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武俊 羅仁芝 楊云源
摘要:通過對楚雄師范學院地理科學與旅游管理學院2011和2012級地理科學專業本科學生進行的關于遙感概論課程實驗教學體系重構的問卷調查分析,得到以下結論:(1)學生滿意重構后的遙感概論課程實驗教學體系;(2)學生贊成以實際項目或業務部門工作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蓋為主的實際流程來設計實驗內容;(3)學生認為有必要將實驗數據與本地結合,且90.72%的學生更喜歡這種方式;(4)大部分學生認為作為遙感入門性質的遙感概論課程有必要加入理論課程之外的高級實驗內容,對其中的生態環境評價和植被覆蓋度反演最感興趣;(5)大部分學生希望進行野外樣方采集的實驗。
關鍵詞:遙感概論;實驗教學體系;重構;問卷
1 前言
遙感概論是一門全國高等學校地理類專業公共核心課程,該課程理論36學時,實驗18學時。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曾經采用了不同的實驗教材,例如《ERDAS IMAGINE遙感圖像處理方法》[1]、《遙感原理及遙感圖像處理實驗教程》[2]。而這也是目前國內遙感課程普遍采用的實驗教材。以上二者均存在不同實驗使用不同區域遙感影像及數據的情況,而且以上實驗均為分散的內容,雖然包含了大部分實際操作環節,但是缺乏中間各環節的連貫環節,這使得學生無法得到整體及連貫的認識,從而影響了學生操作技能的提高[3]。因此為了不斷深化學生技能以及更加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必須對遙感概論實驗教學內容進行重構。本文對重構后的遙感概論課程實驗體系實施情況進行問卷調查,以得到學生對于該項改革的看法及態度。
2 問卷調查背景
遙感概論課程實驗體系重構思想為依據遙感技術在實際項目或業務部門工作中實際流程,選取最常用和最具代表性的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蓋為主的遙感影像處理和分析作為主要實驗內容,并依據其全流程設計實驗環節,使學生能夠將以往零散的實驗內容連貫起來,增強專業技能,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3]。重構內容主要包括:(1)從之前完全參照出版的通用實驗教材轉向結合楚雄州本地實驗數據進行分析,使得同學們有更好的感性認識,從而能更好地理解遙感影像;(2)調整了實驗內容,把一些不實用的實驗內容刪除,增加實用性內容;(3)增加了遙感影像獲取實驗,使同學們能夠自主去獲取遙感影像等等。
目前,2012級地理科學專業本科學生已經對重構后的遙感概論課程實驗體系完成了學習。為使調查對象更廣泛,調查結果更具有代表性,還選取了2011級地理科學專業本科學生作為調查對象。該班級學生學習的是重構前的遙感概論課程實驗體系。
3 問卷設計及調查簡況
3.1 問卷設計
問卷由項目組自行設計,共有14題。其中1-3題為學生基本信息,4-14題為遙感概論課程實驗教學體系重構相關問題。
3.2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楚雄師范學院地理科學與旅游管理學院2011和2012級地理科學專業本科學生。
3.3 調查方法
采用網絡問卷調查方法,可以記錄答卷時長,并識別為正常完成或非正常完成,這樣可以過濾掉答卷時長過短的不合理的記錄。另外,所有問卷題目均設為必選項,調查對象必須完成每一題才能提交結果,規避了因未完整答卷而出現廢卷的情況。調查方法比傳統的紙質問卷調查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可以提升問卷調查質量。
4 調查結果
4.1 調查對象基本信息
地理科學與旅游管理學院2011和2012級地理科學專業本科學生共有113人,實際參加問卷調查學生為97人,其中2011級學生47人,2012級學生50人,覆蓋率為85.84%。這已經超過統計學標準。其中男生53人,女生44人。楚雄州內學生8人,楚雄州外學生89人,外地學生占91.75%。
4.2 遙感概論課程實驗教學體系重構相關問題情況
回答“你是否贊同選取最常用和最具代表性的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蓋為主的遙感影像處理和分析作為主要實驗內容?”時,43人表示很贊同,54人表示贊同,0人不贊同。表明對于主要實驗內容的選取學生是認可的。實際上,這也是學生以后就業接觸最多的內容。
回答“你認為是否有必要以實際項目或業務部門工作中的實際流程來設計實驗內容?”時,44人表示很有必要,52人表示有必要,1人表示沒有必要。表明絕大多數學生認可實驗學習與社會實踐實際流程結合的必要性。
回答“你認為是否有必要將遙感概論實驗內容與楚雄州本地結合?”時,46人表示很有必要,48人表示有必要,3人表示沒有必要。該題主要考慮到學生大學期間大量時間均在學校度過,對于本地自然人文狀況較為熟悉而設計,但有3人表示沒有必要結合本地實際。
回答“你更喜歡哪種方式?”時,9人選擇“完全按照軟件或購買教材自帶的數據進行實驗”,88人選擇“結合本地數據進行實驗”,占90.72%。
回答“你認為作為遙感入門性質的遙感概論課程有沒有必要加入理論課程之外的高級實驗內容?”時,22人認為很有必要,66人表示有必要,9人表示沒有必要。表明學生雖然是第一次接觸遙感課程,但是依然有強烈的愿望學習更高級的實驗內容。表示很有或有必要的88名學生對預設的7項高級實驗內容的選擇結果是生態環境評價(85人)>植被覆蓋度反演(82人)>可視化建模(61人)>地表溫度反演(60人)>面向對象分類(45人)>決策樹分類(39人)>氣溶膠反演(21人)。這為后續課程內容的設計打下了基礎。
回答“你認為是否有必要增加遙感影像獲取實驗,從而使同學們能夠自主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影像?”時,47人表示很有必要,50人表示有必要,0人表示沒有必要,這是所有題目中選擇很有必要率最高的一題。這也和目前很多教材該項內容缺失有關。
回答“你認為是否有必要進行野外樣方采集的實驗?”時,38人表示很有必要,57人表示有必要,2人表示沒有必要。這是所有題目中選擇很有必要率相對較低的一題。這與學生在其他課程中有其他機會進行野外樣方采集和野外調查有關。也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的理性,不愿花時間在相似的內容上。
回答“你是否滿意重構后的遙感概論課程實驗內容?”時,38人表示很滿意,59人表示滿意,0人不滿意。其中未參加過重構實驗內容學習的2011級學生20人表示很滿意,27人表示滿意,很滿意率占42.55%。參加過重構實驗內容學習的2012級學生18人表示很滿意,32人表示滿意,很滿意率占36.00%。表明全體學生均表示滿意或以上,但是課程存在問題,很滿意率提升依然有較大優化空間。
學生認為學習遙感概論實驗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理論知識抽象難理解、不熟悉英文版軟件專業術語、實驗學時緊張、獲取數據困難等方面。并給出了建議:完善實驗器材、建立本地數據庫、數據能夠實時更新、增加實驗學時、加強學生獨立操作鍛煉、再增加基礎內容等。
5 結論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學生滿意重構后的遙感概論課程實驗教學體系;(2)學生贊成以實際項目或業務部門工作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蓋為主的實際流程來設計實驗內容;(3)學生認為有必要將實驗數據與本地結合,且90.72%的學生更喜歡這種方式;(4)大部分學生認為作為遙感入門性質的遙感概論課程有必要加入理論課程之外的高級實驗內容,對其中的生態環境評價和植被覆蓋度反演最感興趣;(5)大部分學生希望進行野外樣方采集的實驗。
參考文獻:
[1] 黨安榮, 王曉東, 張建寶. ERDAS IMAGINE遙感圖像處理方法[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 奧勇, 王小峰. 遙感原理及遙感圖像處理實驗教程[M]. 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9.
[3] Wujun XI, Yanmei PENG, Yunyuan YANG, etc. 2012. Research of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s Reconstruc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urse. The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s.518-523: 5817-5821.
基金項目:楚雄師范學院教學改革項目“遙感技術課程實驗教學體系重構研究”(項目編號1004),楚雄師范學院遙感概論精品課程項目。
作者簡介:席武俊,男,1979年生,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遙感及地理信息系統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