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藝瑋 符豪
摘要:作為當代文化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資本主義文化正面臨許多矛盾。通過研究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歷史性根源,重點闡釋資本主義文化起源的兩大沖動力,它們產生并發展了資本主義。通過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其本質。
關鍵詞: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兩大“沖動力”
《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歷史性根源》
介紹:
二十世紀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金融危機、政局動蕩與社會矛盾日益尖銳等諸多問題。
一、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表現
結合對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研究,丹尼爾·貝爾首先把當今資本主義文化所面臨的現實境況歸納為以下幾點:
1、理性與人性的沖突。理性要支撐科學的發展。當今社會,科技的進步使人的自我意識加強,人控制自然的能力增強。人類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產生了一系列問題。
2 、信仰都去哪了?因為無知,人類畏懼自然,因為畏懼,人類相信宗教。社會的進步,使人類本應相信科學。然而,宗教依然存在。
3 、道德規范失去平衡。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道德給人們提供了合理的行為判斷標準。社會責任心的缺失給資本主義文化帶來了種種現實惡果。
二、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歷史性根源—“兩大沖動力”
1、資本主義的“宗教沖動力”
文化的含義來源于拉丁語cultura,我們可以把文化理解為人以自然為參照物,通過勞動和智慧而產生的創造產物。雖然人靠辛勤勞動換取幸福生活,但并不能說人是勤奮的,也就是說,人也要靠精神來支撐自己前行。然而,這種精神的動力來源與加爾文教。
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韋伯揭露了作為促進理性資本主義的興起的加爾文教。因此凡是上帝提出的要求,基督徒就必須遵守、使其規范化且自律。
清教徒認為,上帝創造并設計了世間萬物,假如他確定了哪位選民將得到更多的獲利機會,那么他這樣做自有他的目的,因而虔誠的基督徒應該服從于上帝的這種安排,并盡最大的努力去利用這天賜的良機。禁欲主義在固定職業中的重要作用,為近代的專業化分工提供了道德上的依據,而且以神的旨意作為追求利潤的動機也使商人為自己的行為找到適當的理由。這種新教倫理的禁欲苦行主義貝兒定義為資本主義的“宗教沖動力”。
2 資本主義的“經濟沖動力”
《奢侈與資本主義》講述了,在十三世紀時期,歐洲一些國家出現了一種極度世俗化的文化。為了得到社會認可,新興的城市資產階級瘋狂追求物質,并效仿貴族的生活方式;富人們生活花費飆升;參與較奢侈的娛樂活動,很快以城市為核心的享樂主義文化由此形成。過分追求物質享受、大肆鋪張浪費的風氣如臺風般席卷歐洲。桑巴特稱之為資本主義的本性。貝爾通過追蹤調查與研究,總結出資本主義的起源具有兩面性。除了禁欲苦行主義,桑巴特從消費角度分析,并在他的著作中有提到的貪婪攫取性。由此,貝爾將“貪婪攫取性”定義為資本主義的“經濟沖動力”。
三、“宗教沖動力”缺失引發的思考
資本主義和現代文化擁有相同的生長土壤。在經濟上,企業、事業家們奮斗進取,而在道德和文化上,他們堅持保守。藝術家們憤世嫉俗,他們覺得理性和物質主義極其枯燥無味,并抨擊資產階級自身缺乏精神生活。貝爾認為,企業家和藝術家沖突的根源在于只有“經濟沖動力”貫穿資本主義精神發展中,而“宗教沖動力”在經濟和科技發展中遠遠落在了最后。
為什資本主義文化會產生矛盾,因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宗教的這種世俗的規范化。從歷史的角度看,“經濟沖動力”一直受到限制。隨著“宗教沖動力”的銷聲匿跡,對經濟沖動力的約束也逐漸減弱。另一方面,一旦這種經濟沖動成為社會的主要力量,那么世間萬物的一切都顯得那么罪惡,也失去了它原本那神圣而純潔的樣子。個人的享樂主義使資產階級反對政府借助行為規范的尺度或增加稅收對他們的欲望和各種既得利益加以捆綁。對這些秩序的懷疑被稱之為世界的“去幻”,完全可以以你個人的眼光來帶任何事,用自己的智慧定義任何人,對待同一事物會產生很多種見解而這種見解在不同人眼中也是同等重要的,因此世間并沒有了判斷事物的標準,什么角度看待事物那都是重要的,所以這些事物也因此失去了意義,既然沒有了統一的標準那些爭論又有什么意義,所以事物失去了價值,而人們的憂慮也因此產生,人們不再有更高的生活動力,也沒有她們值得以死而獲得東西。
資本主義的合法性原來建立在視工作為神圣事業的新教觀念上,并根基于一整套的道德體系。而現在,追求物質追求享受的生活目的取代了這一切神圣的道德,資本主義因此也就喪失了它傳統的合法的規范。資本主義文化的矛盾表現在現代社會中的文化本身的特性以及文化是否能實現它的最終意義、滿足人們的精神世界。由于“宗教沖動力”的衰退,“經濟沖動力”登上舞臺,使文化領域的現代主義獨樹一幟。因此,資本主義文化矛盾的直接弊病無疑是現代主義以及后來將現代主義推向極致的后現代主義。
參考文獻
[1]查爾斯·泰勒.(2001).現代性之隱憂.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丹尼爾·貝爾.(1992).資本主義文化矛盾.北京:三聯書店.
[3]馬克斯·韋伯.(200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北京:群言出版社.
[4] 維爾納·桑巴特.(2005).奢侈與資本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