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林
7月的貴州大地滿目蔥蘢,生機勃發,中藥材種植基地到處是一片豐收在望的景象,中藥材精深加工產品源源不斷地下線出廠,中藥材交易市場人聲鼎沸,熙熙攘攘……置身其中,讓人不禁感慨:貴州中藥材產業正在強勢崛起!
中藥材產業是貴州省委、省政府著力打造的名片之一。貴州省主要領導指出,要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 “兩條底線”,遵循山地經濟發展規律,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加快把貴州中藥材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加快建設全國中藥材大省和民族藥業強省,努力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據介紹,到2017年,貴州全省中藥材種植和保護撫育面積將達到600萬畝,中藥材總產值從162億元增加到260億元以上,醫藥工業總產值從300億元增加到800億元,確保項目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0%來自中藥材產業。
????? 擴規模、提品質,推進種植基地建設
“現在政策就是好,種植藥材政府不僅提供培訓、技術,還發放補貼,我們種的藥材不愁賣不上好價錢!”在玉屏侗族自治縣亞魚鄉,說起種植中藥材,當地藥農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玉屏積極鼓勵企業和大戶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推進中藥材集約化發展,已建成亞魚、田坪、大龍、朱家場4個鄉鎮中藥材種植基地,形成了朱家場鎮、田坪鎮中藥材示范產業帶。截至2013年底,該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五萬余畝,覆蓋6個鄉鎮48個村3485戶,藥農全年人均從中藥材產業發展中增加收入1380元。
玉屏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基地,只是貴州省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了解,2013年貴州全省中藥材種植及保護撫育面積達458.84萬畝,產量達到165.05萬噸,實現產值161.67億元,帶動農民338.39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11.23萬人)。目前,全省種植面積上萬畝的中藥材品種達到39個,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中藥材品種達到15個。
“今后幾年,我省將進一步推進中藥材基地建設,以每年新增50萬畝的速度做大中藥材種植規模,確保到2017年達到600萬畝,實現成為全國中藥材產業大省的目標。”貴州省相關領導表示。該省將重點培育一批種植規模上10萬畝、20萬畝的中藥材生態產業大縣,每個縣培育1~3個優勢品種,力爭有10個品種在種植規模、藥材產量、市場占有率、綜合產值方面全國領先,8個品種在全國占有絕對優勢、市場份額達60%以上。
該省將重點打造以大方縣、德江縣等為中心的天麻種植區,以施秉縣、黃平縣等為中心的太子參種植區,以劍河縣、丹寨縣為中心的鉤藤種植區,以赤水市、獨山縣為中心的石斛種植區,以龍里縣、長順縣、西秀區、盤縣等為中心的刺梨種植區,以綏陽縣、紫云縣等為中心的山銀花種植區,以石阡縣、松桃縣、修文縣等為中心的丹參種植區等,形成若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產業帶,實現成千上萬畝連片規模發展。
????? 建園區、搭平臺,推進藥材綜合開發
目前,貴州省已形成9個中藥材種植園區、7個醫藥工業園區。14家企業進入全國制藥工業500強,5家企業上市,占全省上市企業的23%,形成了以益佰、神奇、同濟堂、信邦、百靈、漢方等為代表的中藥材產業集群和以貴陽為中心的“環貴陽制藥產業帶”。以園區化發展的中藥材產業實現升級發展,到2013年底3個省級中藥材扶貧示范園區入駐企業2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28個,總產值14.59億元,園區“發動機”和“火車頭”作用得到充分顯現。
為進一步形成“洼地效應”,貴州省正全力推進示范園區建設。該省充分發揮各地特色,加快構建優勢明顯、差異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分工布局,加快推進施秉、獨山、七星關等11個中藥材產業園區建設,致力形成一批重要中藥材產業集聚區,建設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成藥和大健康產業等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基地。大力支持同類產品企業強強聯合、優勢企業重組困難落后企業,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產業集中度。并加快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的中醫藥骨干企業,培育形成一批在國內外具有競爭力和對行業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大型企業集團。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貴州各地依托園區平臺,大力推進中藥材綜合開發。圍繞天麻、太子參等18種重點發展藥材進行深度開發、精深加工,著力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中藥飲片、中藥提取物、中成藥,并向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添加劑、生物農藥及飼料等領域延伸,拓寬產業鏈。致力培育一批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中藥材大品種,打造以天麻、頭花蓼等18種重點發展的中藥民族藥材為原料的中成藥品種。致力擴大生產規模,形成加工企業集群,全面提升中藥材加工轉化能力,大力消化優勢地道特色藥材原料,提高中藥材的綜合利用率。
?????? 育品牌、建市場,推進流通體系構建
在貴州,一批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成長迅速,同濟堂、百靈鳥等7個品牌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仙靈骨葆、艾迪注射液、銀杏達莫注射液、咳速停糖漿、骨康膠囊、銀杏天寶等品種顯示出強大的發展優勢和潛力。大方天麻、龍里刺梨、羅甸艾納香通過地理標志認證,施秉何首烏、施秉太子參、雷山淫羊藿、施秉頭花蓼、赤水金釵石斛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GAP認證。
“我們積極鼓勵和引導中藥材種植和制藥企業制定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力爭在全國形成諸如施秉太子參、德江和大方天麻等貴州原產地品牌產品,不斷提高我省道地中藥材知名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和美譽度。”貴州省相關領導介紹說。該省正大力培育自主區域品牌和企業品牌,以益佰、百靈、信邦、同濟堂等中藥民族藥品牌為帶動, 致力壯大一批在全國乃至國際上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打造“黔藥”“苗藥”品牌形象。同時,積極推進藥品國際注冊和生產質量管理體系國際認證,為開拓國際市場創造條件。
目前,貴州省正用產業化的理念推進中藥材市場體系建設。加快貴陽市現代化中藥材物流園的規劃和建設,加大對在建的碧江、大方、綏陽、施秉4個中藥材產地物流園的指導和支持力度,在連片一千畝以上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100個季節性中藥材物流園。以貴陽為中心,遵義、黔南為重點,整合物流資源,建設2~3個起點高、規模大、輻射強的醫藥物流園區、醫藥物流配送中心。重點培育中藥材經營企業3~5家,培育專業合作組織一百個以上,建成貴州中藥材電子商務平臺,利用阿里巴巴、中藥材天地網等新興營銷媒體,構建信息靈敏、高效快捷、相對穩定的營銷渠道。
?????? 重開放、抓技術,推進健康產業發展
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必須堅持以開放促開發、以競爭促發展。貴州省大力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通過投資興辦、整體收購、兼并重組等方式進入貴州中藥材產業,開展中藥材基地、加工企業、市場營銷和技術服務等經營活動。積極引進工商資本、民營資本向中藥材產業集聚,實施跨行業、跨區域、跨所有制經營。并切實把 “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開展名藥、名企、名品聯合對外宣傳,重點引進大企業,以大開放促進中藥材產業的大發展。
以園區為平臺,全力抓好科技支撐和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引進中國藥材總公司、中國中藥和香港培力集團等知名藥企落戶貴州,加強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南京農業大學、貴州大學等省內外科研院校的合作,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并高度重視中藥材專業人才培養和職業教育,加快向生產一線輸送技術人才,加強對農業技術人員和藥農的培訓,使其成為掌握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貴州省相關領導表示,全省各地將引導企業向上下游延伸,多元化發展,重點圍繞當地潛力大的道地藥材,推進以中藥材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化妝品、添加劑、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綠色產品的開發及產業化,以“益肝草”等品牌帶動保健品產業蓬勃發展。積極發展康復療養、養生養老、運動保健產業,將大健康產業培育作為貴州新醫藥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將中藥民族藥列為貴州醫藥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重點推進苗醫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苗藥品種進入國家醫保、基藥目錄,力爭進入基藥目錄的獨家品種從目前的8個增至20個以上,到2017年增至40個以上。
當前,貴州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已由擴大面積為主要任務的階段轉入擴大面積與提高產業化水平并重的新階段。該省各地正搶抓機遇,積極用好有利條件,推進中藥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努力使更多農民通過種植中藥材提高收入、脫貧致富,為貴州省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
(作者聯系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龍溪武陵路70號西部開發報?? 郵編:4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