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偉
摘 要:職業為本視角中職教學管理的實現,是時代發展對中職教育的客觀要求,更是中職教育深化改革,提高自身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健康、長遠發展的重要途徑。筆者對職業為本視角的內涵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其在中職教學管理中的有效實踐途徑提出了建議,希望能夠對于提高中職教學管理效率,促進中職生的全面發展起到推動與促進作用。
關鍵詞:職業為本 中職教學管理 途徑
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及專業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職業為本視角下中職教學管理的實現,是中職教學管理改革工作深入,響應時代、市場發展要求的重要措施,是站在學生角度,提高學生專業高度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下面,筆者從職業為本的內涵與內容出發,圍繞其在中職教學管理中的應用與實踐提出建議和意見。
一、職業為本的基本內涵和主要內容
從字面意思上看,職業為本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職業”與“根本”。所謂職業,從廣義上來理解,是社會上所有的職業類別,但是從狹義來看,職業包括了職業技能、職業素養、職業道德操守等。因此,就職業為本這一視角來說,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理解,即以職業教育為根本以及以職業技能、素養及水準培養為根本。
從現階段市場對職業教育人才的要求來看,除了應具備過硬的職業技能外,還應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及水準;從另一個方面來看,中職教育受近年來教育擴招的影響,生源質量得不到保障,整個教學管理的質量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在市場要求不斷上升的同時,人才供方的質量卻出現問題,這樣一來導致的結果就是,需求方需要人,學校需要把人送出去,但是人卻漂在市場中。職業為本視角在中職教學管理中的應用,不僅能有效改善中職教育現狀,提升中職管理的質量,同時對于學生今后發展的實現,以及供需矛盾的順利解決,都能起到推動作用。
二、職業為本視角在中職教學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從上文論述中,我們已經對職業為本的基本內容以及其在中職教學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基于這一認知,從現階段中職教學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筆者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落實職業為本的理念。
1.打造精品專業
職業為本視角在中職教學管理中應用的第一步,應該是精品專業的打造。專業直接決定了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方向,專業的開發會對學生的職業選擇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在專業建設過程中,學校應結合市場需求的動向,綜合考慮自身軟、硬件設施進行,對專業發展前景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秉承對學生負責的專業開辦宗旨,充分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資源進行精品專業的打造,為職業為本理念的落實奠定基礎,創造條件。
2.技能與配套素養并重
傳統中職教學往往只注重對學生專業職業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職業素養及水準的重要性。因此,職業為本視角在中職教學管理中的應用,還應在具體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進和革新。市場對學生綜合素質及能力要求提高的同時,供給方的培養質量卻在出現下滑,結果可想而知。針對這一現狀,建議中職學校應對學生技能外的其他職業素養引起足夠的重視,將職業素養發展成為技能培養的配套課程,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落實職業為本的理念。
3.職業規劃工作的有效開展
中職教學管理對職業為本視角的運用,還應全面、系統地開展職業規劃工作,提高學生對自己未來職業方向的明確性。職業規劃是從學生入校開始直至畢業,進入社會相應崗位的一個系統的、動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每個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指導和幫助。入校前的專業選擇與基礎水平,專業學習過程中的技能養成狀態以及學生最后的擇業選擇等,都應包括在職業規劃中。此外,教師還應積極引導學生自己進行職業規劃,對自己的人生狀態進行清楚的認知,有目的、有方向、有規劃地前進。
職業為本視角在中職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中職教育實現自身發展的重要途徑。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首先應對職業為本理念進行清楚的認知,通過提高對學生職業素養及素質的重視,打造精品專業來完成新時期職業教育的初步任務;合理開展職業規劃工作,幫助學生正確地選擇職業,乃是職業為本視角在中職教學管理中應用的關鍵步驟,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
參考文獻:
[1]侯明.以“職業為本”指導下的中職教學管理淺析[J].教師,2013(27).
[2]張良.職業素質本位的高職教育課程建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曾偉.系統理論指導下的中職實踐教學系統的構建與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3.
[4]夏建成.規模型中職教學管理效能研究:祁陽職業中專個案[D].湖南農業大學,2012.
(作者單位:承德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