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




文化類非盈利機構,特別是作為公共服務單位的美術館怎么策劃,做出特色,簡直是讓各位館長想破了頭。打造品牌,以更加優化的方式定向服務特定人群成為美術館運營的主要方向。但怎么能在藝術圈叫好又在公共服務層面上叫座,其中的平衡難以把握。
與美國上世紀60年代的野蠻生長一樣,中國的美術館也在21世紀初呈現出磅礴之勢。據中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介紹,我國各地官方美術館就有310家,各類民營美術館不管是在數量上還是品質上并不遜色于官方場館。在迅速崛起的美術館叢林中,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是每一個參與者面臨的問題。
環顧各地方美術館的展覽策劃,在沒有更多經驗借鑒的當下,紛紛將目光投向青年藝術。青年藝術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領域,它脫離傳統藝術規則的束縛,順應新藝術發展的趨勢,把握未來的希望。何香凝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武漢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等都以對青年藝術持續的關注受到業界的矚目。而身處文化中心外的地方美術館往往缺乏能夠獨立支撐青年藝術展覽策劃的能力,所以幾個活躍在青年藝術領域的策展人頻繁亮相于各種青年活動。選取的藝術家也逐漸成為系統,作品樣式反映出策展人的趣味。
“城懷味象——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10月28日在深圳美術館開幕,將基于地方文化的展覽策劃推到臺前,給這座特區新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藝術樣式。“澄懷味象”出自宋代書畫理論家宗炳的《畫山水序》,“城懷味象”從此而來。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最有代表性的,非深圳莫屬。這座僅有30年歷史新城的成長,展示的是一種中國效率和中國速度。比鄰香港的優越地理位置,更是帶動了深圳的文化活力?!俺鞘小痹谶@里無疑代表著更多意義。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游江、朱小鈞、宋珮以“異域鏡像”、“身臨其境”和“景象意象”三個部分向觀眾呈現了不同情境中的城市。
在不斷追逐“新”藝術的方向上,早期美術館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明顯。除北京、上海等青年藝術項目被持續關注并與藝術家持續合作之外,地方美術館很難持續跟進藝術家的成長與發展。因地制宜策劃展覽就成了美術館運營的必然方向。持續對特別主題的關注首先是一種類型化的整理。其次,長期的積累將變成一個視覺集合,反映一個地區的視覺演變。陜西省美術博物館以地理為話題的《高原?高原》、黑龍江美術館以地方藝術生態為主的版畫藝術展都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展覽品牌?!冻菓盐断蟆返膶Τ鞘幸曈X的持續關注也將為深圳的城市文化聚集一筆藝術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