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筍


11月4日,原本在80美元之上徘徊不定的國際原油價格拉鋸戰,突然出現了轉機。12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76美元,收于每桶78.78美元。
風水輪流轉。遙想當年油價一漲則加油站排隊的盛況,對比今日原油價格不斷下跌,可能出現的原油公司主動瘦身風潮,不禁讓投資者感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轉換之快。
80美元,還能更低嗎?亦或是,80美元,可以收復嗎?
對于動蕩不安的原油價格而言,數月以來翹首以盼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將在11月27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會議至關重要,它將決定明年供應目標。OPEC會減產以推升油價嗎?
這廂的疑問尚有余音,國際原油的價格就以暴跌至80美元的無情現實,給了許多石油公司一紀悶棍。
油價一夜跌回四年前
辛辛苦苦許多年,一口氣跌回了解放前。雖然沙特在最近5個月的時間里,首次上調了對亞洲國家的出口油價,但這種舉動對原油價格的支撐好比強弩之末,掉在市場里很快就消無聲息。
11月4日消息顯示,12月交貨的紐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盤下跌1.76美元,收于每桶78.78美元。如果說,在此之前,業界針對油價走勢還有相對明朗的一致觀點,那么,當80美元的心理價位被突破之后,各家的觀點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且皆引章據典以備論證。
首先被拋出來論證的,是供需關系。
比如,拐點論者認為,原油價格在11月中旬將有望迎來拐點,而支撐這個論點的理由是供需。持這方觀點的人認為,從10月最新月報數據來看,三、四季度全球對OPEC原油供給和庫存變動的需求分別為3016萬桶/天和3006萬桶/天,總體較上半年增長114萬桶/天。以DOE發布的OPEC產量數據為基礎,三、四季度供需緊缺幅度分別達26萬桶/天和54萬桶/天。綜合種種線索,可以得出2014下半年原油供需較上半年偏緊的基本結論。
供求的變化還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許多國家有意無意間透露出來的信號,比如,伊朗此前跟隨沙特下調了11月交割銷往亞洲的原油價格,折扣幅度創6年新高,近日魯哈尼總統表示該國原油收入已下降30%,并將采取一定對策。
此外,分析師們認為,季節性的原因,也將成為拐點論的又一佐證。當前基本處于美國煉廠停工檢修的最高峰,后續隨著煉廠開工、原油投入需求回升,庫存增速將會放緩,并于11 月中旬完成今年秋季的建庫存周期。隨著11 月中旬供需淡季結束,美國原油市場的基本面有望轉強。
供求關系引各方爭辯
多年以來的油價動蕩告訴我們,這絕不是一個單純的商品,以市場方式來考量它的價格走勢,并不科學。
于是,就有了與拐點論相對應的看空陣營。有趣的是,空方舉出來的例子,依舊是供需關系。投行高盛預計2015年全球石油市場仍將處于供應過剩狀態,下調油價預期;投行巴克萊也相應下調油價預測。此外,其他投行也下調近期油價預測,包括花旗銀行和德國銀行。
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周修杰認為,這次油價暴跌涉及到俄羅斯與美國、歐盟之間的博弈,被部分人士預測跟華爾街金融大鱷控制原油價格、制裁俄羅斯經濟有關,并非單純的供需關系、中東和美國關系、美元升值預期等因素變化引起。而美元指數近期在高位盤整,美國經濟和歐盟經濟表現弱于預期,世界經濟復蘇回暖勢頭略有放緩,原油需求量萎縮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從而導致國際原油價格承壓下跌,整體供求關系出現反轉。接下來美國方面的經濟數據重要性不言而喻,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大宗商品期貨市場都在等待十月份美國非農數據及美聯儲利息政策給出指引。
原油價格的浮動,對許多企業而言可謂牽一發動全身。2012年前后,大批航運企業虧損,航油成本居高,是不可忽視的原因,遠洋捕撈企業也不例外,從他們的年報字里行間可以看出,高油價帶來的那些無法忽視的壓力。
油價七連跌生活啥影響
盼星星盼月亮,突然盼來了油價大逆轉。一夜春風來,長年被高油價壓的喘不過氣兒來的企業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降價這種事,從來都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對煉化企業、航空運輸企業、遠洋捕撈企業而言,原油價格下跌那都是“極好的”。至少在中投顧問能源分析師周修杰的分析里,生產成本的下降能夠暫緩煉化行業困境,終端成品油銷售、化工產品的銷售或能表現良好,化工行業將最先享受到原油價格下跌所帶來的利好。
油企跌倒,航運吃飽,至少選擇飛機出行的人群對原油價格的下跌要彈冠相慶了。從11月5日(出票日期)日起,南航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征收標準,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的征收標準進行下調至800公里以下航段每位旅客燃油附加費由50元調整為4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燃油附加費由110元調整為70元。
伴隨著國內油價跟隨國際市場油價下跌的“七連跌”,開出租車的朋友自然也是笑逐顏開,一個天天開車上下班的同事告訴我,按照現在的油價,他每月開車省下的油費估計在180元左右,等于省下了每月的煙錢。省下來的錢看似不多,但在如今收入增長減緩的時代,省錢不就等于賺錢。由此來看,針對此輪油價下跌,國人樂見其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