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喜
吉林臨江廣播電視臺,吉林白山 134600
現階段我國經濟文化正在快速發展,伴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人們對于精神物質的追求也在逐步提高,同時接收的信息傳播途徑更為多樣化,新聞記者作為信息傳播的第一見證者和發布者,是能否及時準確傳達信息的核心部分,這就需要記者在進行采訪、采集和收集新聞信息時,具有很高的職業素養,才能把新聞的特征完整的體現在觀眾面前。在當前信息大爆發時期,只有不斷加強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才能有效推動新聞事業的健康發展。
信念和理想是一個人得以保持持久精神的核心動力,人一旦失去,就會喪失前進的動力和方向,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記者的前提,就是必須心存堅定的信念和理想,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點,也是做好工作的準則。對于信念的堅定,需要不斷的加強自我學習,通過理論學習,提高自我的思想政治素質,成為一名合格的思想踐行者。在面對變化多端、縱橫交錯的形勢時,作為新聞記者,更要始終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保持清醒的判斷來履行新聞記者的職責,完成正確的輿論導向。
新聞記者在對于新聞事件報道時,首先需要考慮事件的各個對象,明確報道方向。在實際報道中,對于報道對象的方向不清,就是出現各種差異,如果選擇的對象有所失誤,報道就會出現偏差,就很容易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雖然會得到小部分人的認可,但大多數群眾將產生反感。記者采訪過程中,也會遇到各種社會黑暗面,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不受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深挖事實真相,報道出相關的問題。新聞記者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前提,就是要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始終明確自身的定位,即是黨委、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喉舌,肩負著服務群眾、輿論向導、服務大局、圍繞中心的政治使命,這樣才能做好本職工作。
在樹立社會責任感的同時,作為新聞記者還要保持優良的品質,要不畏困難、拓展進取、敢于負責,只有不斷解決工作中的困難,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使命。其次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不斷學習提高,增強危機感,保持清醒認識,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進入信息大爆炸時期,如何在縱橫交錯的海量信息中,篩選出真正有價值的新聞,并洞察出事實的本質,這就需要新聞記者具有很強的敏感性,能夠利用敏銳的新聞洞察力來找到報道的新聞。在實際報道中,通過對現場的判斷和分析,發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后,就要不斷的深入調查,發掘出事實真相,保證新聞報道的客觀性,并做出正確的輿論導向。例如中國青年報的“冰點調查”專刊,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調查》節目,都是通過記者敏銳的新聞洞察力,不畏艱險,深挖事實本質,做出真正有價值的新聞報道。
在現階段新聞發展的趨勢更加深入和細化,問題的深入報道解釋性的報道已經成為新聞的重要報道形式。這類報道形式對于新聞記者的調查研究能力有很大的要求。在新聞報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要依靠于記者的調查研究能力的,不論直接或者間接,這都說明記者的調查研究能力,是職業素養的重要因素。從現在的問題報道形式來看,可以分為調查研究型和曝光揭丑型,這都需要記者能夠緊抓事件本質,深挖問題根源,這樣才能做出好的新聞調查。對于這類新聞調查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就信息采集對象來說,數量比較多,做出的結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聞記者在對信息進行加工時,要做到客觀公正,要摒棄自己的感情好惡,用數據和事實來提高調查結論的可信度,并不斷提高自身的調查分析能力。
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隨著科技傳播水平的不斷發展,不論什么地方發生的事件,都可以立刻傳播到公眾面前。從這方面說,新聞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技術讓民眾也日益成為記者,作為新聞記者就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的競爭意識。對于新聞采訪,只能通過競爭,才能保證速度、質量和深度,才能把新聞更好的傳播給觀眾。
在保持競爭意識的同時,還要有理性的思維能力。不能只抓一些膚淺和表面的新聞報道,要把新聞報道呈現出立體化的反應。作為新聞記者,只有從即時報道轉變為調查研究型,才能從整體上掌握事態的發展,判斷現在分析未來,這樣才使報道更加有說服力,才能更加具有權威性,這些都需要記者有著理性的思維能力。
新聞記者作為一種特殊職業,所做的言論都直接影響著社會群眾。所以,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新聞記者只有不斷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才能緊抓時代發展趨勢,并保持清醒的頭腦,對于事件做到理性思考,形成自己獨立的思維見解,客觀地闡述事件發展。
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部分新聞記者為了追求經濟及其他利益,不顧職業素養,做出一些損害其職業操守的情況,例如,為了出名編造假新聞,對新聞線索進行歪曲報道,影響客觀事實,欺騙群眾,盲目追求新聞數量等。新聞記者如果不嚴格要求自己,就會造成一系列嚴重后果,為社會發展造成不利的影響。
對于新聞記者的職業素養培養,在符合職業素養的要求的同時,還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這是新聞報道給觀眾正確引導方向的基礎。現在新聞信息已經滲透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思維觀念上處處影響著人民,只有堅持正確的輿論報道,才能使人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其次,新聞記者要牢記“人民群眾路線”。新聞記者要堅持以人民群眾為關注重點,及時了解民情,關注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防止疏遠距離,這樣報道的內容才能引起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成為公眾的焦點。作為新聞記者還要嚴于律己,加強自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客觀報道事實,做到公平公正。
新聞記者作為時代進步的見證者,要不斷通過對新聞事件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為社會發展進步提供參考依據。新聞記者在報道新聞的同時,還要堅定信念,明確自身的職責使命,密切聯系群眾,掌握國家舉措,不斷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客觀真實的新聞作品。
[1]李金亮.淺議基層新聞工作者須具備的素質[J].品牌(理論月刊),2010(9).
[2]張清淼.堅持“三貼近”原則,提高新聞工作者素質[J].求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