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
最近市場剛剛創出新高,出現一個小級別平臺型整理,立時就有人喊見頂了。我看了一下他們看跌的理由,無非是基金的倉位又達到了“魔咒”界限;大指數K線形態難看。但我請你注意一下,第一基金的倉位是比較高,那日大指數沖上新高時,盤中的上行推動力主要是銀行等低市盈率大盤股。但在之前我說過,我很反對盲目抄作低市盈率股。這是因為,低市盈率股中良莠不齊,有些能代表未來社會發向的方向,其市盈率并不低,至多只能算是中等偏下的市盈率狀態,而有些代表上一個歷史時期的行業,盡管現在的當期市盈率仍然很低,但盈利率增速卻已經下滑。旁的不說過,就銀行股三季報披露的信息看,同比增幅下降了3.5%-4%,表明這些過于倚重傳統大國企的金融業,也已受到了周期性產業衰退的影響。因此,它們的沖高回落就沒有什么好意外的。
其實,投資本來可以很簡單,它所遵從的無非是產業趨勢的形成與增長過程,市盈率只是這個過程產業中企業收益的變化。以市盈率衡量企業的質地,首先要看是不是符合產業趨勢。大約判斷的標準有這么幾個:1、如果市盈率與產業的上行趨勢呈反比下降,那在產業趨勢沒有逆轉之前這是好投資,至少表明股價還沒有反映產業的上行趨勢;2、如果市盈率與產業的下行趨勢呈同步時,則應注意該產業是否已經進入衰退,市盈率的同步下行,本身可能就是個陷阱。其實這時股價是與產業趨勢同步下行,已經反映出產業的下行趨勢,只是市盈率還沒有反映出來,若按低市盈率選股,必然會落入陷阱;3、市盈率隨產業的上行趨勢呈正比上升,這表明股價的上行已經反映出產業趨勢,市盈率的同步上行,是因當期的收益率沒有如實反映出企業真實情況;4、市盈率隨產業趨勢下行而升高,表明股價的上行不與產業趨勢同步。或者表明企業本身出現跨產業的轉型,或者表明當期的企業業績沒有反映出企業在同業中的真實情況。這種反常的表現,往往易于出現在同業并購中。
事實上,在投資行為中產業的趨勢才是我們最應該考慮的東西。價格是企業內部變化與市場趨勢變化合力的反映,沒有什么能比價格更容易改變人們的心里預期,股價的漲跌對人們的交易行為的干擾作用很大。但如果我們把產業的趨勢比喻為一個散步的老人,而受指數環境影響的股價波動比喻為老人牽著一起散步的狗。那么,在相對長的時間維度上老人散步的方向(產業的趨勢)是確定性的,圍繞著老人跑前跑后的狗終究還是得順應老人散步的方向行走。怎么看清產業趨勢呢?很簡單的事,就是大的國家戰略機遇決定了投資機會,而看清楚行業的趨勢,決定了投資的成效。目前國家即是在一個重要的歷史機遇期,平衡市對經濟的調控其實是最佳的策略。不斷在長線持倉的品種中做差價,將持有成本做低令風險下降,這樣才能在長期的產業上升趨勢中獲得更大的投資收益。
目前的指數走勢依然很健康,即使是出現了大小指數不同步的波動也很正常。小指數本身低點上行貌似推動的結構,也得有個同級修正結構回壓。請注意28日的下方上跳空缺口,如果回試且不創新低,后面即還有可能出現大小指數形成同步合力的上行段。但是,我們仍然要提醒一下,這是一個末段上行結構,既然是末段,在操作策略上即得遵循有利時即降倉位擴大浮盈的策略。除非是你選的標的,有超越指數的逆勢性,否則,這種方式都不失為穩健的手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