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麗雙
摘要:詞匯是支撐語言的基礎構成部分,詞匯教學在整個英語學習進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在外語學習的過程中詞匯記憶十分困難。其潛在原因是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對詞匯意義的揭示、詞匯結構的分解以及詞匯習得方式等因素考慮不足。當今,詞匯教學過于機械簡單化,缺乏對構詞法知識、詞的文化背景、詞的搭配等方面的教學。從廣義上來說,利奇將“意義”劃分為七種不同類型。其分類對英語詞匯教學有很大的啟示。本文將歸類當今較為主流的幾中詞匯教學方法,并結合利奇七種意義進行分析,探討出其弊端,并提出新模式,希望能給教育工作者及語言學習者帶來詞匯記憶的新啟示。
關鍵詞:意義;詞匯;教學方法;弊端
英語是一門語匯豐富、詞義紛繁、語法簡練的語言。其中詞匯,在英語習得過程中直接影響著學習者對英語的使用及掌握程度。詞匯可謂語言之基石,倘若學習者無法積累必要的詞匯,那么將無法建立起交流溝通之橋梁。不夸張的說,如果詞匯語庫的構建沒有達到所需標準,必然造成對學習者聽、說、讀、寫能力提升的制約。因此詞匯教學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今英語詞匯教學法琳瑯滿目,是否每一種都有其實質性作用及意義還有待考究。利奇的七種意義在詞匯教學法中有著實質性的解讀,下面我將針對利奇七種意義對英語詞匯教學法的不得當之處進行研究。
一利奇七種意義
Leech將常見“意義”分為七種類型:概念意義,內涵意義,主題意義,社會意義,感情意義,反映意義和搭配意義。
概念意義指詞或詞組所具有的以客觀外界為基礎,在人們意識中概括而成的一種心智上的意義。(王寅,2001)。
內涵意義指一個詞語除了它的純理論內容之外,憑借它所指的內容而具有一種交際價值。內涵意義可包含所指事物的“公認特性”。(杰弗里·利奇,1987)。
主題義是說話者或作者通過對信息的組織方式,如詞序,焦點和強調等所傳達的意義。(束定芳,2000)。
社會意義是反映出說話人社會背景和個人特征的意義,如方言,禮貌語,俚語和黑話等所表達的特殊附加意義。
感情意義表達說話人感情和態度的一種附加意義。
在存在多種理性意義的情況下,當一個詞的一種意義構成我們對這個詞的另一種意義的反應的一部分時,便產生反映意義。(杰弗里·利奇,1987)。
由于某些詞常常與某些詞搭配,所形成的聯想就稱為搭配意義。(束定芳,2000)。
二英語詞匯教學方法弊端解讀
當提到詞匯教學這一領域,根據本人十多年來的外語學習經歷,給我最大的直觀感覺是詞匯教學并沒有得到很好地重視,相當多的學校并沒有采取正確的詞匯教學方法,將詞匯學習粗糙的列為自主學習領域的現象數見不鮮。利奇的七種意義的提出,給詞匯教學帶來很大的啟示,在詞匯記憶中,我們要盡可能的兼顧這七種意義的學習與理解,從而才能更好地在應試,交際,文化交流中使語言得到合理正確的運用。
1.圖片教學法
圖片教學法可謂一種便捷直觀的詞匯教學方法。教學者通過演示實物或者展示圖片來揭示詞匯意義。從一定程度上講,的確可以讓學習者直觀迅速的理解英語詞匯的具體意義。但嚴格意義上講,學生真的掌握詞匯的確切意義了嗎?當然我們承認這樣一個事實,不同的年齡階段對新事物的習得感知能力是有一定差異的。但是如果單純的沿襲純實物or圖片展示,是否會給學習者帶來一定學習認知誤區呢?答案是肯定的,如教師展示一張圖片,上面有一支玫瑰,旁邊注釋flower,這時學生認為flower就是玫瑰。當然玫瑰是花,可不是所有的花都是玫瑰。當然,假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展示apple圖片,學生是可以達到認識實物的水平,但是在實際語用中恐怕就會很難意識到An apple a day keeps docter away 的層面。跟加不會想象到Your face is just like an apple的用法。因此說在詞匯教學中如果單單考慮到圖片教學,那么你灌輸給學習者的恐怕只會局限在概念意義的層面。然而事實證明僅有概念意義的認知是難以挑起語言學習的重任的。
2.機械詞組教學法
在我們的學生生涯中,通常都有這樣的經歷,直接被灌輸某一詞組,并且背住它的意義。這樣就足以應對完形填空以及單選等考試題。然而現在看來。其產生效果確實有助于應試成績的提高,使我們達到看到后者立即反映出其相應搭配的能力,但是其實際意義又是什么呢?有時在外語教學中,過分強調應試性,過分總注重了其搭配意義,而忽略了對其概念意義,文化意義,社會意義等的熏陶強調,從而導致當今學生的英語水平僅僅停留在單選的水平,僅僅掌握那么幾個單純的搭配,而不能根據其真正意義靈活運用到各個語境中,只有在銘記其概念意義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到個搭配中,這樣在今后語言運用以及學習中才不會顯得如此的捉襟見肘。
3.朗讀識記教學法
中學時期每天晨讀背單詞的鏡像相信大家還都深深地刻在腦海中,我們得承認這樣一種事實,調動各種感官,的確有助于加強單詞的識記效果,從一定程度上講有助于刺激腦神經的全速反應。但細細拆分其過程,可看出,整個過程可以直觀的看為基礎,是最基本的機械反應過程,而并沒有對意義在頭腦中進行全面的加工,頂多也就是概念意義的直觀輸入,那么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大多都是短時記憶或瞬間記憶。英語單詞的識記并不能簡單的靠這種單純朗讀的方法記憶,應該在指導學生朗讀書寫的過程中,促進其對概念意義,內涵意義,主題意義,社會意義,感情意義,反映意義和搭配意義的理解與吸收。經過如此全面的理解與吸收,相信語言學習者不僅能夠更深刻的記憶的單詞而且能夠更加靈活的應用到各個文化語境。
三基于利奇意義觀的新型詞匯教學方法
詞匯教學本應該被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應該以豐富多彩的模式進行習得。然而現實教學過程中,英語詞匯教學卻顯得那么生搬硬套,粗制濫造。簡單粗暴的灌輸方式,死記硬背的接受方法,對英語詞匯掌握并無益處,只會加深英語詞匯學習的桎梏。英語詞匯學習的枷鎖不僅源于學習者自身興趣缺乏更加產生于教育者教學模式的粗糙。所以教師應當結合正確的意義習得理論探討出切合實際需求的新型詞匯教學模式,從而更好的應用于詞匯教學。以下便是本人基于列奇語義理論提出的詞匯教學新建:
教師應在直觀展示概念意義(直觀展示概念意義可采用傳統圖示法,聽說法,書寫記憶法等)的基礎上,采取詞義發散進行內涵意義的講解(內涵意義可采取故事灌輸,幽默話語,現象列舉等多種方式展示提出),其他聯想意義(社會意義,反映意義,情感意義等)可通過造句,情景劇表演等方式進行加強學習與記憶。像少兒詞匯教學可以在游戲和音樂,競爭比賽的機制下進行。在今后的詞匯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兼顧這七中意義的全面構建,引導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單詞。詞匯教學并非單一一種方法的應用,詞匯教學法也并不是只有引導學生朗讀,聽說,造句等如此簡單,想要很好攻克詞匯大關,就必須要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and everything of something. 詞匯教學既不是線的結構,也不是面的的舒展,而是一個全方位立體式的過程,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育工作者更不應該投機取巧,采取捷徑,只注重量的積累,而忽視深,廣,全的學習,為學生的詞匯掌握埋下隱患。
結束語:
以上便是我結合利奇七種意義對當今詞匯教學方法弊端的分析,以及提出的新型模式。希望廣大教育者能夠將利奇的七種意義與英語詞匯教學很好的結合并發揮其實質作用,使英語詞匯教學的層次逐步加深,廣度逐步加大。并以此呼吁廣大英語教授者對英語詞匯教學引起足夠重視,讓粗糙野蠻的詞匯灌輸方式告別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杰弗里·N·利奇.語義學[M].李瑞華,王彤福,楊自儉,穆國豪譯.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7
[2]束定芳.現代語義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寅.語義理論與語言教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