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秋萍
吉安縣是中央蘇區縣、國定貧困縣、省定片區縣。近年來,在省、市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吉安縣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堅持向“最偏遠、最貧困、最落后”的“三最”地區推進,用井岡蜜柚、橫江葡萄等產業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到2014年6月底,全縣貧困村基本生產生活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全縣扶貧對象由“十一五”末的7.88萬人減少到5.12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了7.3個百分點。貧困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十一五”末的3265 元提高到4960 元,增長了51.9%。
與此同時,吉安縣扶貧和移民辦各項工作也取得顯著成效。2013年,全年共向上爭取扶貧資金1.2 億元,榮獲全省扶貧開發工作A 級縣、全省財政扶貧資金績效考評A 級縣。

天河鎮橫林村新貌
在推進貧困村扶貧攻堅工作中,吉安縣堅持政策、項目、資金向貧困村傾斜,突出“三大重點”扎實推進貧困村建設。一是設施扶貧。整合交通、水利、農業、林業、高標農田建設等項目資金1.1 億元,重點解決108個貧困村水、電、路的“三通”尤其是“最后一公里”問題。二是村莊環境整治。2013年省扶貧和移民辦下達全縣108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資金1790萬元。全縣284個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已全面完工,有力地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是示范帶建設。統籌使用好省扶貧和移民辦和江西中煙掛點幫扶資金,重點在敦永公路沿線選擇一批貧困村進行打造提升,力爭把敦永線建設成為集“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美麗鄉村、扶貧攻堅”四為一體的百里示范帶。2013年,敦永沿線貧困村安排扶貧資金2800 多萬元,高標準規劃建設了永陽中洲、安塘赤陂、敖城毓芳、天河橫林等25個村莊整治示范點。通過一年的努力,一條集“美麗鄉村、產業發展、基層黨建、扶貧攻堅”的百里示范帶初顯成效。
2013年以來,吉安縣捆綁整合深山區移民、生態移民、地質災害移民、危房改造等項目資金,通過“內聚外遷”大力實施避災搬遷移民、深山搬遷移民、移民搬遷進園區。該縣已實施全縣265 戶1119 人的深山庫區移民搬遷。
今年,吉安縣啟動了整體移民2000 人搬遷進園區項目。在安置方式上,繼續堅持做到移民扶貧與小城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穩步推進移民安置點建設,把移民安置點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亮點工程。一是把無土移民安置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安置點盡量在圩鎮位置好、人氣旺的中心地帶建點,既擴大了圩鎮規模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又為移民搬遷后從事個體工商業打好基礎。二是把有土移民集中安置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安置點盡量選擇在近路、近水、近電、近學校、近醫院“五就近”的地方建點,為移民今后從事種植、養殖業創造條件。同時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對安置點進行科學規劃,作為后備村列為來年的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既能及時完善移民安置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又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重點打造了桐坪鎮睦塘移民新村、指陽鄉街道移民小區。
“我家的母羊產羊羔了。”地處偏遠的天河鎮橫林村村民葉深根興奮地向鎮扶貧干部說道。不久前,扶貧干部在“民情家訪”時了解到他發展壯大養羊規模卻苦于無資金,就及時幫助他獲得扶貧擔保貸款10萬元。
為破解貧困戶產業發展資金不足難題,2013年,吉安縣在總結以往現金獎補、貸款貼息、產業保險等產業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加強與縣農村信用聯社合作,積極開展扶貧到戶產業發展擔保貸款試點工作。計劃安排項目資金800萬元,對貧困戶發展橫江葡萄、井岡蜜柚等主導產業實行貸款擔保、貸款貼息、產業保險、現金獎補“四輪驅動”的全方位扶持,幫助有勞動能力和發展意愿的貧困農戶發展1 項以上致富產業,從而幫助貧困戶穩定實現脫貧致富。一是開展貸款擔保試點。在全省率先開展扶貧到戶產業發展貸款擔保試點工作。安排資金400萬元,在縣信用社建立“吉安縣扶貧產業發展擔保基金”,縣信用社按1:8 的比例擴大放貸規模,按每戶2—10萬元的貸款規模計算,每年最高可為1200 戶貧困戶進行保險費補貼,幫助貧困群眾規避產業發展風險。三是實行現金獎補。安排資金300萬元,提供貸款擔保。目前全縣108個貧困村已有500 戶貧困農戶成功申報擔保貸款,申請貸款金額達3840萬元。二是實行產業保險。安排資金50萬元,對貧困戶實行產業保險。按60%的標準對參定統一的補貼標準,對108個貧困村的貧困戶發展葡萄、肉雞、肉豬、井岡蜜柚、大棚蔬菜等主導產業給予現金獎補。

指陽鄉老屋移民示范村

采摘橫江葡萄

通過“四個一組合式扶貧”興建的天河鎮橫林小學
為整合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吉安縣加強與中直、省直、市直定點扶貧單位的溝通、協調并做好服務,贏得了大力的支持。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以促進當地一項特色產業發展,改善當地農村教育設施,利用保險機制幫助開發優勢資源,提高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為任務”的要求,捐資200萬元,幫助天河鎮橫林村發展山羊產業、固江鎮古巷小學基礎設施建設、橫江葡萄種植保險保費補貼等項目。省人大辦公廳爭資120 余萬元,用于幫扶村的山塘改造、道路連通。市委辦、市人口計生委、市統計局等掛點單位在主要領導率領下,多次深入掛點貧困村調研,確定幫扶計劃。
與此同時,吉安縣還積極引導非公有企業參與扶貧工作。吉安溫氏畜禽有限公司、吉安鍋豐米業有限公司、江西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江西廬陵水泥有限公司、吉安市正邦畜禽有限公司直接幫扶到貧困村。各企業憑借自身部門的優勢,制定了相應的幫扶措施。到目前為止,吉安溫氏、正邦分別采取擔保貸款合作養殖等方式,投入幫扶資金85萬元,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