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刊 劉彬 陳曉軍 劉陽
(西南石油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四川成都 610500)
實驗教學平臺與數字化校園結合方案的研究
季刊 劉彬 陳曉軍 劉陽
(西南石油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四川成都 610500)
根據我校數字化校園自身特點,本文從數字化校園建設指導思想、總體架構、總體技術路線和集成方式出發研究實驗教學平臺與數字化校園相結合方案,以便更好地為我校師生提供網絡化信息服務。
實驗教學平臺數 字化校園
我校實驗室還未全面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無法快速、準確、全面地掌握實驗進度、人員管理等信息,使用傳統的手工記錄,各部門配備的電腦都是獨立使用,未能很好地實現資源共享。隨著先進成熟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與數據庫技術,教育領域的實驗教學面臨嚴峻的挑戰,打造數字化校園已成為學校發展的主力方向。在這種大背景下,通過完善通用的技術規范和科學合理的管理規范,構建安全、易維護、可擴展的實驗教學平臺和數字化校園建設相結合的規范性模式,實現學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為廣大師生提供簡便快捷的網絡化信息服務,為學校教學和科研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規劃統一、實施分步、應用加強、資源整合、數據共享”是數字化校園管理平臺建設的指導思想。
規劃統一:從學校的整體層面出發考慮,做好項目分析和規劃設計,確保統一的信息標準、統一的技術路線、統一的基礎架構。
實施分步:從需求調研、方案論證、部署集成等多個過程來建設數字化校園綜合管理平臺,故整個過程須統籌安排、分步操作,確保項目的進度及質量。
應用加強:應用是平臺建設的核心目的,優先確保應用系統建設。
資源整合:整合已有的校園信息資源,開發新的資源,建設集中的信息資源管理機制。
數據共享:確保應用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為學校的信息化建設和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根據對我校數字校園現狀及實驗教學平臺分析,結合信息化推進部設計、集成和實施經驗,提出了教學實驗平臺和數字化校園結合的總體架構。在我校數據中心和校園網絡的基礎上,開發建立統一先進的數字校園支撐平臺,不僅在此平臺上開發和整合我校已有的應用系統,還要將實驗教學平臺系統整合到該平臺上,以便為我校提供全面個性化的信息服務。

圖1 總體架構圖
我校數字校園的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總體架構分為五個層次,實驗教學平臺是在應用框架的應用層,針對我校的數字校園,需要建立信息門戶平臺、身份認證平臺、數據共享平臺的基礎架構。
根據我校數字校園自身特點,對計算機技術的研究,采用以下技術路線,指導實驗教學平臺與數字化校園結合的實施。
(1)實驗教學平臺與數字化校園結合采用先進的J2EE技術架構,采用B/S/D結構;(2)基于面向服務架構SOA的思想和設計理念,采用組件化框架;(3)基于Portal技術,整合實驗教學業務應用資源,通過統一的訪問入口,實現應用系統的無縫接入,提供一個集成化環境;(4)采取WebService技術,向外提供數據共享接口服務,統一傳輸與交換標準;(5)基于數據采集ETL技術,實現異構多數據源的數據集成。
由于實驗教學平臺的數據量比較大,所以采用增量集成方式來實現數據集成,每次實驗教學平臺業務發生新增、更新的數據,同時同步到目標數據庫中,這樣是為了減輕網絡和數據庫服務器的負擔。
觸發器是實現增量集成方式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在數據源上建立觸發器,在觸發器上建立數據源上變化的數據集成到目標庫中,不同步未變化的數據。
本文從我校數字校園自身出發,提出了將實驗教學平臺和數字化校園結合方案,介紹了數字化校園建設指導思想,總體架構設計,總體技術路線,集成方式。
[1]肖志新,楊霖.高校數字化校園的系統架構[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05).
[2]劉治國.基于SOA的數字化校園信息平臺總體架構的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09(03).
[3]陸懷平.面向服務的數字化校園數據交換平臺的設計與實現[D].蘭州大學,2009.
[4]周艷萍.數字化校園網絡的規劃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2.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tal campus, the paper introduces digital campus construction guiding ideology, overall framework and the overall technical rout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 and digital campus combination scheme, in order to provide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our school.
Experimental teaching platform Digital Campus
季刊(1986一),女,陜西咸陽,碩士,研究方向為軟件開發和數據庫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