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張鐵鎖
(1.深圳市寶安區青少年業余體校 廣東深圳 518101; 2.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075)
按照田麥久教授的項群訓練理論,中長跑屬于體能主導類耐力性項群。他認為優秀中長跑運動員必須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較強的心理耐力,能夠以超強的耐心忍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極度疲勞,最大限度地動員自身體能的潛力品質。中長跑運動與其他運動項目相比,屬于技術動作較穩定、周期性強、體力消耗大且需要靠頑強意志品質來完成的個人競技運動項目。中長跑教學內容相對單調、枯燥乏味,不易被學生接受,且學生經常出現畏難、缺乏興趣、自信心不足等問題,這給體育教師進行中長跑教學增加了諸多困難。本文主要從優化教學的角度,針對體育教師在進行中長跑教學時,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中長跑運動強度相對較大,運動過程中的供能特點是:有氧代謝占絕對優勢,這就要求青少年中長跑學生(運動員)必須具有很強的心肺系統功能。跑的時間和距離與消耗的能量成正比,即:跑的時間和距離越長,消耗的能量越多。
中長跑運動對青少年來說具有很高的健身價值,能夠大幅度提高參與者的運動能力,增強人體的力量,增強機體心血管系統機能,提高血管彈性;提高呼吸系統機能,增加肺活量;提高機體消化系統的機能。中長跑有氧代謝為主的供能特點能夠提升青少年的有氧供能能力,提他們的耐力素質。另外,中長跑運動還可以調節青少年的心理狀況,舒緩心理壓力,有效地提高他們意志品質,促進其身心健康協調發展。
當前,大多數在校學生家庭生活環境優越,從小缺乏鍛煉,沒吃過苦,導致嬌氣、意志品質薄弱、怕苦、怕累、怕難等現象較為突出。中長跑大負荷、耗時長、動作單一、不斷重復的特點使得學生普遍存在畏難、自信心不足、興趣缺乏、消極“怠工”等教學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另外,“極點”是中長跑運動教學練習中必定出現的現象,具體表現為:呼吸困難、胸悶、肌肉酸軟無力、動作遲緩不協調、心率劇增及精神低落等癥狀。“極點”現象的存在也是多數學生對中長跑項目產生畏難等消極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導致學生經常出現的以上心理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教師對教學過程中相關細節的處理不當就是重要原因之一。我們應通過優化教學的各個環節來化解中長跑教學中常見的這些心理問題,不斷改善中長跑教學所面臨的困難。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多采用激勵性語言,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
鑒于學生之間個體差異性,體育教師的中長跑授課目標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對普通學生來說,中長跑只是一種用來強身健體的手段,他們對運動成績的追求并不強烈。在實際教學中,若將提高其中長跑成績作為主要目標,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針對普通學生應當根據大綱要求設置授課目標:以培養其對中長跑的興趣為主,逐步提高其中長跑成績,達到改善其身體素質的目的。對于有一定體育特長的學生來說,運動成績的提高是他們的主要追求。因此,針對他們的授課目標應當參照大綱,適當的提高要求:以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成績為主要目標。
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有差別的教學是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手段,也是教師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這樣既有利于教師的教,也有利于學生的學。鑒于中長跑教學時學生的常見心理問題,授課時應多使用體育游戲等方法,盡量為其營造一個輕松、愉快,限制較少的環境,淡化其對中長跑的消極認識,調動其積極性。在平時教學中可以將中長跑所產生的痛苦降到最低,甚至可以避免“極點”的出現或采用多種方法,分散其注意力,使其“悄悄”度過“極點”,以達到“曲線提高”的目的。但教師一定要做出合理的訓練計劃,進行科學教學與訓練,用盡可能多的方法手段增加中長跑的趣味性,經常變換教學訓練方法、形式,避免運動量過大,減少長時間訓練給他們帶來的心理壓力,防止心理耗竭的出現。
不論授課對象是誰,教學內容的優化對于中長跑教學都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優化,使課堂內容豐富多彩,充滿趣味性,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學生心理狀態,且能有效發揮各部分內容的優勢,使學生主動投入到中長跑的學習中,以達到逐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成績的目的。
教學組織程序是我們按照一定的規律、順序,將一堂課的內容進行有效編排的方法,以利于教學的有序進行,提高教學效率。中長跑項目自身的缺陷,使學生易產生抵觸心理,我們可以通過教學程序的優化,將中長跑“隱形”貫穿于各個教學環節中來達到我們的既定目標。
體育教學大多是在體育設施較為完善的環境中進行的,如田徑場、各類球館、球場等,但有時我們并不需要在這些學生熟知的場所進行體育教學。在適當的時機變換教學環境,我們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們認為中長跑教學不應局限于校內,我們應大膽走出校門,充分利用學校周邊的自然環境,如田野、樹林、山地等進行教學,改變中長跑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繞著操場不停跑,讓學生體驗“自由奔跑”的樂趣。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學校周邊的自然環境,進行中長跑教學訓練時要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教學器材是調節課堂氣氛的“調味劑”。對教學器材的應用是評價體育教師教學水平的指標之一,我們應當重視教學器材的應用。中長跑教學所需器材很少,甚至可以不用器材,這一情況也將其單調枯燥的缺點暴露無遺。另外,田徑是各類體育項目的基礎,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優化,將其他項目的器材根據需要引入到中長跑教學中。如我們可以通過組織足球游戲或比賽,來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終達到促進中長跑教學的目的。
另外,只有創新才能進步。作為一線的體育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加強創新,善于總結教學實踐中的經驗教訓,善于發現工作中的閃光點,從而不斷提高我們的中長跑教學水平。
中長跑教學中,學生經常出現的心理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這里面既有項目本身的問題,也有教學優化設計方面的問題。我們應當認識到中長跑既是競技運動項目,也是一種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特別是提高學生心肺功能)的重要方法手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結合實際情況,優化教學的各個環節,靈活變通,以提高中長跑教學的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協調健康發展。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61.
[2]王瑞元.運動生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303.
[3]梁修.高校中長跑運動員應首要解決的問題——心理研究和訓練[J].科教文匯,2009:228.
[4]袁龍.淺談中長跑無痛苦練習在課堂中的運用[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31(1):294.
[5]陳繼紅.如何在教學中克服學生中長跑的畏懼心理[J].田徑,201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