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敏 石夢竹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遼寧大連 116037)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宋麗敏 石夢竹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遼寧大連 116037)
以提高學生的就業質量為前提,通過對就業崗位與崗位能力的分析,制訂適合本專業發展的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介紹了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所需要的組織與制度保障、條件保障和專業課程教學運行措施。
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 人才培養模式 實施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帶動專業調整與建設,引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因此,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各所職業院校共同面臨的課題。
為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就業渠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應始終堅持以能力為本、以就業和崗位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在校企合作辦學、頂崗實習等教學模式上進行了不斷的實踐與探索。
圖1 “五級兩段式”人才培養模式
表1 崗位、職業能力對應專業能力與課程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汽車文化、汽車構造等基本理論以及汽車技術服務與汽車銷售的技能,具有與接受的高等教育水平相符的管理溝通與協調能力,在汽車售后技術服務領域、汽車銷售等行業從事汽車銷售顧問、服務顧問、備件專員、汽車保險專員、二手車鑒定評估員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經過大量的專業調研,對遼寧地區的汽車相關企業、行業協會、兄弟院校、國內外同類院校的崗位需求、人員學歷結構、培養途徑等調研,在未來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對汽車銷售顧問、汽車服務顧問、汽車市場專員、汽車備件專員、二手車鑒定員、汽車保險專員、汽車金融信貸等崗位的需求在前七位,再結合我院的實際實訓條件,與區域內相關企業的校企合作程度,決定我專業把該七個崗位作為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的核心培養崗位,再根據職業能力對應的專業能力,設置相應的課程。具體分析如表1所示。
依托汽車服務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并根據教育部對于高職教育的相關政策和本專業的特點,尋求與知名企業的密切合作,強化素質能力與職業能力培養、培訓,形成了以生產服務類人才育成思想“能力素質、階梯遞進”為核心的“工學結合、五級兩段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圖1。
(1)其中的“兩段式”的內涵為:第一階段為第一、二、三、四學期,及第五學期的前半部分,學生在校內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利用校內的實訓室與實訓資源進行技能養成式教育;第二階段為第五學期的后半部分及第六學期,學生進入企業,由企業與學校共同培養,重點進行崗位技能規范式教育,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人文溝通等技能提升。(2)其中“五級式”的內涵為:引入豐田人才育成思想,把生產服務類人才劃分5個層級,分別為新員工掌握基本技能,在崗人員掌握本崗位的技能,骨干掌握除本崗位技能外,更多拓展性技能,班長要具有改善性、可遷移性能力,而專業管理人員應具有根據自己的經驗與判斷力進行指導改善能力的能力。該5個層級以階梯式能力遞進方式形成,如圖5所示。根據該思想,以能力遞進育成思想為核心,對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劃分了5個層級,1級專業基礎技能形成,2級首崗崗位職業技能形成,3級拓展崗位(多崗位)職業技能形成,4級崗位技能的提升,5級經驗指導能力的形成。
(1)與企業深度合作,全專業訂單式培養。專業成立之初就與全國大型汽車服務類企業——大連中升集團成立了“中升營銷班”,后又與深圳民太安公估有限公司成立“民太安班”。訂單班人數約占在校生人數的75%以上。通過訂單培養,企業可以緊跟行業發展,貼近市場需要,緊密結合企業實際,彌補課本知識落后于社會發展的不足,使學校的教學內容與社會的需要同步,縮短畢業生的知識技能與企業需要之間差距,培養零距離的汽車服務人才。(2)提高學生校外實習質量與監督,與企業共建校外實訓基地。加大與企業的合作力度,提高校企合作質量,讓企業真正地參與到專業建設與課程建設中來,把企業的需求體現在教學里,課堂上,努力提高項崗實習能力,縮短與崗位的對接距離,讓企業成為在校生優良的實習基地,讓學校成為企業員工扎實的理論培養基地,達到雙贏。(3)深入企業掛職,提高教師內涵建設。加強與企業的聯系,通過掛職鍛煉等方式不斷提高實踐技能,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進行應用技術研發、課程改革、動態調整專業教學計劃,保證專業的教育教學與社會實際需求緊密聯系。(4)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推進專業科學發展。憑借自身的學術、科研方面的能力,帶領教師團隊廣泛開展社會服務,吸引企業對專業建設發展的支持,從而實現專業服務企業、企業支持專業的良性循環,保證本專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高等教育的范疇。高職人才以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區別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較寬的知識面和較深厚的基礎理論知識區別于中等職業教育。因此,高職教育具有其特殊性。高職的人才培養模式也有異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如需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必須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
主持人:宋麗敏,2014年度遼寧省十二五規劃課題名稱:助推職業能力,高職院校第二課堂研究與實踐。項目號:JG14EB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