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別指望中國經濟會崩潰
The West don't Expect China's Economy to Collapse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13日發表題為《別指望中國經濟會崩潰》的文章,作者為美國高頻經濟信息社創始人兼首席經濟學家卡爾·溫伯格。文章稱,多年來,唱衰中國經濟一直是個流行的話題,卻始終未能應驗。人們何時才會對這種屢屢落空的預測感到厭倦?
自1979年在現代化道路上“騰飛”以來,中國經濟從未出現過萎縮。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對18個歷史案例的研究發現,如果滿足了實現經濟騰飛的條件,并沒有出現過現代化進程停滯的例子。在過去30多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每年增長9.7%。其他哪個國家能達到這一水平?
以所有指標衡量,中國GDP都在追趕美國和歐洲,超過這些經濟體已指日可待。然而,分析人士不僅不接受這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反而找到了一個宣揚中國經濟崩潰預言的更好依據。這就是抓人眼球的大標題:增長失衡。銀行業動蕩,人民幣被低估,環境污染嚴重,人口狀況不利,能源緊缺,大宗商品供應的增速無法達到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水平。這些理論都指向中國奔向現代化的進程將以失敗告終。
文章稱,根據經濟指標測算,到作者的孩子和孫輩的時代,美國的經濟規模排在世界第二,而歐元區將位居第三。西方國家可能應該關注未來如何在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而不是堅持認為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將很快以失敗告終。
這并不是說西方將在一場經濟競爭中落敗,這種想法的角度不對。中國的人口是美國或歐元區的四倍,因而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完成后,其GDP也順理成章地應該是美國或歐洲的四倍。在中國GDP超越美歐時,這兩個老牌超級經濟體依然可以引以為豪:它們的人均GDP仍是中國的四倍。
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回想一下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美歐的情形吧,那就是今天中國工業部門的景象。不過工廠工人的條件和工資水平仍遠勝過農民,因而人們將繼續涌入城市。但城市可能還沒做好接納他們的準備。
● 來源:參考消息網