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
摘 要: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普及,涉及高校內部計算機機房管理工作也開始引起有關部門重視,為了培養更多先進性技術人員,有關現場成本投入范圍必須得到清晰界定。因此,本文具體針對目前機房布置過程中遇到的瓶頸限制危機進行客觀驗證,從中挖掘出更多適應性系統構建經驗,使得機房架構管理活動更加趨向現代化、便捷化形式,真正提升機房歸控效率,為后期實踐操作大開方便之門。
關鍵詞:計算機機房;管理結構;系統調試;銜接要訣;細化分析
現下各類教育單位機房設置形式過于分散,單位院系已經完全有能力構建獨立工作系統架構,但是內部資源配置十分混亂,涉及多種型號機器并存跡象數不勝數。需要關注的細節是,此類機房通常分劃為教學、公用以及科研類別,前者主要為院系學科調整提供支持動力,基本嚴禁對外部人員開放使用;而公用機房則適當放寬限制鎖鏈,日常工作量十分繁重;科研機構便為教師教學經驗搜集提供檢索窗口。當然,為了確保內部資源不被泄漏,上述機房通常會借助校園網連接,全程交由高校網路安全部門負責管制。
1 計算機機房管理系統結構設計要點論述
目前大多數教育單位運用集中管理手段以及B/S三層結構體系進行機房管制,用戶基本不需要額外安裝其余程序,即便是系統更新也可借助服務器統一完成。考慮到校園網絡運行環境,三層架構早已過渡成為主流形態。機房設備監測模塊主要依靠授權人員登錄過后,依照相關權限資格實施操作,管理員必須結合實際狀況開展監控工作。學生可在免費上課期間完成必要課程學習任務,其余時間便開啟收費機制。機房設備添加、報廢以及更新等也是需要列入現場職務范疇之中的。
另外,服務器端能夠滿足系統運行各類需求,會定期將數據庫服務效果上傳到客戶端,實際職責范疇包括系統資源吸納、計費細節、課程排列以及日志整理等,詳細記錄管理員以及用戶主體的一切操作行為。此類端口主要在本地開展數據交換活動,同時圍繞用戶認證以及通訊細節實施管理,啟動程序表現為:經過系統認證步驟逐漸過渡到模塊登錄界面,此時便可將帳號、密碼輸入,實際上機內容都會記錄到相應表格之中,并持續到用戶下機之后統計服務費用結果。
2 計算機機房管理系統的構建措施分析
高校內部教學任務日益沉重,為了提供給學習主體更加豐富的視覺感知要素,計算機機房系統科學設置便顯得意義非凡,其中單位資源的規整不可小覷,技術人員還應結合各類渠道開發創新資源配置形式。
2.1 機房設備監測單元
⑴遠程控制系統。負責監測的計算機設備必須保持長期正常運作能效,由于機房終端數量繁多,透過單個設備開啟、關閉調試是不現實的,因此可考慮運用網卡自動操控,確保現場機器都能定時休眠、重啟。這類系統能夠任意遙控每臺終端,監測其中程序交接狀態,關鍵時刻還可提供強制性應急命令內容。
⑵遠程監測系統。其能夠自動解鎖注冊表蘊藏信息,觀察并記錄軟硬件變化狀況,隨時交由管理員處理,即便是格式形態產生變化也可隨時更新,輔助后期相關查詢與使用功能。
⑶日志查詢系統。計算機內部日志將被自定義設置,因為終端操作系統各式各樣,必要時便可對后續啟動需要介入的系統進行統一規范,為多個終端系統控制、引導大開方便之門。
2.2 機房計費管制單元
這部分計費系統能夠隨時滿足教師操作指示、終端狀態記錄以及費用調整功能,全程整合先進化調試技術,使得現場所有計算機得到統一調度。機房主要運用C/S與B/S交互模式進行終端遠程調度、信息查詢,在用戶上機行為監控范圍內調用各類應用,保證計算機上課秩序得到自動維系。計費管制單元主要運用服務器與計算機設備融合改造,全力支持用戶主體網頁發布、服務器軟件執行等需求。查詢、統計可以確保自費上機賬目的清晰效果,同時可以預約特定使用的計算機終端,維持系統升級與更新效率。
2.3 設備調試單元
為了迎合社會高素質人才資源的調試指標要求,機房管制部門在盡量吸納教學費用的基礎上修復設備資源結構,杜絕成本數量的過度積壓,并且不斷提升現場設備運行效率。另一方面,系統管理員處理具有瀏覽計算機機房設備列表和使用登記功能,還能夠為一般用戶分配權限;專門管理人員具有最高的權限,能夠對所管計算機機房設備進行調度。用戶管理模塊能夠實現添加用戶、刪除用戶、分配用戶權限等功能,由系統管理員及以上級別的人員進行操作處理。設備管理模塊作為高校計算機機房管理系統的核心資源,主要實現的是對計算機機房設備的增加、刪除和相關管理。考慮到系統數據庫的安全性,在系統管理操作的同時打印輸出紙質表格以備留存,設備管理模塊還支持網頁瀏覽、統計查詢等功能。
結語:按照上述內容陳述,有關新時代背景下計算機機房管理系統的構建舉措,其核心動機在于提升用戶工作、學習效率,為領導科學決策清除一切不必要障礙因素。此類調試手段能夠有效遏制內部資源成本的堆積現象,使得結構排列形態更加具備科學化、規范化效應,后期開發前景勢必廣闊無邊,為先進人才塑造目標完善奠定深刻適應基礎。
[參考文獻]
[1]閆利華.高校機房管理系統實施方案的分析與設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1(03):120-125.
[2]徐友武.機房管理系統的設計及實現[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20(06):88-89.
[3]李冠賢.計算機實驗室機房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11,31(28):44-49.
[4]邵偉宏.高職院校計算機機房管理系統的開發及設計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1,15(0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