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鵬 □郝立新 □劉曉娜(河南省濮陽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文章通過對濮陽市當地的工業結構布局、企業實際生產、取用水源、生產規模以及企業對當地行業產值的貢獻率等多方面信息進行收集調研,選取包括火力發電、采礦、金屬加工及機械制造、化工、紡織印染、造紙、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制造等8個主要行業中22個具有代表性的企業組成目標調查樣本。樣本企業用水效率主要分析各企業的萬元產值用水量情況及發展趨勢,對部分行業的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做簡要分析,對數據缺失的行業不進行分析研究。
1.1.1 企業取用水分析
企業用水量小幅增長。2010年樣本取水、用水總量分別為0.34,8.04 億 m3;2011 年取水、用水總量分別為 0.36,9.79 億 m3,分別比上年增加5.60,21.80%;2012年取水、用水總量分別為0.38,11.07 億 m3,分別比上年增加 6.70,13.20%。
1.1.2 基礎行業取水分析
基礎行業取水量占樣本取水總量20%左右。兩大熱電企業工業2010,2011,2012年取水量均為0.07萬m3,分別占樣本取水總量的 20.00,20.20,18.90%。
1.1.3 高用水行業取水分析
化工、造紙、采礦3個行業位于樣本取水總量前三位,但近3年所占百分比趨勢變化不同。本次共調查化工企業8個、造紙企業3個、采礦企業1個,其中化工企業3年的取水量分別為0.14,0.15,0.17 億 m3, 分 別 占 樣 本 取 水 總 量 的40.40,42.10,44.60%;造紙企業 3年的取水量分別為0.09,0.10,0.10 億 m3, 分 別 占 樣 本 取 水 總 量 的27.60,26.40,26.20%;采礦企業3年分別占樣本取水總量的10.20,9.70,8.80%。
1.1.4 重復用水量分析
樣本重復用水量 2010,2011,2012 年分別為 7.69,9.42,10.69億m3,2011,2012年分別比上年增加22.50,13.40%。樣本重復用水率較大且逐年增加,2010,2011,2012年3年的重復利用率分別為 95.80,96.30,96.50%。
樣本行業3年的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分別為22.50,21.50,21.20m3/萬元,平均為 21.70m3/萬元。3 年的工業用水總量分別為0.34,0.36,0.38億m3。不同行業萬元產值用水量見表1。

表1 濮陽市重點行業典型企業萬元產值用水量調查統計表m3/萬元
近年來全市創建節水型社會建設已略有成效,工業取水量(新水)增速明顯減緩,工業用水效率進一步提高。大量工農業、生活污水超標排放進入江河湖泊,水污染日益加重,節水治污工作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對節水減污、提高工業用水效率是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減輕供水設施壓力,保護水環境的重要措施缺乏足夠認識,浪費水、污染水環境的現象較為嚴重。工業水價及水資源費標準偏低,企業普遍缺乏節水的積極性。
節水治污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濮陽市現有工業企業以往建設的節水治污設施大多技術陳舊落后、配置不全,有的只能處理部分污水,運行效率低,可靠性差,多數企業監測表計量不全,不能滿足按機組實行定量管理的要求。工業企業節水涉及各個主管部門,節水管理尚未形成合力,需要建立部門間有效的管理協調機制。
水資源利用率低,工業污染問題依然突出。目前濮陽市廢水達標排放率只有58%,污水處理能力低。
各行業用水指標差距較大,火力發電、金屬加工及機械制造、造紙行業萬元產值用水量較大,化工行業個別企業萬元產值用水量較大;采礦(石油開采)、紡織、食品醫藥制造和建材制造行業萬元產值用水量較小。火力發電行業、化工行業、金屬加工及機械制造行業、食品加工制造行業萬元產值用水量呈下降趨勢;采礦行業、紡織行業、造紙行業萬元產值用水量略呈上升趨勢;建材制造行業萬元產值用水量變化不明顯。
由樣本行業的工業萬元產值用水量和全市工業總產值,估算全市工業用水總量分別為3.56,4.53,4.94億萬m3;萬元增加值用水量分別為74.70,84.40,83.20m3/萬元。《濮陽市水資源公報》2010-2012年全市工業用水量分別為 2.72,3.10,3.15億 m3;萬元增加值用水量分別為57.10,57.70,53.10m3/萬元。本次選取企業數量有限,在選取的行業中高耗水行業占的比重大,低耗水行業所占比重較小,導致利用樣本行業萬元產值工業用水量這個定額推算出的全市工業用水總量偏大,有一定的偏差,但其反映全市工業用水趨勢與公報中的工業用水趨勢呈現一致性。因此,本次重點行業用水調查樣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1.1 不斷完善工業用水價格調節市場化
目前工業企業使用自來水基本水價為2.50元/m3,公用事業附加費0.10元/m3、污水處理費0.80元/m3、水資源費0.25元/m3,總結算水價為3.65元/m3,取水成本偏低,不利于促進企業節約用水和減少污水排放量。應盡快建立和完善工業節水價格機制,逐步提高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強化水資源費征收管理;結合產業政策,加大對工業企業分類水價和差別定價的調控力度,利用經濟杠桿激勵水資源的節約利用,發揮其最大社會經濟效益。
4.1.2 著力調整工業產業結構科學化
調整工業產業結構是保護水資源的根本出路,應緊緊抓住當前宏觀調控、結構調整的機遇,在制訂和落實工業發展規劃時充分考慮水資源的承受能力,科學調整工業結構和用水結構,加速關閉、淘汰落后的產業,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行業的發展,優先發展電光源、生物化工、精細化工、高新技術等附加值高、耗水量低、污染小的工業產業。
4.2.1 大力推進工業節水、科技節水
積極開展工業節水科研工作,積極引導先進節水設備和節水技術的科技創新,提倡少用水或不用水工藝,提高工業節水的科技含量;逐步開展節水型工業試點,堅持以科技節水改造為重點,推廣本地工業企業已經行之有效的科學節水措施、方法和生產經驗,由點到面推向全市,全面實現科技節水;建立工業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用水、節水信息進行采集和評價,實行計劃用水數字化和網絡化管理。
4.2.2 努力提升工業用水循環化
由于部分企業生產設備陳舊、工藝落后,新技術產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為65%,與國際發達國家和國內部分城市先進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從政策上引導,經濟上扶持工業企業改善工藝、改良裝備,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循環生產,促進廢水循環利用和綜合利用,實現廢水減量化,不斷提升工業用水循環化水平。
大力提倡工業污水資源化。污水資源化可以減少環境污染,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加再生水量。目前全市已建成各類性質污水處理廠7家,污水日處理能力近30萬t,具有一定的治污能力。水資源過度開發和利用,存在不合理現象,水環境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必須加大污水處理力度以及再生水的利用程度,推行污染治理設施社會化運營管理,引導有條件企業直接利用再生水,做到合理用水。
積極推行工業供水治污管理體制一體化。工業治污工作中,可以積極推行供水治污管理體制一體化,做到“三結合”:一是工業供水與工業治污工程建設項目結合,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協調發展,人財物、技術等資源共享,水污染治理建設資金的籌集逐步市場化運作;二是工業企業自主治理與區域性治理相結合,實現工業體系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提高污水治理的綜合效益;三是工業企業點源治理達標排放與城市集中污水治理相結合。
在實行定額管理的同時,對節水成效顯著的企業應該保留用水額度,在其生產規模擴大時能有用水指標保障。對采用節水工藝、提高企業節水水平、減少用水量的建設項目應該鼓勵建設,在項目審批和資金扶持上給予政策傾斜。按照企業的社會貢獻和企業用水效率的高低分配水資源,對于利稅高、安排就業機會多、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貢獻大的企業,在水資源分配上給予傾斜;對于水資源利用效率高、單位產值用水量少的企業,在用水上給予優惠;對于積極采用節水技術和實行節水改造的企業,給予適當的優惠政策,引導鼓勵節水工作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