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蒲松齡與黃叔琳

2014-12-08 05:04:47鄒宗良
蒲松齡研究 2014年3期

鄒宗良

摘要:《聊齋詩集》中六題十首青州組詩記錄了蒲松齡的青州考貢之行。主持考貢的山東學政黃叔琳于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到任,康熙四十九年曾接見去濟南參加科試的蒲松齡,并向其索求《聊齋志異》,兩人之間有過書札往來??滴跷迨?,黃叔琳在青州修復了松林書院,并在那里主持貢生考試,這促成了蒲松齡晚年的青州之行。

關鍵詞:青州組詩;蒲松齡;黃叔琳;交游;考證

中圖分類號:I207.2 文獻標識碼:A

康熙五十年(1711)的嚴冬十月,七十二歲的蒲松齡有一次沖風冒寒的青州之行。這次往返青州的經歷載于蒲松齡的筆下,形成了《聊齋詩集》中六題十首的青州組詩:《青州道中雜詠》七絕五首;《歸途》七律一首;《憩僧寺》五古一首;《口號》七絕一首;《自青州歸,過訪李澹庵,值其旋里,繞舍流連,率作俚歌》七古一首;《二十七日旋里,至夜大雪》五絕一首。

“濛淞垂帽檐,霜雪上眉須”;“七十老翁尚遠奔,玉樓起墟馬韉溫”。初冬的霧凇化成了冰冷的水滴,順著帽檐向下滴落,清晨的嚴霜掛上了古稀老人的眉毛和胡須;寒氣逼人,不由地使人兩肩抖縮,皮膚起粟,這是蒲松齡在組詩中寫下的往返青州的親身感受。蒲松齡自前年歲杪就從西鋪撤館回家了,年逾古稀的他一生辛勞,晚年總算可以得閑,本該在蒲家莊那個就農家場院起造的院落里圍爐箕坐,聽兒孫笑語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有了這次不憚辛勞的青州之行呢?

因為晚年考貢。清代的貢生,有歲貢、恩貢、拔貢、優貢、副貢諸種名色,此外還有援納而得的例貢。蒲松齡的友人中,張篤慶是因歲試成績優異選拔而得的拔貢,韓逢庥則因三藩之亂期間清廷財政拮據,重開捐納之例,故納資而成為例貢。府、州、縣學的生員,補廩十年之后鄉試不中,可以按資歷挨次考選,考中者曰歲貢,蒲松齡這次赴青州,參加的便是歲貢的考試。

歲貢在明代和清初須赴京師參加廷試,自康熙二十六年(1687)始改為由各省督學官員負責一省的歲貢考試。蒲松齡之所以要到青州去考貢,這與康熙五十年提督山東學政的黃叔琳的行蹤有關。

黃叔琳,字崑圃,順天府大興縣人??滴跞辏?691),年僅二十的黃叔琳以第十八名通過會試,殿試后又被康熙親閱試卷,置為探花。他的門人顧鎮撰寫的《黃崑圃先生年譜》卷上說:“殿試及第,授翰林院編修,習國書。公卷本列進呈之末,圣祖親閱,拔置一甲第三名。” ① 此后,他歷任翰林院的編修、侍講、侍讀等職,后又因父死回籍丁憂??滴跛氖吣辏?708),黃叔琳丁憂服除,于四月補翰林院侍講,十月被任命為提督山東學政,當年十二月到任。

清代初年,擔任各省學差的官員因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名。如直隸為畿輔重地,其學政先由都察院監察御史擔任,順治十年(1653)后只用翰林院的官員。因為任職者來自都察院、翰林院,故稱“學院”。順治四年(1647)二月,蒲松齡友人王永印之兄王昌蔭以福建道監察御史的身份提督北直隸學政,故蒲松齡在《聊齋志異·鬼哭》篇稱其為“王學院”。山東一省原設提學道,督學的身份為道員,例兼按察使司僉事銜。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規定由翰林院、吏部、科、道四衙門出任者為學院,由部郎及外任升轉者為學道。黃叔琳本是翰林院侍講,故其提督山東學政,稱名也就不再是提學道,而是提督山東學院。

黃叔琳于康熙四十七年出任提督山東學院,與他的前任趙申季卒于任有關。據《清圣祖實錄》卷二百二十三,趙申季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十二月以翰林院編修任提督山東學院,其到任則在康熙四十五年。宣統《山東通志》卷七十四《國朝宦績·學政》下云:“趙申季,字行瞻,江蘇武進人。康熙丁丑進士。任遷江令,舉卓異,改授編修,異數也。(康熙)四十五年督山東學政,廉慎自矢。評文不假手幕客,必親自點定,嘗夜至漏三下不休。體素羸,以勞疾卒于任。祀名宦?!秉S叔琳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即接到督學山東之命,可見趙申季病卒時未能終其三年之任。

黃叔琳到任之后,曾準山東士人之請建祠紀念其前任趙申季。黃叔琳的《養素堂文集》鈔本今存,中有《督學趙公祠碑記》一篇,其文云:

今上御極之四十有五年,以翰林院編修毗陵趙公督學山左。清勤勵職,士風丕變?;浫d,盡瘁試事而卒于官。東人士感慕追思,欲衍其澤于不泯也。余司校適承其后,士皆以廟祀為請。余亟獎成其事,且出薄俸佽之,卜地青社之震。[1] 556

黃叔琳說趙申季任山東學院“清勤勵職,士風丕變”洵為事實??滴跛氖迥贲w申季到職之后,蒲松齡曾與西鋪諸門人一同到濟南參加歲試,作有《夏客稷門,僦居湖樓》七絕二首。其尚未進學的二兒子蒲篪、長孫蒲立德也隨本縣諸生赴濟參加童生試,仍名落孫山。蒲松齡在《試后勉兒篪、孫立德》一詩中寫道:“黃河有清時,竊疑昔人誑。衡文矢清公,此聞寧非創?今真見其人,心眼為開曠。單寒盡鼓舞,志灰氣復壯?!?[2] 1865這里道出的便是蒲松齡目睹了新任大宗師衡文清公的悲喜心情。張篤慶的兒子本惇于康熙四十七年入泮,他也在《厚齋自著年譜》中感慨道:“今歲幸遇翰苑名臣,如武進趙太史,一清如水,苦志作人,將拔寒畯,疏通幽隱。一凡蓬茅下士,得以吐氣伸眉?!?[3] 171

黃叔琳的清慎廉正、興學勵士之舉較趙申季有過之而無不及。據顧鎮《黃崑圃先生年譜》卷上記載,黃叔琳下車伊始,就于康熙四十八年新正頒布了《學政條約》,其內容為:“一,敦敘人倫;二,崇尚經術;三,淹貫史傳;四,精熟性理;五,服行小學;六,取法先正;七,尊禮師儒;八,砥礪廉節;九,清完逋賦;十,講習武備。”此后又頒布《論文規條》以正文風,“其略謂:制藝以八股為定格。虛實相生,反正迭用,開闔起止,各各立意。意立矣,乃以氣運之。自首訖尾,股法雖分,氣則一貫。加以扌離詞布采,有典有則,乃可言文。壬辰以前猶遵古法,酉戌之際漸趨油滑,丙辰以后變為長股,股中又無復精意,于是八股之意盡失。夫射者志于彀率,大匠必以規矩。吾未見有偭規改錯而可以成器制用者也?!?[4] 20-21他還飭令各府州縣修葺荒圮多年的學校和祠祀,并撰文立碑予以表彰。僅收錄于他的《養素堂文集》的,就有《重修福山縣學碑記》、《重修萊蕪縣學碑記》、《重修齊河縣學碑記》、《萊州府新造試場碑記》、《泰安州重修三賢祠碑記》、《督學趙公祠碑記》等興學勵士的碑文。

康熙四十八年(1709)是歲試之年,黃叔琳于五月按臨登州、六月按臨泰安考試士子。泰山之麓舊有三賢祠,祀被稱為“宋初三先生”的北宋理學家胡瑗、孫復、石介三人,因年久失修,祠廟頹廢。黃叔琳到泰安后,捐出俸祿囑知州徐某為葺理,使祠廟復興,祭祀如舊。濟南舊有白雪書院,延士子課讀其中,后日漸廢弛,黃叔琳于是年七月發愿倡修。顧鎮《黃崑圃先生年譜》卷上記載:“秋七月,興白雪書院……公銳志振興,延師儒,選材儁,俾肄業其中。時撫藩以下,皆捐俸以資膏火。公為經久遠計,嚴課程,厚廩餼,一時人士,鼓舞奮興,如張君湻、李君元瓚、徐君士林、李君慎修、喬君世臣、李君元直、焦君祈年、盧君見曾、鄒君麗中、張君元、宋君來會,皆公所造就也?!?[4] 23顧鎮所舉出的“張君元”,即為蒲松齡撰寫墓表的淄川張元。

康熙四十八年蒲松齡曾去過濟南,原因是新任山東巡撫蔣陳錫到任,在珍珠泉撫院衙門考試士子,即所謂“觀風”。蒲松齡參加了這次考試,作有《珍珠泉撫院觀風》七律二首。但遺憾的是黃叔琳沒有因便歲試前往省城的濟南府諸生(說見下),故本年蒲松齡與黃叔琳沒有見面,兩人之間也沒有發生交往。

蒲松齡與黃叔琳的交往,出現在康熙四十九年(1710)。

蒲松齡自康熙四十七年的歲杪自西鋪畢家撤帳回到故里蒲家莊,但作為一位入學五十余年、補廩近三十年的老秀才,他仍須參加本省督學官員主持的歲科兩試。而黃叔琳對濟南府諸生的歲試,就發生于康熙四十九年的夏天。

據顧鎮《黃崑圃先生年譜》的記載和黃叔琳的《養素堂文集》考察,康熙四十九年,黃叔琳先是于三月按臨東昌府考試生員;八月按臨萊州府;至九月,泰安州三賢祠落成,他又曾前往展謁并為立碑,作歌詩以紀。這年夏天,他在濟南歲試濟南府屬的生員,則在張篤慶的《厚齋自著年譜》中留下了記載?!逗颀S自著年譜》寫道:

去年,兒惇硯耕于外。是歲以其母疾,遂授徒家中。是夏,黃學臺崑圃先生歲試歷下,惇兒亦與優錄。[3] 171

康熙四十九年是科試年,故這次濟南府的諸生參加的應為歲科一體的考試。張篤慶所說的“亦與優錄”,即指其子本惇因成績優異而取得了參加明年鄉試的資格。蒲松齡與已經入學的兒子箬、笏、筠都赴濟參加了本年的考試,蒲松齡在應考期間還受到了身為一省大宗師的黃叔琳的接見。其沒有入學的兒子蒲篪、長孫立德也隨淄川縣的諸生去濟南參加了童生試,但并沒有被錄取。蒲松齡因此寫了《示兒篪、孫立德》五古一首,此詩的后十句為:

篪也雖能文,風檐失故步。立德肯研讀,頗解此中趣。時際公道張,放斥仍如故。千載失一時,過此恐難遇。亡羊當補牢,已誤莫再誤![2] 1904

所謂“千載失一時,過此恐難遇”,意思便是得遇黃叔琳這樣清正廉明的大宗師,對家境貧寒的童生而言實在是千載難得的入學機會。如果蹉跎而過,錯過了這一大好時機,以后再想入學真是難上加難了。

說蒲松齡參加了本年的考試并受到黃叔琳的接見,是因為此事見載于蒲松齡的《上崑圃黃大宗師啟》一札。此札云:

咳唾垂恩,榮遂擬于華袞;眄睞成飾,價已貴于連城……夙窺秀婉之章,每讀則遐思豐采;及接溫文之誨,既歸則緬訴友朋。耿光之炙既親,私淑之情已慰……斜景蕭條,無求風帆之助;諸雛谫陋,喜沾化雨之榮。春鳥秋蟲,時自鳴其天籟;“巴人”“下里”,實不本于宗傳。遙擲因而急奔,笑同鐘會;遲行尚無善跡,還愧枚皋。乃以繕寫付諸兒孫,實則增其悚惕;念以寬仁,逢此老悖,必且宥其衰慵。倘有偶中之言,冀賜不屑之教。[2] 1233

所謂“咳唾垂恩”、“眄睞成飾”、“及接溫文之誨,既歸則緬訴友朋。耿光之炙既親,私淑之情已慰”云云,均指他在濟南受到黃叔琳接見一事。蒲松齡為什么受到黃叔琳的關注與接見?這與黃叔琳的座師王士禛及其《池北偶談》有關,更與《聊齋志異》的創作有關。

黃叔琳于康熙三十年中進士,其會試的正主考為大學士張玉書、工部尚書陳廷敬;副主考則為兵部左侍郎李光地和數月之前升任兵部督捕右侍郎的王士禛。此后,黃叔琳與王士禛同在京師做官,長期供職于翰林院和國子監,而他則對王士禛禮敬有加。他的《刻吳征君蓮洋集序》稱“余自康熙辛未游吾師新城公門” [5]368,《大司寇阮亭王公傳》云“以門下士,僭為公傳” [1]560,與王士禛常有往來與交流。就任提督山東學院之后,黃叔琳與罷官家居的王士禛同樣往來密切?;輻澴⒀a《漁洋山人自撰年譜》卷下記載,康熙四十八年的冬天,黃叔琳曾到新城探視王士禛。兩人在“情話之馀,述詔旨取故靈璧知縣馬骕所著《繹史》刻板入內府,(王士禛)因感賦一絕,載《蠶尾后集》?!笨滴跛氖拍暧州d:“山人乙酉年撰《詩話》六十條,戊子秋冬間又增一百六十條,共成三卷。是秋,授門人黃侍讀叔琳序而梓之。” [6]5106顧鎮《黃崑圃先生年譜》康熙四十九年下也云:“刻《漁洋詩話》。新城司寇撰《詩話》三卷,藏于家,公為序而梓焉。” [4] 25

據惠棟注補《漁洋山人自撰年譜》卷下,知王士禛的《池北偶談》一書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撰成,至康熙三十年秋,王士禛復弁序于前。《池北偶談》末卷,曾采擷《聊齋志異》數篇加以改寫,并于《小獵犬》一則下注:“事見蒲秀才松齡《聊齋志異》?!庇腥苏f《池北偶談》早在康熙二十八年已有閩中刻本 [7]4,其事實如何,今不得其究竟,然此書于康熙三十九年在汀州付刻則為確事。蔣寅先生《王漁洋事跡征略》于是年記載云:

汀州知府王廷掄刻《池北偶談》于汀州郡署。王廷掄臨汀郡署刊本《池北偶談》封面“康熙庚辰夏五臨汀郡署授梓”……據王廷掄跋,《池北偶談》編成后,海內競為傳抄。廷掄偶于三山書肆見抄本,讀而愛之,遂請命于漁洋,詳加校訂而付梓。[5] 480

王廷掄刊本《池北偶談》于康熙四十年二月刻成,事見蔣寅先生撰《王漁洋事跡征略》。

黃叔琳所作《大司寇阮亭王公傳》中有句云:“人有一節之佳,半章之美,必俯拾而咨賞之,疊見于《偶談》、《筆記》諸帙中。” [1] 560可見《池北偶談》一書為其素所熟讀?!捌研悴潘升g”與《聊齋志異》之名,黃叔琳在讀乃師的《池北偶談》時就已經有所聞見了。

據袁世碩先生考證,康熙四十年(1701)的春天,蒲松齡還曾把王士禛“點志其目”的《聊齋志異》部分作品鈔為二冊,趁便托人捎往北京,請時任刑部尚書的王士禛教正。[8] 187就在這年的四月,王士禛請急遷葬,康熙諭曰:“王士禛可予假五月,不必開缺?!蓖跏慷G于五月出都,門人黃叔琳等餞行于碧山堂。[9] 2069十月,王士禛假滿返京,鄉人送別于系水之上,士禛有《系河飲餞圖》紀其事。蒲松齡雖然沒有前往送別,但他的《俚言奉送大司寇先生假滿赴闕》五古一首則題寫于《系河飲餞圖》之后,后由路大荒先生自圖錄出,補入《聊齋詩集》。[10] 128王士禛回京之后,黃叔琳也有可能從座師王士禛那里見到《系河飲餞圖》并了解到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的情況。

從上引蒲松齡的《上崑圃黃大宗師啟》札看,黃叔琳在接見蒲松齡時向他索求的正是《聊齋志異》。蒲松齡在敘及向黃叔琳進呈的作品時,用了鐘會和枚皋的典故?!妒勒f新語·文學》云:“鐘會撰《四本論》始畢,甚欲使嵇公一見。置懷中,既詣宅,畏其難,懷不敢出,于戶外遙擲,便面急走。”康熙四十年,蒲松齡向王士禛進呈《聊齋志異》二冊時即用了同一故實。枚皋是枚乘之子,也是漢代的辭賦家?!稘h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先是說枚皋“不通經術,詼笑類俳倡,為賦頌,好嫚戲”;然后說他“為文疾,受詔輒成,故所賦者多”。蒲松齡札中的“遲行尚無善跡,還愧枚皋”一語即兼含此二意,一是說《聊齋志異》為道聽途說的“小道”之文,涉筆而成趣,難辭嫚戲之譏,不能與經學著述相提并論;二是說自己文思遲鈍,《聊齋志異》的創作難以像枚皋作賦那樣“受詔輒成”,連篇累牘。

蒲松齡向黃叔琳進呈的《聊齋志異》應是一個選鈔本,不會是《聊齋志異》的全部作品。因為蒲松齡“以繕寫付諸兒孫”,幾個兒孫窮一年之力也不一定能把累累巨冊的《聊齋志異》過錄一遍,而且他們都還要教館糊口,不可能拋卻謀生之計成年累月地去鈔錄《聊齋志異》。估計情況可能是這樣的:蒲松齡讓兒孫們把王士禛早年批閱的和“點志其目”的篇什作了鈔錄。蒲松齡知道王士禛和黃叔琳的師生關系,他向黃叔琳進呈《聊齋志異》雖然是應這位宗師大人的索請,但也不無對王士禛的借重之意。

收到《聊齋志異》選鈔并蒲松齡的《上崑圃黃大宗師啟》后,黃叔琳曾作書札以覆。蒲松齡的《又呈崑圃黃大宗師》一札中有“幸蒙華袞之褒,兼荷瑤章之賜。開芙蓉之匣,七宿交輝;出明月之珠,五衢異色。蕓香滿案,知咳嗽之皆恩;薇露沾巾,覺牙齒之并馥”之語 [2] 1224,可見黃叔琳不僅有書信,或者還有詩歌贈答,可惜的是黃叔琳的書信和詩作都沒有保存至今。

蒲松齡的《又呈崑圃黃大宗師》是收到黃叔琳復信后的回札,其作期應在康熙五十年。

這一年里,蒲家有兩件事與黃叔琳有關,其一是長孫蒲立德入學成為博士弟子員,其二便是蒲松齡的青州考貢。

童生進學,例應參加縣試、府試和院試,錄取與否,則決定于最后的院試一關。提督學院考試童生,例在歲試和科試之后,隨生員的歲科兩考進行。但康熙五十年是鄉試年,歲試、科試俱已考過,這時督學任內應完的事務,只剩下錄科與錄遺兩項了。清代的科試是為送生員參加鄉試而舉行的選拔考試,科試成績為一等、二等及三等前數名者方可準予參加明年的鄉試。因病、因事未能參加科試的生員、考為三等或三等以下而未獲參加鄉試資格的生員,在籍的監生、貢生、蔭生、官生等,在鄉試的這一年還可參加督學主持的錄科考試,通過者仍可參加本年的鄉試。錄科考試未取者及沒有參加科試和錄科考試者,還有最后一次錄遺的考試機會,通過者仍可參加鄉試。

錄科與錄遺考試,例在鄉試年的七月下旬舉行。蒲立德能在鄉試之年被錄取為博士弟子員,應該是由督學決定,本年增加了一場童生的院試,這自然是借了生員們錄科與錄遺的考試機會。蒲立德能在鄉試之年入泮,這不能不說是黃叔琳的別加青眼了。

在《又呈崑圃黃大宗師》一札中,蒲松齡曾委婉地表示了自己出貢的愿望,其札中有云:“瞻召伯于棠樹,望元禮于仙舟。寧冀出涸轍之枯鱗,升天而假以翼?惟祈哀窮途之落魄,拾骨而吹其魂?!薄按祷晔肮恰闭Z出南朝梁江淹的《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原意為遺骨改葬,蒲松齡用為改換生前身份之意。這封書札寫于本年的歲貢考試之前,而蒲松齡又恰好有了挨次考貢的機會,所以他在信札中婉轉地向主持考試的黃叔琳提出了請求。

下面回到本文開始的問題上來,蒲松齡考貢為什么要去青州?這與黃叔琳本年在青州復興松林書院一事有關。

宣統《山東通志》卷七十四《國朝宦績·學政》載有黃叔琳的小傳,其文云:

黃叔琳,號崑圃,順天大興人??滴跞暌患兹M士,授編修,遷侍講。督學山東,毅然以興賢育才為己任。捐修三賢祠于泰山之麓……俾學者知所景從。又興復白雪、松林兩書院,延師選才畯,捐佽膏火。所造士多窮經致用之英,翕然稱盛……后人以比施愚山先生,祀五賢祠。

據其“門下士”顧鎮編撰的《黃崑先生年譜》,崑圃是黃叔琳的字,《山東通志》云“號崑圃”為誤。青州舊有松林書院,始建于宋代,原名矮松園,明代始改稱松林書院,其故址在今青州一中校園之內。黃叔琳復興濟南白雪書院已見前述,其復興松林書院則為康熙五十年事。顧鎮《黃崑圃先生年譜》卷上于是年下載:“春正月,修復松林書院?!?[4] 25十分巧合的是,六十余年之后,黃叔琳的兒子黃登賢也出任山東學政,因視學來到其父當年捐俸修復的青州松林書院,他感慨萬端,寫了《松林書院記》并勒石紀念。此碑今存青州市博物館,今據“百度百科”錄其碑文如下:

青郡向設松林書院,有祠祀宋王沂公而下十有三賢,蓋以策勵后學,景仰前徽,志流風余韻于不衰也??滴跷熳?、已丑間,先大夫視學山左,興復濟南白雪書院。時遠邇翕集,至不能容。而松林書院日久就蕪,乃復慨然捐俸,重加修葺,進諸生而教誨之,飲食之。所成就者,如陳君有蓄、徐君士林、李君元直、丁君士偁、馬君長淑、辛君有光、李君志遠、劉君軼政、秦君纮、林君仲懿、王君瀛、孫君果、董君思恭,皆知名士也。先大夫之拔擢人材,振興士氣,類如此矣。歲甲午,余復承恩命校士于茲。會垣白雪書院已廢無故址,而松林巍然獨存??ぬ氐崮详惥t、益都尹武林周君嘉猷皆雅意勸學,用能招納后進,嘉惠士林焉。周君固請于余文以紀之。顧余謬承先人遺軌,惟隕越是懼,何敢以文辭見?雖然,憶先大夫之任滿將代也,郡紳士既為攀留不可得,乃于書院別置一祠,以躋先大夫于十三賢之間,宮贊趙秋谷先生碑記其事。嗚呼!此豈易得之數耶!今日幸登此堂,先人靈爽,實所式憑。予小子顧抗顏而步其后塵,毋乃滋愧也乎?諸生中有克世其業者焉,乃祖乃父,則固先大夫之所陶冶者也,余今又得與其后人講論于一堂之上,亦可見詩書之澤長,而流風余韻尚未有艾也。諸生行自勉矣,余益當自勵以克篤前人光焉,因書于講舍之左方。乾隆四十年秋七月朔,大興黃登賢記并書。

黃叔琳于康熙五十年初修復了青州松林書院,使其成為與濟南白雪書院并稱的山東一大肄業學堂,而這年的十一月其任學政期滿。據其子黃登賢所撰《松林書院記》可知,在黃叔琳“任滿將代”離開山左之前,青州“郡紳士既為攀留不可得,乃于書院別置一祠,以躋先大夫于十三賢之間,宮贊趙秋谷先生碑記其事”,黃叔琳于這年的十月前往新修復的青州松林書院視學,或與此事有關。因蒞臨青州之便,他把臨行之前的歲貢考試調到了青州一府,這便促成了蒲松齡晚年的青州之行。

參考文獻:

[1]黃叔琳.養素堂文集[M]//清代詩文集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蒲松齡著.盛偉,編校.蒲松齡全集[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

[3]張篤慶.厚齋自著年譜[M]//劉聿鑫,主編.馮惟敏、馮溥、李之芳、田雯、張篤慶、郝懿行、王懿

榮年譜.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4]顧鎮.清初黃崑圃先生叔琳年譜[M].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影印本.

[5]蔣寅.王漁洋事跡征略[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6]王士禛著.惠棟,注補.漁洋山人自撰年譜[M]//王士禛著.袁世碩,主編.王士禛全集.濟南:齊

魯書社,2007.

[7]靳斯仁.前言[M]//王士禛著.靳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

[8]袁世碩.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M].濟南:齊魯書社,1988.

[9]王士禛.賜沐程紀程[M]//王士禛著.袁世碩,主編.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

[10]路大荒.整理蒲松齡詩文雜著俚曲的經過[M]//路大荒.蒲松齡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0.

(責任編輯:朱 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中国毛片网| 91视频日本|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女人18毛片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狠狠亚洲五月天|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网|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中文字幕日韩视频欧美一区| 欧美高清国产|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无码卡| 亚洲伊人天堂| 456亚洲人成高清在线|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99国内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制服无码网站| 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国产主播|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无卡| 色播五月婷婷| 97在线公开视频| 亚洲天堂区| 欧美另类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香蕉| 伊人激情综合|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 91免费观看视频| 玖玖精品在线| 亚洲天堂首页| 欧亚日韩Av| 青青久久91|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欧美精品1区2区|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91av国产在线| 91成人在线观看|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 欧美天堂久久|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日韩免费成人| 婷婷色在线视频| 国产91精品久久| 欧美成人亚洲综合精品欧美激情|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www.亚洲天堂|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欧美在线导航|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19p|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www.91中文字幕|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思思热精品在线8| аⅴ资源中文在线天堂|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不卡| a级毛片免费看| 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