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孝洪
新課改的實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已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學要求也不再是簡單的演算做題,教學內容的選取也更加密切聯系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現在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如何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真理,并掌握尋找真理的主法。美國的著名教育家就認為:“學習的最好方式就是自己去發現”。 所以只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才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上走得更高,更遠,更輕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數學教學目標,不再局限于教給學生相關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以學生為本,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引導他們積極探索,主動參與。
進入初中以后,數學的學習無論是從廣度還是難度上來說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而大多數學生還不會主動學習,也不知道怎樣去自主學習,特別是農村初中學生基礎相對薄弱,自主學習能力更差。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學生心理上懼怕數學,缺乏數學學習正確的情感、態度
在初中階段,數學涉及的難度比小學階段的大,內容也要廣得多。并且思維方式也有所改變,好像一下子就給了剛入學的初中學生一個“下馬威“。這使得很多學生從心理上害怕學數學,把它視為學科中的“攔路虎”。再加上很多學生適應能力差,又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與意志力。這些都影響了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學習活動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如果說的意志力是這個活動的轉軸,那么興趣便是這個軸上的潤滑劑。
二、學生基礎知識、技能掌握不牢,缺乏系統的知識結構
與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相比,初中數學的學習內容邏輯性,系統性要強一些。首先,知識的前后銜接更緊密,后面所學的知識必須要前面的知識做基礎;其次,在新的知識技能技巧的形成上,更需要借助已有的技能技巧。那么,如果學生在學習前面的內容時沒有達到一定的要求,不能運用各種知識,就會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脫節,惡性循環,差的更差,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三、學生抽象思維發展不全,缺乏自主學習的方法。
經歷小學階段初級算術知識的學習過程,學生們的思維模式由圖形結合的形象思維模式,步入初中階段開始接觸抽象的函數和高級的代數運算,及立體圖形的空間思維,加上小學階段往往家長忽視學生抽象的發展思維的培養,導致很多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參差不齊,遇到問題時很多學生在思維上就碰到了一個高大的門檻無法逾越,加上思維的惰性,自我約束能力的薄弱,便很可能放棄。就算個別同學努力的專研但因為方法不對,思維方式的問題,也最終沒有好的收效,于是在自主學習方面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
針對以上問題和多年的教學經驗的總結:只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他們能在學習數學時自主探索、思考,才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1、創設適宜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問題是學習者的思維動力。所以一個創建得好的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探究活動中。 “教是為了不教,要讓孩子們學會學習”。于是我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利用直觀教具以及多媒體教學演示,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盡量結合生活實際,適當地提問、設置懸念,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使他們能很快地進入到自主探索中去。
2、愉快的學習氛圍,可以使學生自己主動去探索。
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到輕松,這樣他們就能主動地思考、探索,對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數學課堂同樣需要激情投入,并用幽默的語言啟發學生。有些定理、公式本來就顯得枯燥,如果再加上平鋪直敘的語言,課堂更是死氣沉沉,學生怎么可能去主動地思考;其次,數學課堂也需要關注學生,及時地與學生交流。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下的數學課堂有很多活動。在活動中我們既要放手讓學生思考,又要時刻記關注學生動向,及時地鼓勵和肯定他們,滿足他們活動的成就感;最后,老師要了解學生,在班上每位學生是資質不同,發展也就不同,老師不能以片蓋面,要承認個體差異,特別不要打擊差生在數學課堂中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3、擴展自主學習的形式,允許學生自主探究的多樣性
自主學習不是口上說說,翻翻書本,展開討論這么簡單,它要求教師要大膽放手,讓他們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對于有新意、有創意的學生予以鼓勵。比如,在課堂上允許“亂插嘴”、“接下說”。通過小組比賽,動手制作等多樣的形式來避免數學學習的枯燥無味。
4、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掌握了方法的人,才是真正掌握真理的人”,所以我們要加強學法指導。學法指導可以教會學生學生學習,使學生會學、善學,能自己去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遇到一些同學“標新立異”的想法時,首先要肯定他們大膽的設想和合理的方面,保護他們的好奇心,然后再引導他們繼續思考進行探究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體會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還是要適度,不要忘了“教”者這一角色。因為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自主,可能會造成脫離教學軌道,老師無法掌控整個課堂,老師不能聽取學生的意見,學生也不能聽取老師的意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任重而道遠。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長期的堅持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教與學才能相長,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最佳的課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