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縣委書記 趙新年
征求群眾意見中的感動、自責、疑惑、行動
鳳翔縣委書記 趙新年
在和大家拉家常、面對面征求意見中,我們深深感受到:向群眾學習首先要“身”入,踐行群眾路線才能真正架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連心橋”。群眾樸實的贊許、真誠的建議、殷切的期望讓自己深受教育。
感動。這是自己最直接的感覺。“去年以來,干部態度、作風確實好多了”,“前段時間辦理健康證,隨到隨辦隨領,確實沒想到”……坐在群眾中間,征求群眾意見,沒有出現個別干部擔心的“罵聲一片”,也不是少數干部所擔心的“意見建議一大堆”,而首先聽到的是群眾樸實的贊許。去年以來,我們主動征集梳理群眾意見建議527條,除少數基礎設施建設類建議外,目前已基本整改。可以說,我們只是把沒做好的方面糾正了、把該做好的工作做好了,就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和贊同。“身”入群眾,自己真正體會到群眾的淳樸善良,體味到了“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的含義。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和借口在整治“四風”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上不扎實整改?
自責。這是自己最深刻的感受。“希望各級能多關注農業生產,加大行政推動和農業招商,引導農民種植經濟作物”,“鄰村把土地集中起來搞大棚,每畝地不但有租金收入,還能打工賺錢,土地不會撂荒,也不用去外地打工了”……富民尤其是持續穩步增加農民收入一直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點工作。近兩年,我們提出了“推進土地流轉,提高農業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的思路,但因為宣傳溝通不夠經常,導致自身產生了求穩怕亂的思想顧慮,整體工作推進放不開手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今后,在工作決策和推進上,必須站穩群眾立場,從群眾利益出發,按群眾需求工作,真正做到為民著想、為民服務,把群眾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
疑惑。這是自己最糾結的感觸。“這兩年干部出力了,路也修了,還安了路燈,建了小廣場,越來越像城里了”,“干部都好著呢,沒啥問題,就是把我們的發展再支持支持”……在征詢群眾關于干部作風的意見建議時,優點就是多于甚至“掩蓋”了缺點,經濟發展建議總是多于作風建議。自己思考,第一,得益于去年教育實踐活動調研工作的扎實開展,提前做了大量的精神補“鈣”和行為祛“垢”工作,黨員干部作風有了明顯好轉;第二,是廣大群眾質樸、善良、堅韌的性格所決定;第三,征求意見的形式、方法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和優化。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是在群眾家門口搞教育、在群眾身邊開展活動。一方面,我們要善于反向思維,打破傳統思維,群眾希望把什么工作干得更好或者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我們就要從群眾所思、所需、所盼切入,既明確解決發展問題,更要扎實對照真查、真改“四風”問題。另一方面,必須把開門整治“四風”、群眾全程參與貫徹活動始終,加大宣傳,豐富載體,使群眾消除顧慮,說實話、提建議,監督整改、評判評價,讓群眾廣泛參與形成一種倒逼力量,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行動。這是自己最堅定的信念。“建議在主干道路沿線村組多搞一些安全宣傳,給我們村多引進一些好項目”,“希望各級領導常到我們村里來看看,給我們講講政策”……教育實踐活動架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連心橋”,使我們聽到了群眾真誠的建議,感受到了熱切的期許。這對我們既是鼓舞,更是鞭策。開展教育實踐活動,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基層群眾學習,著力解決部分黨員干部的信念弱化、本領恐慌、能力危機問題,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之中。
book=47,ebook=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