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毅
摘要:博物館相當于一部物化的文化發展史,蘊含了多種文化的發展軌跡,承擔著獨特的社會教育功能。博物館在社會教育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廣大群眾具有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是人們進行自我學習和文化休閑的重要場所,同樣發揮社會教育功能也是現代博物館的一個發展方向。本文通過對博物館的社會教育的作用進行分析,探討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博物館;社會教育;宣傳探討
博物館具有陳列展示、典藏管理、科學研究的功能,具有一流的陳列設施、豐富的館藏標本和先進的研究設備。博物館發展到現在,已經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收藏、陳列及研究的科研單位,更標志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承擔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的任務,是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相關部門需要對如何加強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加以研究,這是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1.博物館的社會特征
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讓博物館的研究重心發生了改變,由原來的“物”的收藏轉變為深層次地研究“物”的文化內涵。博物館應當走出館門、深入生活、貼近人民群眾,用高質量的精神服務產品來服務于社會,用獨特的文虎吸引觀眾,不斷滿足社會和群眾的需要,改變文化產品遠離社會的狀況。博物館的產品產生于社會存在供需關系,為社會提供文化產品、精神產品。精神產品必須要與社會熱點問題及大眾品位相融合,工作者只有深入到農村、工廠、機關,傾聽民眾的心聲,才能真正生產出符合時代發展的精神產品,不能僅限于收藏的研究和對博物館學的研究,而缺少博物館要從“物”轉移到“社會”,關注于社會熱點問題,這是博物館向社會化、現代化邁進的必然趨勢。
2.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人們的思想觀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博物館的功能也發生了改變,由收藏中心逐漸變成了知識文化傳播中心。博物館的社會職能也發生了改變,被忽略的社會教育只能逐漸變成了博物館的核心職能,這是博物館發展的自身需求,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近年來,我國的博物館發展中,很多博物館已經成為了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是認識自然、學習科學的課堂,是回顧歷史的講臺,博物館已經成為了社會的第二課堂,能夠幫助民眾進行自我學習,并且可以讓民眾進行文化休閑。博物館已經隨著時代的進步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博物館通過陳列具有藝術價值和具有豐富內涵的展物,來向廣大民眾進行社會教育。博物館由于其獨特的直觀性、科學性和真實性來向社會及人們傳播社會、自然和歷史文化知識,培養民眾的公共意識和審美情趣。
3.充分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的方式
3.1重視展覽方式,不斷提高展覽水平
人們由于個性化需求正在逐漸增加,其審美意識和高新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展品的布置方式、陳列形式和分布手段都需要進一步的提高。運用傳統的布置方式如圖片、模型、文物和局部復原等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發展的需要,還要運用高新技術如聲、光、電技術和多媒體等來進行陳列展示布景。通過不同的展品布置方式和使用狀況來進一步展示展品的文化內涵,能夠實現全面化、準確化。利用高新技術能夠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展品與觀眾的交流度,為觀眾帶來更多便利。展覽水平達到最高布局應當是能夠真實再現自然歷史,讓游客參觀欣賞之后,真實地感受到文物的起源,切實了解一個時代的文化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人類的歷史有個全面的了解。
3.2開拓多元化的教育傳播渠道
博物館除了成品展示之外,還要廣開門路,不斷開拓出多元化的教育傳播渠道。博物館可以和各類學校取得聯系,一起進行活動的組織,來拓展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可以通過智力競賽、參觀博物館、博物館知識演講比賽、智力問答等活動形式,既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開拓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讓學生接受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博物館還可以出門搞展覽,不能光是等待觀眾上門參觀,還要深入到群眾集體中去,讓廣大群眾深入了解博物館的歷史展物。通常出門展覽具有兩種形式,一是把中國特色的展覽到國外進行展出,向全世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二是在全國各地舉辦一些小型的展覽,以此來普及文化歷史知識。博物館還可以以向社會進行專題講座的形式來把一些歷史事件、文物價值寫成專題報道,定期向相關單位進行講座,承擔起社會教育的責任,充分發揮社會教育的作用。博物館還可以推出普及性出版物,幫助觀眾更容易理解陳列展覽的內容,同時還可以作為一種紀念物被帶出館外留作紀念。
3.3不斷提高講解水平和質量
講解工作對于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水平直接關系到觀眾的受教育質量和參觀質量。博物館的教育講解人員應當遵循科學的原則,保證內容的正確性和觀點的科學性,同時還要使觀眾產生無限的聯想,樂于接受這些知識,能夠把觀眾的情緒引向高潮。在講解過程中,講解人員要根據觀眾的要求適時調整講解的內容,建立起一種平等、尊重、和諧自然的關系。講解員在講解的方法和目的上要因材施教,重視觀眾的理解程度和接受效果,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進行側重不同的講解。同時講解的語言要是規范、親切、自然的,還要講究藝術性,讓觀眾在審美中得到教育,對于“物”的知識深刻難忘。
3.4加大宣傳,提高博物館的影響力
博物館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文物資源,所舉辦的展覽不乏精品,但是由于長期計劃經濟的思維模式,很多人都不重視宣傳工作,只是坐等觀眾上門。在這種狀況下,博物館是無法實現良好的教育工作的,為了改變這種情況,要對博物館的教育功能進行充分發揮,博物館需要深入到社會中進行宣傳。在新時期下,博物館可以利用報刊、網絡、電視等新媒體來進行文博知識的普及,讓觀眾通過這些渠道深入了解博物館的作用,從而擴大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結語
我國博物館從業人員探索在多年的探索中不斷發現博物館的教育功能,不斷為社會教育發揮作用。但是面對不斷發展的社會,現今的社會教育功能遠不能時代發展的要求,還需要通過不斷的努力讓工作深入發展下去,讓全社會了解到博物館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發揮社會教育資源,讓博物館真正成為人民的博物館、大眾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