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柳
牧草在曬制過程中營養物質會損失20%~30%,若被雨淋過發生霉變,則完全喪失飼用價值。因此,牧草收割后迅速干燥才能降低損失。現將牧草的自然干燥法和機械干燥法介紹如下,供農牧民參考。
1.自然干燥法
此法是利用太陽光曬干牧草,不需要特殊設備,一般農牧民均可采用。具體又可分為地面干燥法和草架干燥法。
①地面干燥法。也稱為田間干燥法,即將收割后的牧草攤放在平坦、干燥的地面上暴曬,并時時翻動,爭取在5小時內將牧草含水量降為40%左右。如遇雨,應在雨前將草堆成1米高的草堆,用塑料布遮嚴防淋濕,天氣晴好后再翻曬。當含水量降為25%左右時,牧草可捆成30~50千克的草捆,運到棚中堆貯,盡量減少翻動,防止葉片落脫和營養損失。待含水量降為14%左右時,即可上垛儲存,冬季供牛、羊、馬飼用。
②草架干燥法。在潮濕多雨季節,應利用草架干燥。草架為竹、木搭建的獨木架、棚架、錐形架等。曬制時,將牧草置于草架上,厚度控制在20~40厘米,并保持蓬松。草架干燥,牧草營養損失少、 品質較好。
2.機械干燥法
機械干燥時間短、生產效率高、營養損失少,通常可使牧草90%~95%的營養得以保存。機械干燥法可分為常溫通風干燥法和低溫烘干法。機械干燥法在南昌奶牛場已得到運用,效果較好。
①常溫干燥法。利用鼓風機強制向散草或捆草內鼓入空氣,達到干燥的目的。此法適合氣溫高于15℃、相對濕度低于75%的地區使用。
②低溫烘干法。利用箱式或傳送帶式干燥機烘干牧草,干燥溫度為50~100℃,時間為幾分鐘至數小時,也可將牧草在48℃左右的庫內停放數小時使之干燥。此法適合農村中小型養殖戶使用。
(作者聯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江大南路132號東湖法院宿舍402室??? 郵編:3300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