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偉恒
(貴州大學管理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
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耦合機制研究
——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模型
潘偉恒
(貴州大學管理學院,貴州貴陽 550025)
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個共生的協同演化系統,二者作為相互依賴的兩個子系統相互依賴和滲透,彼此保持著深度的耦合與平衡。從技術創新到組合創新再到全要素協同創新的創新管理演化過程始終與資源型產業發展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轉型升級策略密切的結合在一起。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耦合系統的演化動力主要由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和全要素協同創新來提供,二者的耦合關系在這些動力要素的作用下,推動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向高層級協同態勢演進,進而實現資源型產業成功的轉型升級。
全面創新管理 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 協同演化 生命周期
1912年,美國學者約瑟夫.熊彼特首次提出“創新”的概念,將創新定義為“企業家對生產要素之新組合”并指出“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引擎”,熊彼特的創新概念更側重于技術創新方面,此后創新管理在理論與實踐領域經歷了二次創新,組合創新等。進入21世紀后,伴隨著知識經濟發展和經濟科技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和充滿不確定性,在這樣的環境下全面創新管理的理念應運而生,其突破了以前有關創新線性的思維模式,突出了創新管理系統內各子系統間的匹配和互動,強調了全面創新管理自身作為一個復雜自組織系統內部各要素的有效協同和演進[1]。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是資源型產業面臨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持續發展需要所做出的一次具有革命性的戰略變革和創新舉措,其本質就是一場創新管理過程。資源型產業的轉型升級戰略需要市場創新的引導,產業橫向上的轉型及縱向上的產業鏈延伸升級需要技術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性因素又需要制度創新來保障,產業轉型升級的實踐離不開全員創新的參與,產業轉型升級的成效更需要全面創新管理各要素的有效協同。基于此,本文嘗試通過構建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系統動力學模型,結合資源型產業發展生命周期,分析二者協同演化的動力機制以及二者各要素在不同階段的耦合特點,最后以創新管理演化的視角對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政策建議。

圖1 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耦合要素的關系結構
全面創新管理作為一個具有復雜自組織特征的創新系統,通過與產業轉型升級共有的耦合要素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形成一個協同演進的全新的復雜自適應系統。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踐調查可知,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耦合要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技術創新。技術創新是全面創新管理的主體和核心,更是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一方面,技術創新可以有力的推動資源型產業鏈的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從而實現產業的成功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技術創新成果滲透到產品生產過程和工藝裝備中,從而促進產業自身生產結構的優化升級。第二,制度創新。制度創新屬于創新系統中的支撐性因素,在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中扮演者保障性的角色。制度創新一方面可以保障現有資源產業的平穩有序發展,另一方面又可促進接續產業的培育和成長。在實踐中,制度創新主要通過與技術創新的有效協同來實現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順利進行。第三,市場創新。市場創新是全面創新管理系統與外部環境的接口,決定著整個創新系統的經濟和社會價值,只有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新系統才有存在的必要和價值。市場創新同樣對資源型產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一方面,通過對現有資源和能源需求市場的調查及重新認識,可以發現現有乃至發掘出全新的市場,進而以滿足該市場為導向,對現有資源型產業體系及價值鏈進行全新整合,通過利益導向引導著資源型產業的轉型升級方向和模式。另一方面,市場創新決定了技術創新的內容和方向,體現著技術創新的需求和價值導向。第四,全員創新。全員創新是全面創新管理系統啟動和運行的基礎,整個創新系統的演進發展離不開全員的參與。同樣,全員創新是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基礎,員工無法抵制他們參與的變革,員工創新的廣泛參與不僅可以減少產業轉型升級的阻力[2],而且可以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智慧,推進全面創新管理各要素的協同演化,進而改變資源型產業的生命周期和演化軌跡。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耦合系統的演進就是以上四個主要創新要素在“資源型產業”這一特殊主體上的互動和協同,其關系結構如圖1所示。

圖2 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耦合結構

圖3 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耦合模型的動態演化
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個共生的協同演化系統,二者作為相互依賴的兩個子系統相互依賴和滲透,彼此保持著深度的耦合與平衡。系統的這種協同作用方式,使任何子系統功能最大化的企圖都受到制約,因為整個系統功能的最優化才是最終目標,也唯有如此,各個子系統要素的目標才具有實現的可能性。由此,可以建立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組成的復合系統的動態耦合模型,其耦合模式如圖2所示。
全面創新管理系統的發展主要由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全員參與創新等四個要素的協同演進形成發展圈;資源產業轉型升級以資源型產業為核心通過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技術進步和現有體制機制形成約束圈,進而通過發展圈與約束圈的動態耦合形成創新管理視角下的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協同演化過程。兩者具體的演化機理是,全面創新管理系統通過技術創新要素驅動資源型產業的橫向拓展和縱向延伸,并將技術創新成果滲透在產業過程或產品服務上,從而提升產業自身的經濟效益和最終產品的附加值,最終借助其它創新要素的有效協同,加速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及新興技術的產業化應用,從而打破資源型產業資源過度依賴,產業結構單一,技術落后,體制機制僵化的約束圈,進而成功實現資源型產業的轉型升級。
資源型產業通過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技術進步和制度安排為全面創新管理系統的協同演化營造了良好的平臺和環境。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全面創新管理的發展具有任意性。資源型產業所依賴的資源及自身所處的產業基礎和體制機制環境都是既定的具有剛性約束力的,因而資源型產業的轉型升級必須結合自身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現實條件,在市場創新的指導下選取合適的創新管理舉措。
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二者之間交互耦合的動態演化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體現在創新管理自身演化的過程中,也體現在資源型產業發展生命周期各個階段各創新要素的參與程度及要素間的協同程度上,結合資源型產業生命周期可以將兩者的耦合演化分為四個階段: 低級共生階段—協調發展階段—快速發展階段—高級共生階段,這四個階段的分布如圖3所示。
資源型產業發展的開發期,因資源稟賦較好,可探明儲量豐富且市場需求穩定,資源型產業主要關注的是資源開采的數量和效率,即僅僅關注產業的生產過程,而較少考慮外部因素,產業發展的驅動力表現為以全面創新管理系統中的技術創新要素為主,表現在技術創新可提高資源開采能力和綜合利用率,促進產業資本快速積累,從而帶動制度對資源型產業的扶持力度,創新向技術創新傾斜[3]。全面創新管理系統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耦合要素也僅僅表現為技術創新為主,其處于低級共生階段,此時資源型產業發展僅僅是內部質的提升和量的擴展,并不發生實質性的轉型升級。
資源型產業發展的成長期,產業生產規模持續擴張,產業結構單一特征明顯,此時需通過創新要素質的組合和量的比例的改變來促進資源型產業的平衡和潛導產業的發展,可通過資源型產業保障—潛導產業扶持策略,實現產業結構的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級化。這一時期,原有基于資源型產業技術創新的制度安排無法有效提高潛導產業發展積極性,為避免資源耗竭帶來的經濟衰退、失業和福利變差等社會問題的出現,制度創新與技術創新的協同成為驅動資源型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該階段全面創新管理各要素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耦合表現為以制度創新為主的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協同的機制[4],屬于兩者協調發展的階段。
資源型產業發展的成熟期,資源保障量逐漸下降,產量趨于穩定,產業經濟規模因資源開發帶來的巨大回報而高速增長,產業單一特征凸現。此時產業發展處于過渡期,資源型產業開始萎縮,基于市場創新所引入的潛導產業發展將決定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走向,需實現資源型產業由單一結構向復合型結構的穩步過渡。此階段,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及不斷的需求變化,資源型產業應持續的以市場創新和戰略創新為導向,不斷提升產業投入要素中的技術比重,技術創新需求明顯,進而催生出與技術創新投入相匹配的制度創新需求,以保障技術創新的進行與持續。此時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耦合要素進入了快速融合和協同的階段。
資源型產業發展的再生期,最明顯的變化為:從單一化的資源型產業向多元化的產業體系轉變,產業結構的高級化趨勢明顯。一方面,產業結構的重心按照三次產業的次序遞進和升級,政府增加技術和資金投入,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另一方面,資源型產業內部逐步實現技術層次和價值鏈分工的遞進和升級,原材料產業完成向資源深加工產業的轉化,產品科技含量提高。此時,已形成了一個以市場創新和戰略創新為導向,以全時空創新為著眼點的全員創新參與的全要素協同創新的產業與創新耦合的高級演化系統。
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是一個共生的協同演化系統,二者作為相互依賴的兩個子系統,既有獨立的自組織特征,又有相互間的耦合與平衡。首先,二者的初始耦合和演進啟動,需要具備以下四個基本條件:第一,通過技術創新的引入,使資源型產業的轉型升級在關鍵技術上實現重大突破,形成競爭優勢,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攀升;第二,結合全面創新管理各協同要素的特征和不同地區資源型產業發展的特點,選取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新管理機制和體制;第三,將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作為一個系統進行設計和規劃,從系統動力學的視角將創新管理的系統過程融入到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的實踐中;第四,創新人才觀念,在選才、用才、育才、留才、儲才等環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人才是全員創新參與的基礎,更是為全面創新管理與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協同演進提供基礎性支持,從而促進資源型產業華麗轉型升級的保障。
[1]許慶瑞.全面創新管理:理論與與實踐.科學出版社,2007.
[2]B Tucker.Driving Growth through Innovation[M].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Inc.San Francisco,2002:5-7.
[3]李樹人,謝承泮.技術創新與資源型城市產業轉型[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12):163-164.
[4]劉丹,閆長樂.協同創新網絡結構與機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3(12):1-4.
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項目(JD2013031);貴州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創新基金項目(人文2014001)。
潘偉恒(1986—),男,河南南陽人,貴州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創新與創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