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編輯 李三星)
今年是上海解放65周年。
1949年5月,父親張強生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10兵團29軍87師師長,按照第三野戰軍領導下達的《淞滬戰役作戰命令》,率部參加解放大上海的戰斗。作戰命令決定以第9、第10兩個兵團指揮8個軍攻取上海。父親所在的29軍與28軍作為西線攻擊部隊按命令擔負攻占吳淞、寶山的任務,并旋即與攻占浦東高橋的東線部隊封鎖黃浦江口,截斷上海守敵沿江逃竄的退路。命令要求部隊于5月12日晚從常熟附近出動,14日拂曉前攻占吳淞與寶山,而87師是主攻師。
13日凌晨2時,各團全部到達指定地域,師指揮所設在月浦鎮西北的西陸橋。月浦鎮已在87師4個團的三面包圍之中。

月浦,上海東北一座小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國民黨上海守軍外圍防線的主陣地。自月浦到吳淞口10多公里防御帶布滿了密集的碉堡群。這些全用鋼筋水泥澆鑄的碉堡壁厚達1.2米,能防御當時任何武器的攻擊。專門派來加強月浦至吳淞口防御的是國民黨嫡系主力第52軍的一個師。這支部隊在遼沈戰役中未遭我軍的重大打擊,保持了比較完整的實力,面對解放軍大軍壓境,師長劉玉章還囂張地揚言要“讓共軍卡在我的鋼鐵陣地里”。
13日清晨,天剛蒙蒙亮,253團一個戰士突然發現自己隱蔽的身旁小墳包里鉆出個人,一看是個國民黨軍官,便一個箭步上前抓住他。敵人哪知解放軍已遍布在自己周圍,天黑又看不清是誰,便大罵:“哪個沒長眼的敢跟我開玩笑,老子是52軍張團長?!睉鹗狂R上說:“誰開玩笑!我是解放軍,快跟我走。”早就隱蔽在“墳包”中數以千計的敵人頓時端起槍狂射。隱蔽在草叢、樹林、草堆等地堡群的敵人都敞開射擊孔,子彈如疾風驟雨般襲來。戰斗就這樣提前打響了。
周圍方圓數公里望去,墳包全是敵人的暗堡。前一晚不知就里的我軍部隊已深陷敵人的碉堡群中。天一亮,附近江灣機場的敵機也起飛參加戰斗,又是掃射又是轟炸。停泊在長江上的敵軍艦也同時炮擊。在敵人強大的火力面前,父親急忙讓各部隊組織撤離,但已為時過晚。西線兵團最先攻擊受阻的就在月浦。
在這種極其被動的情況下,我軍指戰員毫無畏懼,部隊如洪水般向月浦老街涌去,“沖啊”“沖啊”的吶喊聲驚天動地。在敵人交叉火力網密集的掃射下,我們的戰士沖上去一排,倒下來一片,但立即又有一大片戰士沖上去。指戰員英勇無畏的氣概驚天地、泣鬼神,嚇得敵人開始退縮了。但敵人強大的火力仍然把攻擊部隊阻擋在月浦老街之外。
為了攻下月浦,打通至吳淞的通道,父親不顧危險,和政委王義勛一起到前沿陣地偵察情況。當晚,父親根據偵察來的一手情況,調整作戰部署,組織三個團趁天黑又發起強攻。
激戰持續了一天一夜,到14日傍晚,253、260、261三個團的指戰員們憑著勇敢,帶著為犧牲戰友報仇的信念,又一次從北、西、東北三個方向向月浦老街發起猛攻。被包圍在月浦老街的敵人困獸猶斗,依然依靠重疊交叉的碉堡群,依托堅固的各種工事,用各種輕重武器組成嚴密防御的火力網,硬拼死守。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英勇戰士們終于相繼突進月浦老街。
丟失了陣地的敵人不甘罷休,組織月浦鎮周邊的頑敵在坦克、火炮掩護下,向月浦老街瘋狂反撲。月浦老街,我軍的三個團頑強抗擊,戰斗中,江面上敵人軍艦打來的炮彈擊中259團指揮所,團長胡文杰身中彈片壯烈犧牲,他也是上海解放戰役犧牲的烈士中級別最高的指揮員。
上海戰役總攻是5月23日下午6時打響的,這時戰場的主動權已牢牢掌握在我軍手中。總攻發起后,部隊摧枯拉朽、風卷殘云般地橫掃敵軍。29軍調集大炮,對月浦鎮東南一塊依然威脅月浦老街的高地猛烈炮擊,父親指揮部隊隨即發起攻擊,并就勢推進。25日夜,部隊全面出擊。出擊令一下,配屬炮兵各種火炮齊吼,炮聲震耳欲聾,炮彈直飛寶山、吳淞和敵人江面的軍艦。父親帶著剛奪下月浦東南面高地的部隊向寶山、吳淞呼嘯而去。
在清掃戰場、清理隊伍時,父親幾天來預感的事情終于成為現實,他這才清楚地知道部隊傷亡太大了。主攻團260團在政委蕭卡、副團長梅永熙身先士卒的帶領下,激戰數日,一千多人的團只剩下120人左右。全師一千多人壯烈犧牲。戰斗是如此慘烈,以至多少年后提到月浦的那場戰斗,父親還常常哽咽,說不下去。他常常用他那濃重的江西口音對我們說:“我打了一輩子仗,從來就沒吃過這么大的虧?!痹趲熜l生隊參加上海解放戰斗的母親則告訴我們說:“戰斗打得慘啊!傷員都來不及救,犧牲了的指戰員遺體一排排地停在那里,排以上干部有塊白毛巾蓋蓋臉,戰士們就不夠蓋了?!蹦赣H還說:“他們都是在戰場上犧牲的,面容都很從容,有的小戰士臉上還帶著微笑,很可愛,也很好看?!蹦赣H的話突然令我想到一個詞:慷慨赴死。這些無畏的戰士不正是為人民奪取江山,面帶微笑,英勇戰斗,慷慨赴死嗎?

上海戰役,除湯恩伯率5萬人乘軍艦逃往舟山群島外,余敵全部被殲。共殲敵15.3萬余人,父親所在的29軍殲敵1.16萬人。
如今,寶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昔日浴血的戰場變成了中外馳名的現代化鋼鐵總廠,原來的楊行烈士陵園變成了規模齊整的寶山烈士陵園。長眠于那里的烈士們若有知,一定會感到欣慰,他們為之浴血犧牲換來的勝利成果,已讓全世界驚嘆和敬仰。光陰荏苒,我的父親和母親也相繼去世,但我每年都要去寶山烈士陵園看看,代父母親去看看長眠于那里的戰友,祭掃他們的英靈。女兒逐漸長大,我也帶著她去烈士陵園,跟她講烈士的故事,告誡她一定不要忘記這些烈士;我們家的人,要把看望和祭掃這些烈士的事一代一代地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