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曉梅
摘 要:立足于高科技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問題的分析,相應指出我國高科技企業存在的問題。并指出相應的改善和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辦法。
關鍵詞:高科技企業;財務管理;環境
近年來,我國的高科技企業發展迅速,當前已初具規模, 但畢竟起步晚,相應的產業基礎、市場以及制度環境都不完善。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我國高科技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總體中所占比重較低。其次,整體分布結構不夠合理,關鍵核心競爭力缺乏。本文力圖通過對相關高科技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分析,探索研究高科技企業的財務管理和理財環境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高科技企業財務管理水平。
1 高科技企業宏觀財務管理環境現狀分析
1.1 企業產業相關政策模糊
迄今為止,中國沒有一個明確發展完整的高科技型產業政策,這樣一定會導致中國高科技型企業沒有規律的發展,其中具體表現在整體的分布和產業的結構沒有一定的規范。全國各種相關企業只顧自身發展,不考慮其他企業,由此造成普遍發展水平低下。
1.2 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常有發生
雖然我國人民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這幾年來明顯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是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差距甚大。如果還不加強我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將會導致中國的軟件產業得不到發展。我國創新技術本來就不高,加之如此,會使我國離創新之路越來越遠。
1.3 高科技型企業嚴重缺乏完善的公司管理結構
做好完善公司的管理結構,對于我國大部分企業來說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的老板一般來說是核心產品的發明人。正常來說,他絕對不希望自己退出企業管理的一線位置。但是,當自己企業發展到較大的程度規模時,那些搞科研的人的創作積極性會急劇下降。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科技型企業發展到這個階段,老總將直接自動退出企業管理者的行列,進而聘用其他職業經理代其管理,自己就轉向監督經理的業績這一行業。
1.4 高科技型企業發生嚴重人才流失
當前,嚴重威脅我國高科技型企業的一大問題就是人才流失。我國企業之間的競爭只會變得越來越激烈,企業之間相互挖人才的事情很常見。還有就是某些科技人才的流失,尤其是重要人才的損失,不但會使企業白白浪費資金在人力資本上,而且也會讓自身企業的核心技術被其他公司盜取,造成巨大損失。隨之企業的競爭力也將逐漸消失。
2 完善國內高科技型企業財務管理環境有效措施
首先,建立以政府為引導,市場為依托的財稅政策管理機制。在我國應該有明確的科學系統的發展以及高科技型產業的宏觀政策,因為宏觀調控手段的財稅政策和它相互協調、配合,恰恰體現出來的是國家高科技型企業發展方向。如果政府能夠通過財稅政策向市場傳遞某些信號,再加上市場對企業的引導,就會使得企業的投資行為可以按照一定的形式進行,最后達成“政府—市場—企業”像這種一樣的具有高效性的高科技型產業財稅政策機制。
其次,建立振興國家財政,切實提高“政府購買”。同時,加大財政對高科技型產業發展的支持。盡管財稅政策對于企業技術的改造、技術的引進提供了優惠,但是對于企業技術的開發,企業科有不好的影響,技術的創新以及技術的研究,還有就是產業的結構調整與升級產生了較大的制約。其實,我們在振興國家的財政時,還需要轉換財政的職能,按照其公共財政框架下的要求合理調整好必要的支出結構,使得企業可以確保技術與發展而又不損耗太大的財力,尤其是基礎性的研究與開發費用的支出應該比其他支出優先增長。另外,國家政府可以對那些大體上符合科技產業政策的相關企業制定發出必要的保護性購買政策,通過在使用“政府購買”從而在需求上充分拉動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如果這一方面做得好,比財政直接資助的效果肯定大的多。
然后,厲行改革現有科研機制,積極鼓勵人力資源投資。目前來說,我國很多科技資源都沒有充分利用,照成了巨大浪費,首先,科技效率低下,轉換為產品的效果不好。所以可以通過擴大稅收的規模和增強政府的財力,以及提高財政教育支出比重。在另一方面,政府還應該不惜一切為高層次的科技人才提供優越條件,不管是生活還是科研方面的,以此來吸引更多卓越人才來我國搞科研,最后形成“政府到高校再到企業”這樣一個共同發展高科技型產業的有效科研機制。
3 結束語
總之一個企業要想吸引更多的人才,首先就應該做到穩定人才,尤其是要想留住掌握自己企業核心技術的重要關鍵人才。可以實施股份制度,即讓技術人才掌握一定的企業股份,使他們自身感到企業的利益是和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的,從而他們就會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甚至他人的工作中去。其實無論什么企業,如果能夠留住自己公司的人才,本身就是對自己實力和信譽的最好的宣傳,又何必擔心沒有其他人才的加入呢。另外,企業在引進人才的過程中,確實需要注意完善人才結構的合理性。做到這些,自然企業就會走的越來越遠。
[參考文獻]
[1]王化成.淺論財務管理環境[J].財會月刊.2010.
[2]周子劍.高科技企業的財務管理[J].上海會計.2009.
[3]蘭艷澤.對高科技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思考[J].財會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