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儉霞
摘 要:本文從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入手,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采取何種措施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
1 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現狀
1.1 取得的成績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在改革中不斷發展,而且日益成熟和完善,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⑴高職教育規模快速發展,已經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做出了重要貢獻;⑵初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高職教育專業結構,為加快我國工業化進程做出了貢獻;⑶高職教育的區域分布趨向協調,為區域統籌發展做出了貢獻;⑷基本具備了高職教育發展前期的教學設施條件,為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⑸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師費隊伍;⑹逐步形成了公辦與民辦院校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局面。
1.2 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⑴社會對高職教育的輕視現象。社會上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認為高職就比普通本科差,認為高職院校就是比較差的學校,差的老師,招差的學生,社會對高職教育認識不足所帶來招生難就業難的問題已成為影響高職教育發展的首要問題。⑵辦學經費的不足。高職院校的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撥款與學生個人學費。投入的不足和資金來源的單一,使得極其有限的經費在只能維持正常運轉,難以拿出大量資金投入硬件建設。辦學資金的不足,束縛了高職教育的發展。⑶發展定位不明確,辦學指導思想不端正。首先把高等職業教育定位在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次等教育”,把普通高等教育的所謂“落榜生”作為高職的主要生源。其次把高等職業教育限制在專科層次,制約了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⑷高職教育的基礎辦學條件相對滯后。一是師資隊伍整體素質不高。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建設尚未成型。二是課程設置不合理。
2 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1 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內涵
⑴發展的前瞻性。所謂高職教育發展的前瞻性,就是指高職教育應對發展觀進行反恩,高瞻遠矚,超越傳統,把握現實,預見未來中國高職教育發展中可能面臨的重大挑戰及應采取的宏觀政策措施。這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⑵發展的持續性。所謂高職教育發展的持續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整個高職教育在經過社會發展中始終保持生機和活力;二是整個高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發展比例與發展地位的確立;三是高職教育太發展時期政府投入應逐年增加;四是教育手段必須現代化。⑶發展的整體性。高職教育是面向職業領域、培養高層次生產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高等教育,決不能把它作為一個教育層次來看待。
2.2 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⑴速度與規模。大力發展高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發展的速度與規模。這是我國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這體現在發展速度加快、發展規模擴大、發展模式多樣三個方面。⑵布局與結構。布局也是一種結構。高職教育的地域、行業布局與專業結構、層次結構會直接影響到高職教育的功能和效益。布局與結構是高職教育資源配置合理程度的直接反映。體現在區域布局與層次布局兩個方面。
2.3 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⑴加強輿論正面宣傳,樹立全新的職業教育理念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針對社會上對高職教育的偏見,加大輿論宣傳力度,把過去以知識繼承為主的人才培養觀念,轉變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較強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培養觀念上來,讓其樹立終身職業教育理念。⑵增加投入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保證。為了確保高職教育在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在制定發展戰略時,應堅持政府辦學為主體、政府投入為主體的方針,不斷加大對高職教育的投入力度。師資培訓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師資隊伍建設是高職教育發展的制約點,提高高職師資隊伍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其一,積極引進高素質人才。對引進人才實行優惠政策和傾斜政策,創造科研條件,從而帶動師資素質的提高;其二,加大現有師資培養的力度。鼓勵教師進修高一級學歷,力爭使大部分專任教師具有研究生學歷;其三、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選送教師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獲取各類技能證書,提高專業教師具有“雙師”資格的比例;其四,積極開展科研活動,提高教師科研水平。啟動各級教科研課題申報立項,組織開展教學科研成果評獎等活動;其五,培養學術帶頭人,逐步形成專業教研室、系(部)、學院三級的學術帶頭人網絡。⑶加強課程體系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是高職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靈魂。高職教育的發展思路要緊跟時代的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在專業設置上,應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以產業結構、新興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需要為導向設置專業,增強校企合作,以社會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的對相關課程體系加以改革,突出辦學特色,走品牌線路。
綜上所述,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一是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二是要爭取國家政策的扶持和社會各界的呵護。更重要的是,高職教育自身必須轉變思想觀念,改變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同時要在調整專業結構、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下工夫,使其既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又兼顧個人發展的需要,做到讓有限的經費投入盡可能獲得最大的效益,通過自身的行動,消除人們的偏見。
[參考文獻]
[1]馬樹超.高職教育的現狀特征與發展趨勢[M].中國教育報.2006—9—14(3).
[2]王偉.淺析高職高專教育改革與發展應遵循的幾個原則[M].中國高教研究.200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