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林
黑龍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150001
關于地質勘探與巖土勘察工程的探討
李彥林
黑龍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 150001
在工程建設施工之前,一般都需要對施工當地進行一定的地質勘探與巖土勘察作業,這主要是為了獲取一些必要的工程設計參數,以保證工程設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通過分析當前地質勘探和巖土勘察工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討了提高巖土勘察工程實施水平的策略措施,以供參考。
地質勘探;巖土勘察;工程建設;設計參數
在所有的工程建設設計過程中,都必須要由專業的地質人員到現場對當地的水文地質、巖土環境等情況進行實地勘察,這是一項重要且復雜的工作,需要用到多種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也非常高。可以說,若地質勘探和巖土勘察工作沒有做到位,使工程設計所依照的地質參數存在較大誤差,就會給工程建設埋下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就會出現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不良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地質勘探工作與巖土勘察工程。以下筆者就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來對其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1.1 勘察方式不合理。在工程設計中,之所以要進行地質勘察,主要是為了服務于工程設計,以保證工程設計的可行性與可靠性。以建筑工程為例,在對其進行地質勘察時,要根據建筑工程項目預期的性質、規模以及總體設計結構來繪制建筑總平面圖,并以此作為勘察依據,按照坐標與地形情況對建筑所在位置的地質條件進行仔細勘察。但是目前有些勘察單位為了節省時間,降低勘察難度,常常會拋開工程特點對當地進行勘察,并以投機取巧的防水來獲取不精確科學的勘察數據,這樣的勘察報告不但不能達到設計要求的勘察深度和廣度,也不能滿足工程荷載與受力分析的參數要求。因此不得不再次重新勘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影響工程的施工進度。
1.2 勘察報告的整理和分析工作不到位。由于工程的地質勘察中所獲取的數據都是相對較為凌亂分散的,并不能直接反映出當地的水文地質和巖土條件,必須要對所收集到的各種原始資料進行整理歸類,并用專業的方法得出一些勘察結果,形成一份正規的勘察報告,以供工程設計單位使用。然而從近年來的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單來看,越來越多的地質勘察單位所提交的勘察報告都存在空話套話較多,而實際具體的內容和地質條件卻涉及較少,很難為工程設計提供重要的參數依據,從而使地質勘察工作流于形式,失去了原本的勘察意義和作用。
2.1 明確勘察目的,建立勘察體系。首先,勘察單位應該要明確進行地質勘探和巖土勘察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只有明確了工作目的,才能沿著這一方向展開勘察工作,才能讓地質勘察具有針對性,從而根據工程設計要求進行實地勘察測量。同時,還要建立一定的地質勘察工作體系,列出勘察工作中需要進行的項目內容,包括收集基礎資料、編制工作綱要、確定勘測技術和勘察方案、明確勘察工作指導規范以及相關工作要求,做好地質勘察報告總結等等。這些內容都是地質勘探和巖土勘察工作中應當重點注意的問題,對于提高勘察水平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2.2 實現對建筑工程項目的勘察位置的確定。根據相關巖土勘察的相應條例規定,應對復雜的地基詳細勘查,建筑工程勘探點之間的距離應為10-15m,建筑工程的詳勘階段應建立對建筑工程地基進行均勻性的評價。而地基的均勻性也是指是否由于地面沉降而導致巖表的差異或是傾斜等相應巖土結構難以承受或產生的變形等現象。當建筑工程項目的巖土土層性質橫向分布的變化范圍較大,并且可能存在影響成樁的土層時,應加密巖土的勘探點。在對建筑工程的初步巖土勘探點的設置過程中,應明確相應勘察點的布置的意圖。勘探點的位置應保證建筑工程納入整個勘探點所覆蓋的范圍之內,并對有針對性的勘探點進行具體分析,從而進行對勘探點的嚴格布置和準確定位,而對于一般情形上的勘探點,則必須針對具體的工程項目的建設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形成具有多種功用的綜合勘探點。
2.3 建立地質勘探與巖土勘察工程的綜合勘探方式。地質勘探以及巖土勘察的方式眾多,而具體的建筑工程項目勘探過程中,可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地質勘探的方式,也可選擇多種勘察方式進行綜合運用。若相應工程項目的勘探深度不大,且地下水位埋藏較深時,可采用探井法,而對于需劃分巖土分區界線的建筑工程的勘探點,應考慮使用探槽法。觸探法具有方便快捷的勘探特點,能在短時間內探測出地基土層的承載能力或是其他相關指標。而對于地下水位較低的建筑工程,則可采用開挖探井,并在現場取樣,為室內的研究和試驗提供樣本。掘探法與動力觸探法等方法的綜合運用能有效提高巖土勘察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2.4 建立創新的巖土勘探技術。建筑工程項目的巖土勘探過程中,應建立創新的巖土勘探的技術,通過新技術新方法和新設備的運用建立了巖土勘探工程技術的保障,從而能建立穩定的巖土勘察工程的質量和進度。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發展,要實現更為高效和智能的巖土勘探技術則應采用計算機技術與勘探技術的結合發展模式。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了對建筑工工程地質和巖土狀況的分析和研究,并通過專業的軟件模擬出復雜的巖土狀況的改變和演化的全過程,從而能為相應的施工人員制定準確的應對方案提供了依據。并且還能在掌握了相應資料的前提下對工程項目進行仿真模擬,從而能建立巖土問題的預測體系,建立了及時的預警系統。
2.5 建立巖土勘察信息數據庫。巖土勘察工作的數據資料的忽視將對工程項目的勘察成果和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和損害。從地質勘探和巖土勘察工作的發展和宏觀來看,忽視對巖土勘察信息的收集對巖土工程的發展不利。從而在整個巖土工程的勘探過程中,還應建立專門的信息數據庫,將現有的巖土勘察的部分資料或是全部資料錄入到信息數據庫中,從而能提供相關巖土勘探工程數據的查詢和利用。巖土勘探工程信息庫的建設將有利于建筑工程的相關巖土條件的大致把握,從而減少初步勘察的工程量。
2.6 做好地質勘察監督工作。目前我國的地質勘察監督工作主要是由政府相關部門來承擔,很難適應現代經濟與市場的發展需求,不容易達到有效積極的監督效果。筆者建議,可以將地質勘察監督工作分為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兩種形式來開展,并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體系,以提高監督效力,保證地質勘查工作的質量。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國即將要開展的工程建設還有很多,包括建筑、水利、交通、國防等等諸多工程項目。而這些工程建設項目的開展都離不開合理科學的地質勘查工作,這是保證工程建設質量的基礎環節。為此,我們必須要積極改進當前地質勘探和巖土勘察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地質勘察工作水平,為工程設計質量提供可靠科學的保障。
[1]胡德明.優化巖土工程勘察的探討[J].才智,2008,(13).
[2]曲世才.淺析巖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見問題[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9,(04).
[3]商燁青.析巖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問題[J].河北水利,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