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慧 趙君
摘要:娼妓從先秦時期開始出現,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獨特的青樓文化景觀并且與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都發生了聯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青樓文化對中國古代詩歌文學創作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的,文人墨客與妓女的關系也從簡單的商品消費上升到了相互依存發展的層面。
關鍵詞: 青樓;青樓文化;詩詞創作
引言
青樓一詞,原意為“青漆粉飾之樓”。 起初所指并非是妓院,是華麗的屋宇,或是豪門大戶的代稱。在人們的意識中,富麗堂皇的豪宅與奢華艷麗的生活必然是有一定關系的。所以青樓的意思逐漸就與娼妓有了關聯。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唐代開始,青樓的本意被其引申之意所代替,成為了煙花之地的專稱。
一、 青樓文化的歷史發展
妓女最早出現在商朝時期,名為巫娼。到了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管仲設立了擁有700多名妓女的國家級妓院,這就是官妓的首創。這個國家妓院應該算是中國的首座青樓吧,也可以算是青樓文化的開始。管仲將妓院國有化既能通過稅收增加政府的收入又有利于社會安定。管仲的發明很快被其他各國效仿,一時官妓大興。
漢代以后,家妓興盛起來,到南北朝達到頂峰。家妓為主人唱曲,撫琴,獻舞,在宴請賓客時提供娛樂節目等。家妓的存在就是為了取悅主人。毫無疑問,要成為家妓就必須具備較為全面地藝術素養,要經過嚴格的藝術訓練。因此可以說,家妓其實也是中國樂舞藝術的表演家和傳承者。然而,即使家妓具備了如此優秀的藝術素養,對于主人來說,家妓依然只是權力財富的附屬品,并沒有值得尊重的地位。主人出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關系,可以對家妓進行買賣甚至是決定其生死權。
私妓在先秦時就已經出現。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城市的繁榮,私妓在唐代發展興盛起來,在數量和規模上都達到一個新的高點。唐代長安城里最有名的煙花之地位于“平康里”,也就是現在的北門附近。在當時南方的經濟中心揚州,青樓行業的發展一樣非常迅速。相比于北方長安的大氣奢華,南方的青樓文化更加絢麗多姿。到了宋朝,青樓的設備也開始競相奢華。比如我們所熟知的“瓦子”。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資本主義逐漸萌芽,外來事物的進入,青樓文化到了明朝時期就開始出現一些低俗不雅,赤裸的金錢交易現象了。到了清朝,這時的青樓已經不再是過去高雅調情的青樓了。妓女們不再是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的佳人,客人們也不再是風流倜儻,詩酒怡情的才子。八大胡同成為首都北京煙花之地的代稱。在這樣的胡同里,充斥著金錢與肉體交易的欲望,傳統的青樓文化早已不復存在。
二、青樓文化存在的意義
中國古代的青樓文化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繁榮發展起來的,反過來,青樓文化也對社會生活,國家及私人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意義與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影響應該是文學藝術,詩詞歌賦創作中的青樓文化了。詩人與妓女有著密切的聯系,古代文人的藝術創作也來自于詩酒怡情的雅致生活。因此,本文探討的青樓文化意義主要也是從青樓文化對古代詩歌藝術創作的角度所進行的。
青樓是古代詩人的精神避難所,他們在這里借酒消愁,借詩抒意。封建社會后期有許多文人墨客在仕途上壯志難酬。這時,青樓里的聲色之樂就成為詩人逃避現實的一方天地,能夠暫時忘卻事業的失意。
與此同時,詩人們也發現青樓里的女性鶯歌燕舞,婀娜多姿,無比完美動人,是能夠增添情趣,激發藝術創造心境的一種力量。這也就拓寬了古代詩歌,藝術創作的題材范圍。不少唐朝詩人都創作了妓女題材的詩歌。宋詞與青樓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我們所熟知的著名詞人柳永和他的青樓題材詩詞在中國古代詩詞文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元朝時期,文人與妓女一樣,都處在社會的底層,沒有地位,生活艱辛,任人擺布。因此元朝的文人也有了許多妓女題材的文學創作。清朝時期,大量的狹邪筆記和小說描寫,青樓變得不再高雅。隨著青樓的沒落,絢麗夢幻的青樓文化也日漸衰亡了。
青樓藝妓不僅是詩人創作靈感的來源,也是詩人文學作品的吟唱者和傳播者,青樓成為古代文學作品的重要創作場所和傳播途徑。古時的娼妓要想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就必須做到“色藝雙絕”。因此她們就需要學會吟詩作對,這樣才能與詩人,文人達到和諧的交流和精神的共鳴。妓女吟唱傳誦詩人的詩詞,詩人也愿意為妓女進行詞曲創作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這樣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也就使得古代文人與妓女,詩詞文化與青樓文化密不可分了。
總結
娼妓從先秦時期開始出現,經過千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獨特的青樓文化景觀并且與古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聯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不同時期也出現了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青樓名妓,她們存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職業層面,成為一定時期青樓女子形象的寫照。青樓文化對中國古代詩歌文學創作的影響更是不容忽視的,文人墨客與妓女的關系不僅僅是簡單的金錢消費關系,更是相互依存相互發展的。今天我們在探討中國古代青樓文化時,應該擯棄先入為主的否定態度,主動去發現這一種詩酒怡情,活色生香文化中的閃光點與人性光輝。
參考文獻:
[1]孔慶東.中國的青樓文化.中關村. 2003(12).
[2]王書奴.中國娼妓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3]柳素平.晚明名妓文化的悲劇性探析.東岳論從. 2009(9).
[4]王永恩.江南青樓文化與明末清初士子娼妓劇的興盛.紹興文理學院院報. 2008(3).
[5]王定璋.松花箋寫洪度詩——論唐代娼妓的詩歌.西南民族學院學報. 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