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昊 王洪生 徐秀蓮
·病例報告·
瘰疬性苔蘚一例
宋昊 王洪生 徐秀蓮
患者女,56歲,因四肢伸側多發性膚色丘疹3年余于2013年6月來我院就診。患者3年前無明顯誘因于小腿、前臂伸側出現數個針頭大小的膚色丘疹,表面粗糙,大小均勻一致,無明顯的自覺癥狀,未予特殊處理。近6個月來,皮損逐漸增多,偶有瘙癢。否認咳嗽、咯血史,否認低熱及體重減輕,家族中無類似病史。其父多年前死于肺結核,其兄曾患播散性肺結核。體檢: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各系統檢查無異常。皮膚科檢查:前臂及小腿伸側較密集分布大小均勻一致的皮色苔蘚樣毛囊性丘疹,表面粗糙,直徑1~2 mm,質地堅實,互不融合(圖1)。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血細胞沉降率、血生化指標均在正常范圍。胸部CT、腹部B超均未見異常。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試驗(PPD)陽性,血清中特異性結核菌抗體IgG和IgM均陰性。小腿皮損組織學檢查:表皮輕度萎縮變薄,真皮深淺層毛囊和汗腺周圍有團塊狀上皮樣細胞為主的肉芽腫性浸潤,未見干酪樣壞死,其間散在少許Langhans巨細胞(圖2);抗酸染色陰性。診斷:瘰疬性苔蘚(lichen scrofulosorum,LS)。

圖1 患者小腿伸側見較為密集分布的皮色針頭至米粒大小的毛囊性丘疹,不融合

圖2 皮損組織病理 2a:真皮層毛囊及汗腺周圍上皮樣細胞為主的結核樣肉芽腫性浸潤(HE×40)
討論常見的結核疹主要包括丘疹壞死性結核疹、LS、Bazin型硬紅斑。LS好發于兒童和青年人,80%的LS患者發病年齡低于16歲。皮損為針頭大小均一的、毛囊性小丘疹,膚色,有時為黃色或紅棕色,圓形,表面略尖或扁平,可伴有細小鱗屑,皮損直徑一般小于5 mm,常對稱分布于軀干,無自覺癥狀,慢性經過,于數月或數年之后,丘疹可自然消退,偶爾再發。偶見皮損呈環狀或盤狀的斑塊,或呈銀屑病樣損害[1]。我們報道的患者53歲發病,發病部位僅見于小腿和前臂伸側,皮損為典型的均一的、針頭大的毛囊性丘疹,互不融合,僅根據臨床表現難以給出確切的診斷,結合組織學檢查呈結核樣浸潤,PPD檢查陽性,確診為LS。
[1]Kumar U,Sethuraman G,Verma P,et al.Psoriasiform type of lichen scrofulosorum:clue to disseminated tuberculosis[J].Pediatr Dermatol,2011,28(5):532-534.
2013-08-26)
(本文編輯:吳曉初)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4.07.013
210042南京,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皮膚病研究所
徐秀蓮,Email:xxlqjl@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