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路(重慶市萬州食品藥品檢驗所 404000)
蜂蜜是一種多糖化合物,其中果糖含量以及葡萄糖含量最多,分別超過30%以上,另外在蜂蜜當中還含有麥芽糖、蔗糖等多種糖類,這些多聚糖則與品種以及蜜蜂的生長環境有關。蜂蜜含水量是衡量蜂蜜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不同種的蜂蜜含水量也存在著一定的區別,一般為最低為12%左右,而最高可達到27%,含水量越少則體現為蜂蜜的品質越高。另外不同顏色的蜂蜜其品質也有所區別,在加熱過程中會使得蜂蜜顏色逐漸加深,同時貯藏時間越長也會造成蜂蜜顏色加深[1]。在所有蜂蜜當中未成熟蜂蜜一般都含水量較低,而成熟蜂蜜的含水量則會出現一定的幅度的上升,這也就要求在對蜂蜜貯藏過程中需要對溫度以及濕度進行有效控制。對蜂蜜進行固態加工是提高蜂蜜貯藏周期并保證蜂蜜質量的良好方式之一,在這個過程中需一套對蜂蜜的生物活性酶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工藝水準并得到優質的產品。
在進行固體蜂蜜加工過程中,熱加工對于蜂蜜生物酶活性的影響最大。在目前的加工過程中相關工藝偏向于對蜂蜜中的淀粉酶進行處理,但是對于其他的酶卻沒有進行適當的處理。從蜂蜜整體結構來看其中不僅僅包含了淀粉酶,同時還包括了蔗糖轉化酶、葡萄糖氧化酶等多種酶,而在生化過程中蔗糖轉化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而是淀粉酶并無很大的作用。從貯存方面來看蜂蜜抗菌能力是關鍵之所在,而蜂蜜的抗菌能力與葡萄糖氧化酶存在著密切的關聯。在稀釋條件下蜂蜜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將呈幾何倍數增長,若加熱溫度超過50攝氏度將會直接導致酶活性降低,一旦溫度超過65攝氏度時會造成酶迅速失活,這會給蜂蜜的結構帶來極大的影響。
從相關實驗結果來看當溫度在45至85攝氏度時,當長時間加熱時酶活性會顯著下降,同時酶活性下降水平與時間表現了線性關系,在這個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則酶下降速率越快。在45至55攝氏度范圍內蔗糖轉化酶酶值將會不斷下降且下降速率會越來越快[2]。對于不同的蜂蜜中的活性酶而言其活性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以淀粉酶與葡萄糖氧化酶來看,在野菊蜜當中淀粉酶活性要高于枸杞蜜中的淀粉酶,而兩者當中的葡萄糖酶卻表現相反。由此可見若生物酶的來源不同其活性則會表型出較大的差異性。
軟化點是固體蜂蜜加工過程中重要的指標之一,固體蜂蜜變軟時的最大溫度即為軟化。因此在固體蜂蜜加工過程中若能夠將軟化點提升就可以更好地讓蜂蜜進行保存并讓蜂蜜與周圍環境相適應。蜂蜜當中的水分減少時也會增加蜂蜜的軟化點,因此在進行固化時需要對蜂蜜中的水分進行嚴格控制,以下為固體蜂蜜軟化點以及含水量的關系:

表1 固體蜂蜜軟化點以及含水量的關系
結合上表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水分含量降低時軟化點具有明顯地提升,特別是當含水量低于2.5%后,軟化點接近甚至可超過40攝氏度,這顯然更有利于蜂蜜貯藏。
經過相關實驗得出在進行固體蜂蜜加工過程加熱時間、溫度以及鋪料厚度都會對其產生影響,其中加熱溫度影響效果最為顯著,其次為加熱時間,鋪料厚度影響程度最輕。以野菊蜜加工作為參考,其主要流程如下:首先將脫水干燥溫度控制在65攝氏度左右進行脫水處理,時間控制未6小時。然后進行采取瞬間加熱技術對其進行干燥處理,溫度控制未115攝氏度左右。經過單一條件處理并進行綜合性分析可以得出蜂蜜處于高真空低溫加熱條件下以瞬間加熱方式(溫度為95至115攝氏度以上),蜂蜜當中的水分將會迅速失去從而達到脫水的目的,理論值可達2.90%。若溫度控制在115攝氏度以上時可以讓水分含量僅為2%,加熱時間僅為0.5min[3]。在這種條件下蜂蜜當中的淀粉酶活性將得到顯著提升且H M F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此時葡萄糖氧化酶活性卻受到了制約,其抗菌能力將會大幅下降,但是蜂蜜的整體質量基本符合要求。
將得到的固體蜂蜜還需要進行高純度粉末處理,通過粉碎來將固體化為粉末,然后采取真空包裝進行封閉,通過這種粉末化處理可以讓固體蜂蜜更好地溶解于水中,方便食用者進行沖泡。
固體蜂蜜加工是保證蜂蜜的貯藏時間以及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進行加工過程中需要對蜂蜜的活性酶性質進行把握。在進行固化處理的過程中一般是采用加熱法來進行脫水,而酶活性則為相關溫度控制以及加熱時間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另外通過有效手段對軟化點進行處理,通過提升軟化點來保證固體蜂蜜的質量。
[1]張寒冰,王璋,許時嬰.用滾筒干燥生產固體蜂蜜的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4(12).
[2]郭芳彬.蜂蜜的抗菌藥理研究[J].養蜂科技.2002(06).
[3]陶瓊.蜂蜜中蔗糖轉化酶和淀粉酶活性的熱穩定性比較[J].蜜蜂雜志.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