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雪苗

朝鮮戰爭停戰協定簽字,已過去整整61個年頭了。曾是志愿軍一員的我,“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這首志愿軍戰歌,常在我耳際回響,同時也勾起了當年在魚隱山上的戰斗生活的回憶……
1953年6月下旬,我所在的中國人民志愿軍21軍61師高炮營,奉命移防到東線戰場的魚隱山。
那時我在61師高炮營三連任電話員,當時全營尚未配置高射炮。根據當時戰事需要,上級對全營人員進行整編,電話員歸屬師通訊科,其他人員編為運輸隊,搞戰地運輸。這樣我們全營40名電話員,在烏川里告別了原部隊到魚隱山接受新的戰斗任務。
在上魚隱山那天晚上,天下著傾盆大雨,黑得伸手難見五指。我們每個人背著100來斤的重負,吃力地行走在通向魚隱山的山谷里一條剛筑好的戰地公路上。路面凹凸不平,路邊有一條山溪,由于連日暴雨,山洪暴發,流水聲很響,偶爾還能聽到從前線傳來隆隆炮火聲。在行軍路上常有敵人的夜航機到我們上空盤旋,并投下了一顆顆刺眼的照明彈,還不時地投下一顆顆重磅炸彈,或用機關炮向地面掃射。一路上也常聽到敵人打過來的炮彈,從我們頭上呼嘯而過,在不遠處爆炸。因為我們是初次上戰場,分不清這些炮彈是從哪個方向打來的,只感覺到離前線越來越近了。
由于道路不平、視線不清,并有敵機騷擾,3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整整走了一夜。拂曉時分才走到魚隱山腳,向上仰望有一條交通壕,直通魚隱山主峰。在山下我們稍停休整,便開始沿著交通壕向主峰進發。在交通壕內我們遇到了不少從前線換防下來的老志愿軍戰士,他們個個頭發老長,臉無血色,手中拄著小鐵棍,艱難地往下走。我們好奇地問他們:“同志!你們怎么會是這副樣子?”他們有氣無力地回答:“前沿陣地生活艱苦,整天呆在貓耳洞內,有時連飯也吃不上。”聽他們這么一說,我們才體味到戰場生活的艱苦。
大約爬了一個多小時,我們才爬到魚隱山主峰。看到山上有好幾條坑道,師指揮所就設在這些坑道內。
魚隱山海拔1000余米,是朝鮮東線戰場的主戰場,東毗朝鮮名山——金剛山,是朝鮮有名的風景區,南臨北漢江,山腳下是文登里,這里曾發生過激烈的戰斗。我志愿軍在這里抓了不少敵人的“舌頭”,當時在志愿軍中傳唱著一首《偵察兵之歌》,其故事就發生在文登里。
站在魚隱山,極目向四周眺望,使人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由于我們是初上戰場,對戰場環境知之甚少,一時分不清敵我陣地。我們就問老志愿軍,他們說:“山頭光禿禿的,是我軍陣地,都是剛從敵人手里奪回來的,山上樹木都毀于炮火。樹木茂盛的是敵人的陣地。”經他們一指點,我們總算搞清了敵我陣地。
吃過早飯,師通訊科一位參謀給我們下達了戰斗任務,令我們于當天架通前線三個團指揮所的電話線,并把我們分成十個戰斗護線小組。我被編在第一小組,組內共4人,負責架通185團的電話線。185團指揮所設在北漢江以北的949.2高地,與師指揮所相距30里,是最遠的一個團。接受任務后,我們小組就沿著魚隱山通往185團的交通壕架設電話線,在架線時要通過兩個敵人炮火封鎖區和一個敵人撤退前布滿地雷的地雷區。在架線時,常遭敵人炮火的轟擊。腳下還要謹防踩著地雷和一些沒有爆炸的“子母彈”,這些都威脅著我們的生命安全,也給我們架線帶來一定的困難,經努力在天黑前將線路架通了。
線路架通后,我們4人連夜順原路返回,駐在離師指揮所1000米的山梁上,負責線路維修。山梁上有老志愿軍筑成的一個掩蔽部,背向敵人,面對交通壕。掩蔽部下面10來米處有一個坑道,駐著181團一個工兵連連部,我們就搭伙在他們那里。
在魚隱山的戰斗日子里,敵人仗著鋼鐵優勢,每天向我陣地發射上萬發炮彈,陣地上的樹木有的連根拔起,有的則被攔腰炸斷,留下了一個個一人多深的彈坑。敵機也常在我陣地上空盤旋,投彈掃射。而我們最討厭的是敵人的炮兵校正機,時而高,時而低、時而快、時而慢,在我陣地上盤旋,為敵人炮兵指引目標。機翼一側,敵人的炮彈就像下冰雹一樣,落在我們的陣地上。
在陣地上最緊缺的是水,由于缺水,我們幾乎不洗臉,不刷牙,不換衣服,渾身長滿虱子,我們戲稱這些虱子為“光榮虱子”。這時我們才親身體味到戰場生活的艱苦。
1953年7月17日晚,我金城前線所有參戰部隊,為迫使美帝國主義早日在停戰協議上簽字,向敵軍發起了全面反擊。當晚,天下著滂沱大雨,敵人出動多架夜航機飛抵我陣地上空投彈掃射,敵我雙方開展激烈的炮戰,隆隆的大炮聲和噠噠的機槍聲響成一片。
我61師181團7連指戰員,也奉命向駐守在魚隱山兩側的三個敵占陣地發起攻擊,迅速攻占了敵人三個陣地,殲滅敵人一個排,俘虜美軍3名。
就在我181團7連指戰員向敵人發起攻擊時,敵人也向我軍陣地發射大量的炮彈,尤其是敵人的化學迫擊炮彈,其殺傷力很強,通向各師的電話線多次被炸斷。我們冒著生命危險,將被炸斷的電話線接好。最危險的是多發化學迫擊炮彈在我們身邊爆炸,將一人多深的交通壕夷為平地,人被泥土掩埋,兩耳震得嗡嗡的。在這危急關頭,我們的小組長果斷決定迅速撤離掩蔽部,轉移到下方的坑道內。正當我們安全撤離掩蔽部時,一發化學迫擊炮彈落在掩蔽部口爆炸。幸虧撤離及時,不然的話,我們4個人的忠骨都將埋在異國他鄉了。
在魚隱山20多天的戰斗生活,是我一生最值得回憶的日子,我們這個線路維修組,不顧生命危險,冒著敵人的炮火,搶修電話線,保證了師指揮所與各團的聯系,為奪取金城反擊戰的勝利,作出了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