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凱
重慶市巫山縣廣播電視臺,重慶 404100
電視臺播音主持人是通過有聲語言來向觀眾傳遞信息的專業媒體從業人員。他們是電視節目在演播階段的組織者和指揮者,是節目和觀眾之間的橋梁。因此,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電視臺在觀眾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近年來,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傳媒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特別是地方的電視傳媒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形勢。為了提高地方電視臺自身的競爭力,促使其又好又快地發展,有必要加大對播音主持指導的力度。
電視臺節目的好壞主要取決于播音主持人的綜合素質。與中央電視臺相比較,地方電視臺的播音人才隊伍和一些硬件設施等方面都會稍遜一些。地方電視臺對播音主持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作為電視媒體的代言人,播音主持代表的是媒體或者是政府的形象,因此,一名優秀的播音主持人在生活工作中不僅要做到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而且要加強政治學習的力度,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學習和落實黨的政策、方針和路線。具體來說就是在工作中以國際的方針政策為方向,做到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和群眾,堅持走基層、轉作風等來做好主持節目。與此同時,播音主持在與群眾交往的過程中,既鍛煉了自身的工作能力,又深入了解了群眾的生活,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就能夠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良好的心理狀態既是播音主持所要具備的基本的業務素質,也是電視臺對播音主持的客觀要求。播音主持在工作當中有可能會遇到一些突發的事件,這些突發的事件要求播音主持人在演播或者是直播的過程中能夠從容鎮定地面對,并且能夠以較強的臨場應變能力予以解決。
播音主持主要有新聞類和非新聞類之分,這在地方電視臺中也是同樣如此。不同類型的節目對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也有所不一樣。但總體而言,播音主持需要具有過硬的業務素質。首先,播音主持的發音要準確清楚,恰當地掌握語音的聲、韻、調。這既是對播音主持的客觀要求,又是衡量他們業務素質的一個標準。播音主持的業務素質主要包括較強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臨場應變的能力以及獨特個性等方面。語言的組織和表達能力主要體現在播音主持能夠以通順流暢的語言來清楚準確地表達出想要表達的意思,并且能夠讓觀眾信服。
在我國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的電視臺都是政府主導和創辦的,尤其是中央和地方的衛視承擔著傳播中央的各項政策和決定等方面的任務。因此,地方電視臺在落實中央的各項政策、決定的前提條件下,組織播音部進行思想政治的學習。要系統地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以及科學發展觀等相關理論進行學習,同時還要堅決落實中央對電視傳媒的各項要求,逐漸培養和提高播音主持的思想覺悟。在實踐環節,要指導和要求播音主持服務群眾、轉作風、走基層,深入群眾生活,以求真務實的態度來反映群眾迫切需求的方面。
與中央電視臺相比較,地方電視臺的播音主持的綜合素質還需進一步地提高。尤其隨著播音主持工作環境的變化以及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快速進步,突發事件發生的幾率大大增加。這就需要播音主持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來承受突發事件帶來的挑戰。一旦突發事件發生,主持人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采取恰當的措施來消除突發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因此,電視臺要利用播音指導來指導主持人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便在突發事件發生時,播音主持能夠以較強的心理狀態和臨場應變能力,自信地面對話筒和鏡頭。
影響播音主持的因素主要有言語和外在形象。在這兩個重要的影響因素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是言語,這是因為播音主持在進行節目的主持時是利用有聲語言來向觀眾傳遞信息。在扎實的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主持人良好的外在形象能夠給吸引觀眾的眼球并且給觀眾留下較為深刻的印象。但是外在形象的維護不能建立在犧牲提高其他專業素質的基礎上。地方電視臺要重點解決播音主持的言語梗阻意思不集中、聲音不優美以及重音雜亂表達重點不突出的問題。與此同時,地方電視臺要指導播音主持觀摩和學習中央臺以及其他電視臺出色的節目,在觀摩和學習的過程當中要重點就主持人的發音和主持風格進行研究。另外還要定期地組織播音主持進行工作的總結和匯報,在反思中找出之前工作不到位的地方。同時還有必要組織播音主持進行外出的考察和學習。總之,無論采用哪種形式的學習,都要以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為主要目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融會貫通,而不是機械地模仿。
播音主持的專業素質和主持風格直接影響著該節目的收視率和在群眾中受歡迎的程度。因此在平時的工作中要加大對播音主持的指導的力度,切實提高地方電視臺節目主持人的主持水平。
[1]王慧子.淺談播音主持基本素質構成[J].才智,2011(12):20-23.
[2]季然.如何提升主持人在直播節目中的語言藝術[J].今傳媒,2013(1):18-20.
[3]熊征宇.主持傳播能力與人際傳播能力辨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1(1):21-25.
[4]張雅麗,王冉.探析提升播音員播音水平的關鍵點[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1):31-33.
[5]李芮.音聲相和固本求新——淺談播音主持發聲的時代特征[J].新聞愛好者,2010(13):18-19.
[6]高翔.淺談播音員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應變能力[J].無線互聯科技,2012(8):20-21.
[7]方麗荔.論播音員主持人如何適應多角色播音主持的應變需求[J].中國傳媒科技,2012(20):24-25.
[8]王秀影.適應廣播電視發展的播音主持人才素質與能力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1):45-47.
[9]王福生,張培梁.嚴肅的態度 特殊的工作——論播音主持藝術的嚴肅性[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1):15-18.
[10]林邃,鉉嵐.聲音的追尋——對廣播優秀作品生產的一點認識[J].新聞研究導刊,2014(6):13-18.
[11]楊東芳,楊藝玲.淺談電臺談話類節目中主持人的交流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4(6):51-53.
[12]米娜.分析電視新聞播音主體的自我解放與角色定位[J].新聞研究導刊,2014(6):60-62.
[13]周小普,黃彪文.契機、轉機或是危機?——試析數字新媒體對廣播電視的影響[J].國際新聞界,2011(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