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峰
論紫砂陶的經濟價值與文化效應
◎薛 峰
工廠手工業時代與商品經濟相適應,造就了人們的主要造物與商品經濟緊密結合在一起,綜合形成完整的文化理念。宜興窯紫砂陶的生產直接揭開了它屬于商品經濟文化范疇的文化素養不斷增加的整個生產與營銷的過程結合體的文化范疇。此時,生產技術與材料、思維與表達、形式與功能等諸多方面的緊密結合,既形成了商品的經濟價值,又形成了它的文化效應。
紫砂陶 經濟價值 文化效益
自從家庭建立后,生產與經營就圍繞著家庭經濟文化運作開始了,尤其封建社會男耕女織的家庭經濟代表了該社會經濟運行的模式,也反映了該社會的經濟特征。在封建社會中國陶瓷文化發展的模式,實際上,是亦農亦瓷的經營模式。換言之,男耕女織的家庭經濟文化生活仍然在陶瓷文化社會適用。
工廠手工業時代,以技術為核心,以商品買賣為目的陶瓷生產成為陶瓷文化的主流之后,陶瓷的經濟價值與文化效應開始發生質的變化。
本文以宜興窯紫砂陶生產為背景來討論該窯的陶瓷文化特征,旨在揭示時代陶瓷文化發展的規律及其文化特征。
一
工廠手工業時代,宜興窯的陶瓷生產直接揭開了商品經濟生產的帷幕,并將技術與材料、思維與表達集中在商品經濟之上。
與小農經濟社會以手工制作工藝為主導的陶瓷生產所形成的產品的社會文化效應不同的,是在工廠手工業時代以同樣手段形成的產品,以謀求商品的價值為目的,而不是生產者自己消費產品。
宜興窯生產制作紫砂陶器興起于明代,此時,正值工廠手工業以較高的程度發展,商品經濟發展方興未艾。從工廠手工業時代商品經濟的要素看,一是市場消費的形成;二是技術支撐下的產品生產依靠家庭手工制作是不可能完成的。換句話說,在社會消費領域中,必須產生一個階層,它以肩負社會生產為任務,以滿足由家庭消費共同構成社會需求。
于是,社會生產需要重新組合,以達到分工的目的和要求。這種社會文化發展的客觀性,必然要求傳統陶瓷生產的組織生產方式與生產目的發生徹底變革。
宜興窯之所以發生與發展起來,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它處在這樣的大文化背景下。紫砂陶器不僅是原始陶瓷生產方式與利用所形成文化的延續,而且,迅速適應了它所處的社會環境的需要,即人們仍然不可避免地需要物質生活的各種器具,這是原始造物精神及其宗旨的延續。
二
任何一種造物的社會文化價值均取決于該造物合適的生產目的,取決于該造物在人們文化生活中所起的作用。陶瓷造物也是如此,它以符合一定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為目的,并適合以一定物為追求的社會主流的文化生活為基準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創造。明代中后期,由于在江南,尤其是傳統文化發展迅速的江浙地區,很快出現了商品需求,——這是不以任何階級、階層的意識為改變的客觀社會存在。活躍的市場,大量需求與繁榮社會文化緊密結合起來,需要各種各樣的產品進入消費市場。于是,不論新產業,還是傳統手工制作,均需要以新的姿態適應新文化生活的需要。
當然,宜興紫砂陶器的生產就是這種新文化生活需求的社會生產。它以一定的物質,即優質紫砂泥為基礎,以特殊的技術,即純粹的手工技術為保障,或為技術支撐,以商品生產與營銷為目的,甚至綜合當時社會化條件為因素的社會文化活動。作為商品,它首先是有用的社會產品;其次,它在同類產品中所具有的優勢,足以使它在市場競爭中占有絕對優勢的經濟文化地位。宜興紫砂陶器在人們的茶文化生活中,或者說在茶文化生活環境中,具有十分顯著的經濟文化地位。
一方面,在中國傳統的茶文化中,宜興紫砂陶茶具,十分宜茶。有考據證實,“用紫砂作茶具,有盛茶隔夜不餿、不走味的說法。實際上,并非宜興紫砂泥有什么特異性能,而是陶質茶具盛茶后,茶壺有細孔能吸收水蒸氣,不致在蓋上形成水珠,滴在茶水中攪動茶液,加速茶的發酵,因而也相應地減低了發餿和走味的條件。” 這就足夠了,——它在茶葉文化中具有的實用性,足以成為其文化功能的主要因素,作為適應性商品,它是十分有益于茶飲文化的。換言之,紫砂陶器在茶飲文化中具有恰到好處的商品價值。
另一方面,宜興紫砂陶器成為茶具,在同類產品中所具有絕對的實用價值,即優勢地位,它足以在市場競爭中占有絕對優勢的經濟文化地位。
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與人們對文化生活不斷的追求,越來越多的人口,不僅謀求生活的基本保障,而且,追求生活質量也在日益增強。于是,作為消費的產品,不僅需要具有基本的實用性功能,還需要富有人文主義文化特色。就商品的人文主義內容而言,它具有與時代同呼吸和共命運的本質內涵。例如,在現代主義設計理念中,形式與功能的統一是壓倒一切的設計原則。而工業生產與社會化消費進入到后工業社會之后,人們對于商品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后現代主義所主張的“文脈主義(Contextualism)、引喻主義(Allusionism)和裝飾主義(Amamentation)”成為設計的主流思想,相應地,它在社會文化生活中具有極強烈的文化訴求。顯而易見,作為設計產品與作為社會消費的產品,后工業社會人們的文化需求更加復雜化。也就是說,很鮮明地提高了消費的文化層次。這里,再考證一下,紫砂陶器在茶飲文化中的后現代主義文化價值:它富有優良材料特質的秉性與造型形式及其美妙功能的和諧與統一;它富有歷史文脈主義的設計理念與制作工藝相結合;它富有原始材質美、制作技術美、造型美和功能美等綜合性特征;它與其它同類功能的產品相比,具有手工制作所攜帶的共性與個性的完美的統一。正因為如此,宜興紫砂陶器具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價值,在經濟社會中,這樣的文化價值與商品的經濟價值,是一脈相承的。毫無疑問,宜興紫砂陶器的文化效應,是由經濟價值決定的。
綜上所述,在商品經濟社會,乃至市場經濟社會,宜興紫砂陶器所具有的物質性文化功能與其所具備的非物質性文化功能的高度統一,是其經濟價值,乃至文化價值的主要因素。
通過對宜興紫砂陶的考證,可以從傳統文化到現代生活的發展與進步方面進行思考,宜興窯的紫砂陶器生產與商品經濟生產及其消費的關系極其緊密,不論是材料的原始性特征,還是產品的現代文化氣息,不得不使人精心思考它的經濟文化價值,而且,絕對會思考它的社會文化效應。
[1]中國硅酸鹽學會《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1982年9月第一版
[2]田自秉 《中國美術史》東方出版中心 1985年1月第一版
[3]李少林,王達林,《中國茶話》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4]徐東云,《商品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作者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責任編輯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