至十萬元,在個別自然環境差,山大溝深、交通不便、干旱貧瘠的偏遠村莊,要想娶一個媳婦,女方提出的彩禮則會更高。

據《蘭州晨報》2013年10月28日報道,目前,甘肅一些農村存在著將姑娘的學歷作為索要彩禮標準的情形,通行“價格”是:本科10萬元,大專8萬元,中專6萬元。這些父母之所以會這樣計算和索要彩禮,是因為他們借債供女兒上學,付出了這么多的學費。

近幾年天水市開展的一次婚姻嫁娶情況調研活動表明,農村不同區域婚嫁費用支出數額因山區、淺山區、后山區而不同,經濟越落后費用越高。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婚嫁費用呈較大幅度上漲趨勢,婚姻當中要高額彩禮的封建落后陋習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有蔓延趨勢。

男方娶老婆的成本在上漲,女方的嫁妝也是水漲船高,不斷加碼,現在陪嫁車子的檔次都提升到雙B(BMW寶馬、 BENZ奔馳)了。不管是未婚還是已婚,有一點大家是有共識的,結婚消費的大盤子越來越大,雙方的“負擔”都不輕。

彩禮之外還有婚房。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購置婚房又需要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

婚房之外還有工資收入。2013年2月發布的《2012—2013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杭州90后女性理想男友的最低收入為6255元/月,80后女性對男友工資要求為7828元/月,70后則上升到7945元/月。“男性月入四千才配談戀愛”,人為設置的戀愛“起步價”門檻越來越高。

2012年,曾有網友狂曬自己所在城市的“娶妻”成本,根據網友的曝曬,“中國10大城市娶老婆成本排行榜”出爐。第1名深圳:208.2萬元,第2名北京:202.8萬元,第3名上海:200.82萬元,第4名杭州:178.2萬元,第5名廣州:128萬元,第6名南京:102.8萬元,第7名蘇州:94.4萬元,第8名天津:108.6萬元,第9名武漢:65萬元,第10名成都:55.4萬元。

以深圳為例:1.房屋一套(80平),以均價22300元計,22300×80=1784000。(筆架山城市主場價格)2.裝修,中等裝修,80平算,計10萬元。3.家電家具,計5萬元(部分以女方嫁妝形式出資承擔)。4.轎車,普通代步車為標準,計10萬元。5.辦喜酒,中等酒店(上海賓館的檔次)20桌,包括自帶酒、煙、糖,計2000×20=4萬元,回收紅包以每桌平均2000元,計2000×20=4萬元,收支相抵。6.度蜜月,選去韓國好,平均每人費用以6000為標準,計6000×2=1.2萬元。7.從泡妞到決定結婚這段時間戀愛期,包括出去吃飯、買禮物、娛樂、旅游、送女友父母節日禮品等,平均每月以1500元的標準,談2年,計1500×12×2=3.6萬元。綜上,成本合計1784000+10+5+10+1.2+3.6=208.2萬元。

有網民計算后指出,中國人的結婚成本30年來增長了4000倍,結婚賬單從低端的500元漲到了高端的200萬元。

于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在城市夾縫中生存的“80后”待婚族們時常感嘆:“不是不想結婚,而是結不起啊!”

結婚費用居高不下危害大

經濟壓力大“婚不起”

高昂的結婚費用成為一道跨不過去的坎,擋住了戀愛雙方的幸福路。

近些年,青海部分農村婚嫁開支節節攀升,有的農戶為此舉債,喜事成了包袱。

青海湟源縣灰家溝村的老韓去年底娶了兒媳,家里添了液晶電視、組合音響等;訂婚送禮,辦了8桌酒席,共花了8萬元。把禮金全部抵進去,仍欠債兩萬多元。老人說:這些年打工還債,日子剛紅火起來。家里一添新人,又回到從前了。

樂都縣趙家寺村是一個小山村,村里的小趙2012年底辦了婚禮。沒過幾天,父母就到縣城打工去了。他父親粗略算了一下:結婚前去看女方,禮品、紅包等就花了幾千元,訂婚“干禮”12萬元。進門前要給新媳婦買“三金”(金項鏈、金戒指、金耳環)、3套衣服、家電等共花兩萬多元。結婚酒席十幾桌,每桌三四百元,糖煙酒等雜七雜八又是1萬多元。“娶個新媳婦花了15萬元,欠債6萬多元。”

高額的結婚開支讓一些年輕人頭疼。樂都縣大地灣村的小祁,大學畢業后在縣城打工。快30歲還沒結婚,在農村就算老大難了。家里為供他上學,已經欠了很多債。他也談了對象,人家問有沒有新房?將來能不能買車?這些條件把小祁“嚇軟”了,只好放棄結婚,打拼幾年后再說。

在西寧、海東地區農村采訪,一些老年人連連搖頭:過去尕娃結婚,給女方買幾件衣服,見面給個紅包幾百元、幾千元,請幾桌親友,有的只放一掛鞭炮,就把媳婦娶了。現在的姑娘金貴,娶不起!喜事當天高興,辦完就發愁。

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2012年在當地辦一場婚事,花費是農牧民家庭年純收入的3至6倍,甚至10倍,一些低收入農牧戶因此負債致貧。

“婚不起”的情況也存在于甘肅農村。

甘肅省秦安縣葉堡鄉王溝村村民羊順夫妻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25歲,小兒子21歲,而兄弟倆在農村已成了大齡青年。兒子的成家問題成了羊順夫妻晝夜牽掛的事。雖然村子里和羊順兩個兒子年齡相仿的小伙子不少,但自家經濟拮據,家底清貧,誰家的姑娘會嫁過來呢?

“大兒子已25歲了,用時髦的話說,在農村就是‘剩男’,沒法子只能外出打工碰碰運氣。小兒子年齡正好,上半年他自己談了一個對象,兩個娃私下里相互喜歡,但由于對方家提出要的13萬元彩禮我們沒籌到,所以事情就這么擱下了!”羊順說話的語氣既無奈又惋惜。

女方來男方家看房是相親第一關。“為了順利過關,我在舊房土墻上貼了層瓷磚,又借錢買了套過時的組合柜,房子現在總算過得去,可那筆巨額彩禮到哪兒去籌啊?有時我覺得帥氣、乖巧的兩個兒子攤上我們這樣沒本事的父母,把娃的一輩子都害了!”羊順使勁搓著布滿老繭的雙手無助地說。

13萬元!這么一筆巨額彩禮,如同一座大山,壓得羊順夫妻喘不過氣,打從說親的事開始后的半年里,他們四處借錢,也曾試圖去貸款,但所有的努力似乎都是徒勞。

“因為窮,人家擔心我們還不起,沒人愿意借。”身體本不怎么好的羊順媳婦有些病怏怏地說。

明知家底薄,但表面上還要裝得闊氣;本來身體不太好,還要強打起精神表現得婚后絕不會給兒媳添負擔。羊順和妻子早就暗自商量好了,只要兒子的婚事有眉目,要他們老兩口怎么做都行。

甘肅一些偏遠農村的村民說,以前農村負擔最重的事情是建房子,而現在卻變成了娶媳婦。娶媳婦已經成了一些農村男子的“硬傷”。

因“娶媳婦”負債,不只限于青海、甘肅,在河北、河南、山東、貴州等地農村都不同程度出現這一現象。

逐年攀升的婚嫁彩禮,最少使一家兩代人債臺高筑,不堪重負。有的家庭因為舉債生活,還加劇了家庭、夫妻之間的感情糾紛和矛盾激化,同樣會波及下一代的教育和成長。

甘肅省秦安縣葉堡鄉王溝村里有幾對恩愛的年輕夫妻,娃都生下了可孩子卻無法落戶,其原因是婚前無法拿出彩禮,孩子的爸至今沒有和老丈人家見過面,老婆的戶口在娘家也就遷不過來,直接影響到下一代的成長和生活。

在城市,同樣有“婚不起”的情況存在。

籌備婚禮的長沙白領張季來算了一筆賬,40桌酒席,平均一桌2000元,酒水煙茶不少于3萬元,加上拍婚紗照、找婚慶公司,一場婚禮辦下來至少花費15萬元。這讓月薪加起來不足7000元,還承受著房貸、車貸壓力的他和妻子深感“壓力山大”。

男青年小楚在青島大學上學期間認識了女友小趙。本科畢業后,小楚考取了南京大學的研究生,而小趙則留在青島工作,但兩人一直保持著戀愛關系。小楚研究生畢業后,直接回青島工作,成為一名律師。兩年后,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小楚和準丈母娘見了幾面之后,感覺對方對他的態度很冷淡。再三詢問女友后,小趙終于開口說出了實情。原來,她的父母嫌棄小楚不是本地人,在青島沒有買房子,如果非得要結婚,必須先拿出19萬元定親。對于來自臨沂農村的他來說,這筆錢根本無力承擔。多次努力都宣告失敗后,這對相戀7年的情侶最終不得不最后分手。

青島市一位婚介專家王女士認為,在這些年的婚介過程中,她見識過各種各樣不歡而散的悲情劇,其中不少都馬上要舉行婚禮,卻因為聘禮的問題沒解決好而鬧崩。“很常見的一種是女方提出條件,而男方沒有支付聘禮的經濟能力。為了能結婚,男方要么借錢要么貸款,兩人終于湊合著在一起了,可后來女方卻發現背著債務過日子太累,兩人又分了。”王女士表示,在所有介紹成的情侶當中,每年都有百分之八左右的情侶因為聘禮問題而突然鬧崩。

在結婚費用高漲的情況下,并不是只有經濟條件一般的人才喊“婚不起”,有錢人似乎也有他們的煩惱。不久前,一位溫州老板就向朋友抱怨給兒子辦婚禮辦不起,被曬到網上。

“因為女方送男方一輛寶馬X5,所以男方訂婚出的禮金是52萬元;到香港訂購首飾和衣服,女方出了18萬元,男方出了15萬元,婚宴設在一家排場很大的五星級大酒店,總的費用加起來要180萬元,還不算現成的房子,去年大兒子結婚就花了差不多150萬元。”而事實上,這樣的費用支出放在溫州高端婚慶市場并不算什么,難怪這位老板連連感慨,現在自己賺錢的速度,還真是趕不上兒子結婚花錢的速度。

據了解,以“愛情之都”杭州為例,男性的婚姻成本大約為250萬元。其中包括100平方米的房子,以杭州兩萬元/平方米的均價,需要200萬元。裝修20萬元,辦喜酒10萬元,以及其他必要開支20萬元,如戀愛成本、度蜜月等。假設男方自有存款30萬元,年收入以10萬元計算,(250-30)/10=22年。最后得出結論為:男方傾其所有+不吃不喝工作近22年=討一個杭州中等條件的老婆的成本。

無奈啃老

結婚開銷大,年輕夫婦拿不出錢時便向父母伸手。

前不久,上海一對小夫妻微博曬婚禮賬單就曾引來眾人圍觀。除去房、車,雙方合計花了32萬元,而且多數都由雙方父母承擔。

在日趨昂貴的“中國式結婚”面前,越來越多的新人們愈加覺得囊中羞澀。據調查顯示,86%的被訪新婚夫婦月收入不到8000元,其中絕大多數的月收入不到5000元。“結婚錢父母出”已經成為時下很多新婚夫婦應對巨額花銷時的首要選擇。

中國婚博會數據中心主任廖俊國介紹,大約有47%新人結婚費用的20%至60%來源于父母支持,其中更有14%的新婚青年,其結婚消費的80%至100%靠父母資助。

有網友感慨:爺爺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媽媽只用了“半頭豬”,而我結婚卻要了爹娘“半條命”!

拖累親友

婚嫁開支增加,親友送“人情”也水漲船高,大喊吃不消。

沈陽詹氏教育史料博物館館長詹洪閣研究了20余年婚俗,他從各地淘來了許多珍貴的結婚禮單。

詹洪閣介紹,新中國成立初期,結婚禮金大部分在5000元~10000元之間,能拿出20000元的算大戶了。而在當時,絕大多數人的工資都是每月200000元~300000元,有一定技術職稱的工人每月能賺到300000元~500000元。

別看數目嚇人,第一套人民幣中的10000元則相當于第二套人民幣中的1元,面值5000元的紙幣也就相當于第二套人民幣的0.5元。

上世紀60年代左右,第二套人民幣開始流通,結婚禮金的數字就不那么嚇人了,一般是在3元~5元,能拿10元錢的非常罕見。而到了上世紀70年代,結婚禮金已經漲到了5元~10元。

在詹洪閣看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禮金的“含金量”也開始猛烈增長。從禮單中不難發現,進入上世紀80年代,隨著百姓收入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10元、20元在婚禮中已經拿不出手,50元~100元比較常見。進入上世紀90年代,沈陽的婚禮禮金已經100元打底兒,拿100元~200元比較常見。而如今參加婚禮,200元已經拿不出手,通常都得300元墊底兒,500元比較常見。

由此可見,從0.5元至300元,結婚禮金在60年間竟翻了600倍,遠遠高于工資的增長速度。而在禮金暴漲的同時,禮金在工資中所占的份額也在逐漸被放大。以60年前為例,參加一次婚禮所掏的禮金只占工資的2%左右。而如今,如果在婚禮中隨500元的話,那么對于絕大多數百姓來說,能占到工資的15%左右。

國家統計局青海調查總隊發布: 2012年青海農村居民人均“人情”支出約762元,比前5年增加約537元,年均遞增27%,高出近5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速12個百分點。

2013年“十一”期間,趙先生和妻子原本商量著準備外出旅游,可在9月份先后接到了幾份婚禮邀請,不僅要回趟老家參加妹妹、表弟的婚禮,而且還要在“十一”期間提前趕回長春,到吉林市參加大學同學的婚禮。

這個“十一”,趙先生的婚禮紅包就送出去4400元(妹妹2000元,表弟1000元,大學同學1000元,同事200元,朋友200元),不僅旅游計劃泡了湯,還造成了當月收支的嚴重失衡。

隨份子對于在北京大興某服裝廠流水線工作的曾女士來說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我工資不高,還要養家糊口,平均每份禮都要幾百元,一個月有一兩次送禮,我的生活質量就受到威脅了。”曾女士稱,自己家住安徽黃山市區,家族比較大,相互走動也頻繁,幾乎每個月都能收到請柬。

“10月2號的時候,我的堂妹結婚,我隨了500元的禮。”曾女士說,依據目前在黃山送禮的習慣,最低的禮金也得100元,沾親帶故的至少也得300元以上,這讓每月工資才3000塊的她感到壓力巨大。

為了節約錢,盡管是堂妹結婚,曾女士也選擇了不回家參加婚禮,而是讓爸媽代為隨份子,“這能節約來回好幾百元的車費”。

據《揚子晚報》2011年9月30日 報道,退休4年的趙師傅29日中午上街閑逛時,遇到了以前的朋友老許。兩人互相寒暄起來,老許說還正要去拜訪老趙,因為自己的女兒已經26歲了,談了一個對象,定在10月份結婚,說著就拿出一封請柬遞給老趙,請他參加女兒的婚宴。老趙顯得有點尷尬,頓時臉紅一陣白一陣,雙唇顫動一時不知道說什么好。老許見對方有點異常,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稱還有一些請柬要送,就準備離開,哪知道老趙竟一下子癱倒在他身上。老許一時搞不清情況,趕緊將他送到附近朗盛醫院就診。

經醫生檢查老趙無大礙,只是一時情緒比較激動,加上原來就有高血壓,造成腦供血不足。醫生說,在這段時間,趙大伯最好在家靜養休息,把血壓降下來,不宜參加宴請之類的活動。老許見狀主動對他說,好好調養身體就不要參加婚禮了。醫院的顧醫生和老趙也是老熟人,講話也不避諱,而且顧醫生喜歡跟病人嘮,以了解病人情況、生活、情緒等,老趙就告訴顧醫生,在這個月的中秋節前就收到不少請柬,喬遷的、過壽的、結婚的,送出的份子不少,今天碰到老許也是意外的事情,老許請他喝喜酒也是意外的事情,當時就感覺頭暈、胸悶、煩躁接不上氣,才半個多月,就收了不下10封請柬,前后恐怕要出6000元份子,相當于三個月的退休金,現在行情在這里,份子少了根本拿不出手,而自己的子女都是旅行結婚,沒請什么人。

在醫院的人聽他這么一說都有同感,覺得蠻為難的。顧醫生說,這類事情還蠻多的,他在2006年9月份就遇到過一個老太到醫院來,以血壓高為由提出住院,后來他們無法給老人辦理住院手續,勸她服點降壓藥就行了,可老人說不行,她就是要住院,她的親戚后輩太多,湊在節日辦喜事,她要躲避人情份子。

南京某大型企業的總經理助理小張(化名),40歲不到,寶寶剛滿一周歲,生活本來過得還算風平浪靜,但最近,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讓他焦頭爛額。事情的起因很簡單,小舅子要結婚,老婆向他要10萬塊錢的份子錢,雖然過得還算富裕,但小張還是難以接受。

小張說,他是本地人,老婆是連云港人,在他們結婚時,已經掏了10萬塊錢的彩禮錢,后來小舅子結婚蓋的新樓他也出了一大半,可如今,小舅子辦婚禮,老婆開口問他要份子錢,且一開口就是10萬,他實在“吃不消”。

小張表示這錢肯定會給的,但還是一肚子抱怨,“誰的錢都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再說,沒錢你別結婚啊,一個男人依靠別人算怎么回事?”

小張的說法得到了不少網友的認可,來自徐州的網友“candy”說,她弟弟結婚,缺口也是她和老公補上的,出的錢并不比小張少。

2013年國慶期間,新京報對100名在北京生活或工作的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受訪者中,45%的人送的禮金在500元以下。禮金在501元至1000元的占32%,1001元至2000元的占12%,禮金超過2000元的占比11%。

其中,昌平區某保潔公司環衛工曹女士隨禮金額最少。“壓力很大,我兒子還在上大學,我和老伴都在做保潔掙錢,每年都有不少的錢花在了隨份子上面。”她表示,收入低,請柬收多了,就實實在在地影響到了生活,但抹不過去的人情債還是讓她掏出了50元。

隨禮最多的則是某建筑公司副總經理謝某,他國慶期間要參加6個婚禮,一共要掏6.2萬元份子錢。“一哥們的兒子結婚,捧場給了4萬元。”謝某說,他感到有壓力,但朋友圈里,大家都給那么多,他也不能落下,“看著錢嘩嘩往外流,心里也挺心疼,但大家禮尚往來,沒有辦法。”

調查數據顯示,“紅包炸彈”讓近60%的受訪者感受到了經濟壓力,其中30%的受訪者直呼“壓力很大,吃不消”。

影響婚后生活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研中心研究員、教授楊建華指出:婚姻生活是實實在在的。一味地追求婚禮的奢華,過多透支財力,必然會影響到婚后的生活。

4年前,香香結婚時,父母提出要5萬多元的彩禮。小兩口想盡辦法,都沒能湊到這筆錢。幾經商量后,父母同意讓他們“分期付款”,小兩口給香香的父母打了“白條”。

“我們倆收入不高,又要養孩子,到現在還欠我爸媽三千元。”香香說,這彩禮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她覺得父母把她當成商品“賣”了。

引發家庭悲劇

據《海峽導報》2013年3月28日報道,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河田鎮23歲的阿金,兩年前和一個江西男子相識、相戀,終于談婚論嫁。

半個月前,男友和他父親上門提親。雖然阿金堅持不要男方的彩禮,可她家人不同意,“開價”8萬元,還提出婚后要他倆負責養父母和爺爺三位老人的生活。

男友的父親一聽,8萬元也太貴了,以后負擔還那么重。“還價”不成,他拉著兒子離開了阿金家。

3月25日一早,家人發現了阿金冰冷的尸體。她上吊自殺了。

據阿金的好友說,之前阿金是有身孕的,男友離開后不久,她就將孩子打掉了。“前段時間她精神都很不好,和她打招呼她也不應。”

24日傍晚,好友見了阿金最后一面,阿金抱著鄰居家的寶寶,很久不愿意放手。第二天,噩耗傳來,香香推測,是彩禮太高嚇走了男方,阿金連日來壓力過大,又想孩子了,才會選擇輕生。

阿金平時是個乖乖女,很文靜,特別孝順自己的養父母,每個月三分之二的工資都會交到家里。說到這個溫柔美麗的姑娘就這么離開了,她的同事、朋友紛紛嘆息,“太傻了”。

因為彩禮太高,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最終引發了阿金自殺的悲劇。

而在阿金周圍,因為彩禮太高,也發生過不少悲劇,“有的分手,有的私奔了,甚至有的借錢‘買斷’,不再回娘家,女兒和家人成了陌路人”。

浪費錢財食物

如今婚宴上的浪費現象十分普遍。

想起“十一”參加朋友婚禮時的情形,河北秦皇島市民孟女士感到非常惋惜:“一桌子菜連三分之一都沒吃完,好多菜一筷子都沒動。客人都走了,還有菜沒上完,真是太浪費了。”新婚大喜,擺上幾桌好酒好菜招待親朋好友是傳統的習俗。可如今,這一習俗變得愈發昂貴而浪費。

“婚宴的酒席1000多元一桌,菜盤摞得一層壓一層。這簡直是太浪費了。”孟女士說,朋友小兩口都是外地人,在這兒沒多少親友,剩下的菜只打包了一小部分。看著服務員把一盤盤沒吃多少的菜倒進垃圾桶里,真心疼。

海港區一家大型酒店的工作人員說,宴席的菜最少要在16個以上,多的達到20多個,這樣的菜量一桌10個人很難都吃掉,導致剩下的菜更多。

從事婚慶行業的方女士說,每年秦皇島市都有上萬對新人登記結婚,酒席得擺上幾十萬桌。雖然一桌的浪費看起來不多,但加到一起,全市每年婚宴的浪費至少得千萬元以上,非常驚人。

山東德州寧津縣段先生女兒在濟南工作,親戚朋友都在德州老家。籌備婚禮的時候,考慮到濟南的消費標準很高,還要額外增加交通、住宿開支,就把婚禮地點定在了德州。

婚慶典禮結束后入席,每個桌子上都擺滿了農村婚宴上看不到的白酒、紅酒、啤酒和飲料。菜邊吃邊上,都是16寸大盤,20盤菜擺滿了桌子。僅這些菜10個人可勁吃也是吃不完的。

雖然飲食習慣已經改變,不受歡迎的雞鴨魚肉和海鮮等“硬菜”還是必不可少。雖然推杯換盞你敬我讓,畢竟這種特殊場合免不了讓人拘謹,所以狂吞豪飲者并不多。到酒足飯飽離開時,還有三分之一的菜(尤其是大魚大肉高檔菜)幾乎沒動筷,動筷的也大多剩下一半。幾百元錢的酒有的桌子上剩下半瓶,有的桌子上剛剛啟封。

在這種場合,既不好意思也顧不得打包的;就是打包,20多桌折合上百盤子菜,往哪里放、吃多久呀!無奈,只得眼巴巴看著服務員將剩酒剩菜丟進垃圾桶里。

晚上回到家,在城郊飯店宴請“隨份子”的鄉鄰朋友。雖然檔次沒有城市酒店高,但是也越來越排場。菜雖然還是流傳已久的“四干”“四鮮”“四涼”“四熱”,但是早由4寸、6寸盤換成了16寸盤,而且增加了必需的雞、魚、蝦、蟹、豬肘、牛羊排等“硬菜”。

酒喝好了,接著是兩道飯:饅頭配8合碗的魚肉蛋菜外加每人一碗“鍋燜”(蘑菇燉雞、兩只雞蛋)和4大盤水餃。結果不僅酒菜剩了一半,飯菜更是沒動幾筷、水餃沒吃幾個。美酒佳肴就這樣不經過肚子消化,直接變成了垃圾。人還是那么多,肚子還是那么大,飯菜卻成數倍增加,怎么能消費得了?

2013年10月5日中午2時許,一家駐京辦餐廳的8層宴會廳,一場13桌的婚宴只剩下兩桌客人還在喝酒,每桌近五千元的菜品,剩下了近半。打掃會場的服務員不斷將一盤盤剩菜端走,并倒入垃圾桶。一名廚師經過操作間,目光在垃圾桶上停留了幾秒,“可能我是新來的,還不習慣”,他笑笑說。

與此相同,湖南大廈、萬達拉斐特酒店等地的婚宴后,菜品剩下了近六成,無人打包帶走,全部被倒入垃圾桶。

婚宴浪費知多少?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據餐飲業人士透露,目前餐飲行業的浪費率在10%至20%,但在婚宴上,這一比例最高可能達到50%。婚宴,由喜氣洋洋的“盛宴”變成一場場“剩宴”。

綁架愛情

相互攀比之下,當金錢成了比感情還重要的婚姻砝碼,姻緣就徹底被金錢“綁架”,情傷累累!

急功近利的物質欲望正在使婚姻的構件發生裂變:物質追求在不斷擠壓愛情空間,甚至上升為婚姻的必要條件。據《2011中國人婚戀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近七成女性選擇“男性要有房才能結婚”,近八成女性認為男性月收入4000元以上“才配談戀愛”。在收入低房價高的中國,這種條件對多數男性來說都高不可及,其結果是有錢有房的男性可以享受齊人之福,無錢無房的“屌絲”只能承受無愛之痛。

多重因素使結婚費用走高

結婚費用越來越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父母之命不能違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鄭少雄博士說,婚禮給年輕人帶來的巨大壓力,很多是由傳統的家庭觀念導致的。一些父母因為各種原因和對傳統習俗的固守,往往帶來很多繁復的手續。有六成多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愿意舉辦簡約的個性婚禮,但是說說容易做起來難,也有近六成受訪者直言,婚禮從簡的阻力來自父母。

“面子”文化作祟

在東方,結婚費用高漲的原因之一是根深蒂固的“面子”文化作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邱建新說,“婚宴之所以越辦越鋪張、越請人越多,根植于國人心中的‘面子文化’”。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婚姻是絕對的終身大事,大家都希望辦得體面,從而會增加一些非理性消費;目前再加上一些商家的炒作,婚禮便越發地開始變味,“人們相互攀比,誰也不想在自家婚禮上‘跌份’”。

許多人認為,“畢竟一輩子就結這么一次婚”、“不體面的話,親戚、朋友、同事難免說閑話”等聲音一再充斥耳邊,最終,兩人的支出一次次超出預定范圍。

2013年10月6日,就職于四川成都一家外企的任琦在某五星級酒店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宴現場由婚慶公司全方位策劃包裝,歌手現場演唱、專業燈光,婚禮現場猶如浪漫的“燭光晚會”。

“原本預計婚禮從簡,但看到朋友們的婚禮都辦得風光,便覺得自己也不能跌份。”任琦說,結婚當天,攝像師請了兩個,一個跟著自己,另一個則從妻子化妝便開始拍攝。迎親車隊由原計劃的8輛變成10輛,從普通車換成了奧迪。這樣的婚禮自然是精彩異常,任琦在親朋中掙足了面子,花費也比原計劃翻了一倍多。

大家都知道婚宴浪費嚴重,但多數新人還是騎虎難下,擔心檔次低了丟面子。

為兒子籌備婚禮的秦皇島市民李先生說,“人家辦得都不錯,咱一定也不能差了,必須得好好辦。”結婚是一件高興的事,也是一件關乎兩個家庭面子的事。那么多親朋好友來了,如果婚宴檔次低了,菜少了,也不好看。所以雖然明知道浪費,也得硬著頭皮把婚宴的檔次搞上去。

在農村,誰家娶媳婦、嫁姑娘,什么架勢,附近幾個村莊都知道,這也“逼”著一些農家咬牙撐場子。

在“面子”文化作祟方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中下層經濟實力的家庭,是為了將子女的婚姻大事辦得體面一些,但他們一般不接受奢華和浪費;一種是攀比炫富,極盡奢華,不怕浪費,也就是現在流行詞語所說的土豪式結婚消費。

據紹興一家媒體的調查顯示,有26%的受訪者認為,舉辦豪華婚禮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有10%的受訪者更是直言,舉辦豪華婚禮是炫富在作祟:“看見別人的婚禮很有派頭,自己不跟著,生怕會落伍。還有些把婚禮也當做社交的一部分,通過婚禮來炫耀自己的經濟實力,排場越大越顯示身份的與眾不同。”

對此,有人直言不諱地指出:“其實奢侈的‘中國式結婚’背后,折射的是‘中國式奢侈’的風行。”現實中,“中國式奢侈”隨處可見,豪華“官衙”四面開花,公務接待奢侈化,公車也盡買豪車,富豪一擲千金極顯雍華——這些遍地開花的“中國式奢侈”,深深地影響愛面子的中國人。

于是,盲目攀比之風滲透社會的各行各業、生活的方方面面。單位與單位之間互相攀比辦公條件誰豪華,簡陋的反被嘲笑;公務接待攀比喝什么酒,不是茅臺還拿不出手;而普通百姓之間有個紅白喜事、請客送禮等,也少不了比較,以至于“豪華婚宴”、“天價婚禮”層出不窮。在盲目攀比之風的推波助瀾下,愛面子的中國人讓結婚花銷步步攀升,一路瘋漲,最終導演了一幕幕夸張的“中國式結婚”。

借婚宴還人情回禮

河南安陽新郎李龍的母親說,此次擺婚宴一方面是按照習俗,宴請親友,再一個,隨出去那么多份子錢,總得找個場合收回來。

即將在江蘇鹽城老家舉辦婚禮的準新娘王媛說,“朋友很多,請吧,人家大老遠跑來,太累;不請吧,又感覺這份交情擺在那兒,說不過去。”辦婚宴就是還人情,平時父母也參加過不少親朋好友的婚宴,到了自己子女辦婚禮時,不請總歸禮節上說不過去。

分析一些人的心態,熱衷于大辦婚禮的,有各種各樣的想法。其中有不少人認為,別人能大辦,我也能大辦!別人都大辦了,我不大辦豈不吃虧?這么多年送出去那么多,豈不是白送了?有機會不撈回來,豈不成了大傻瓜!

社會經濟發展推高結婚費用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研中心研究員、教授楊建華認為,結婚奢侈風越刮越厲害,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很大關系。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周寧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婚姻從來都與金錢有密切關系,從人類進入商品社會即是如此。而現代社會人們在婚姻、戀愛方面的花費越來越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社會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收入水平提高讓很多人有能力在婚姻、戀愛方面花更多的錢。當很多人花得起這份錢時,“市場行情”自然水漲船高。一些沒有經濟基礎的人迫于社會壓力,也被迫硬著頭皮跟隨著這個潮流。

移風易俗,理智結婚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們的生活方式也應該隨之發展、進步。移風易俗、擺脫庸俗,應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理念和追求。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調研中心研究員、教授楊建華認為,婚禮作為兩個人愛情的結晶值得紀念,但是說到底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新人特別是家長應該更理性地面對這一問題,不能盲目跟風。為了“面子”和虛榮心而不惜重金打造奢華婚禮的做法,并不可取。

有一些新人與家庭,在喧鬧的婚宴背景下作了冷思考。

準新娘王曉麗在揚州一家醫藥銷售公司工作,她決定不跟隨時下主流。“干嗎一定要把婚宴擺在酒店里?永遠都是那些菜品,都是那些套路——給錢、吃飯、走人,跟做了一單生意似的。”她把婚宴擺在了一家生態農莊,聚完餐還能釣魚、采摘,既不浪費,又不落俗,同樣能獲得祝福。

在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王峰,已決定旅游結婚,回來后再請親戚朋友吃飯。“我不辦婚宴,只是請大伙聚餐,告訴他們‘我們結婚了’。”他覺得,與其把錢花在昂貴的酒店婚宴里,不如出去轉轉。“應該讓婚宴、婚禮回歸慶賀的本身。結婚,說到底還是兩個人的事情,不能讓繁瑣的婚禮、婚宴沖淡了結婚的喜悅。”

新人牛先生和史小姐的婚宴就很特別。他倆包下一家規模不大的拉丁自助餐廳作為婚宴場所,在餐廳的支持下,同樣有鮮花、緞帶、輕紗、氣球等婚慶布置,但用餐過程卻是來賓各取所需。而新人不僅在婚宴過程中也設計了征婚、感恩、游戲等環節,還將原本婚宴下半場的敬酒改為整個用餐過程中的互動。一場婚禮下來,氣氛熱鬧卻不浪費。史小姐告訴記者,由于是自助餐,所以婚宴的結算方式是“包場費+人頭費”,很經濟;而來賓也能吃飽吃好。

南京一位新郎說:“結婚是我們自己的事,完全沒有必要張羅那么大的場面。風風光光是一時,和和美美才是一世。一個晚上的風光、排場,證明不了什么。”

盡管一些奢華婚禮仍然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可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歐美年輕人開始鐘情于一場簡約又不失個性的“綠色婚禮”。

“綠色婚禮主張去繁就簡,打破傳統,減少資源浪費,倡導環保理念。”綠色婚禮策劃網站Offbeat bride的老板阿里爾·斯托林說。

“我們的婚禮就像一個野餐聚會,沒人需要西裝革履。來吧,到我們家的后院來,穿上你最愛的衣服。我們歡迎任何一件禮物:一包薯片,一瓶葡萄酒,一個靠枕或者一張椅子。”在寄給賓客的婚禮邀請函上,42歲的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羅莎·布魯克和她的未婚夫、44歲的喬治·穆勒這樣寫道。除了這樣一段話,這對準新人的邀請函也沒有多余的裝飾和復雜的包裝,只寫了新人和賓客的名字,婚禮的時間、地點以及交通路線圖。

新娘布魯克告訴《紐約時報》記者:“對我來說,這就像一個平常的家庭聚會,只不過多了一枚戒指和一個將要娶你的人。”布魯克和穆勒打算邀請的賓客共有16人,婚禮籌備也僅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她補充說,她的婚紗和禮服是網上淘的二手貨,婚禮用餐具和長桌則是從鄰居家借的。

綠色婚禮也不會讓賓客為了禮金和禮物而煩惱。

有網友指出,面對暴漲的結婚成本,年輕人結婚要量力而行,有什么條件就結什么條件的婚,愛情不需要盛大婚禮、豪華房子、高檔車子等來證明,“瘦婚”、“裸婚”都是可行的;家長也不要盲目攀比,畢竟家庭和睦不在于一時排場,不要因為一場婚禮而給新人增加沉重的負擔。愛情珍貴,但婚姻不該真貴。

現實中,高昂的婚戀成本之下,年輕人結婚方式選擇的兩極分化日趨明顯。一部分人選擇啃老,另一部分則直接選擇裸婚。據《2011年“情人節”婚戀調查報告》顯示,對于裸婚持反對意見只占33.9%,也就是說大多數的人對于這種形式都報以支持,或者并不反對。

對于當下許多適婚男女而言,裸婚或許已成為迫于婚戀成本過高的一種有效應對。

山西省稷山縣南陽村在1966年成立紅白理事會,近五十年來一直依靠這一組織約束村民婚喪嫁娶等行為。村支部副書記黃國棟說:“這么多年來,村民已形成簡單操辦婚喪嫁娶的習慣,禮節消費也一直處于較低水平。”

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說:“夫婦結合,本出于情愛,而要以經濟為條件,就失去了相愛的本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天天色天天综合| 毛片免费高清免费| 欧美成人免费| 性69交片免费看|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高清码无在线看|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91精品国产91欠久久久久|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欧美在线导航| 国产91高跟丝袜|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曰韩免费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天堂777| a欧美在线| 国产微拍精品|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啊嗯不日本网站|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青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19p|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jizz国产视频| 欧美a在线看|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成年人久久黄色网站| 亚洲毛片网站| 久久网欧美|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熟女偷拍|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福利视频久久| 久久semm亚洲国产|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2020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成人午夜亚洲影视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一级一毛片a级毛片|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鸭| 亚洲无卡视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无码淙合青草|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天堂网国产| 免费看a级毛片|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精品国产香蕉在线播出|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丝袜亚洲综合|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久久国产拍爱|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免费无码网站|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性欧美在线|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国产视频a| 日本91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